APP下载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8-12-21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城乡居民差距

王 森

(1.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武汉 430072;2.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077)

0 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民生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2000—2017 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2000—2009年为第一阶段,收入差距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从2.79直线上升至2009年最高峰3.33,随后进入长期稳定的下降通道,降至2017年最低点2.71。与2009—2017年城乡收入差距同步发生的现象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加速。2009—2017年,中国城镇化从48.34%直线上升至58.52%,总体增加10.1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7个百分点。

那么,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城镇化是否推进了2009年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这是学术理论和政策实践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回答此问题,有助于党和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文使用201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系统GMM等方法针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城镇化通过产业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极大地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出现大量需求,产生一定的吸纳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此影响选择进城务工[1,2],其工资性收入远高于从事传统农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城镇化的良好发展使得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3],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可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民收入水平。

(2)城镇化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发展总体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资源,劳动力由农村不断涌入城市[4,5],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人口转移使得剩余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平均资源禀赋有所提高,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供了条件[6]。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设备的升级,以工促农,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在此基础上,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城市劳动供给的增加将加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降低城市劳动力的工资,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城镇化通过公共服务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居民的市民化,其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7],农村居民可与城市居民一样,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相同的权益。以往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需要花费大部分收入[8],其基本权益受到保障后,部分收入会转而投入农业生产中[9,10],因此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根据以上论述,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设如下:

假设: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小;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显著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 模型设计、变量界定与数据来源

2.1 模型设计与变量界定

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αit为固定效应。被解释变量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ncomeit),以t年第i个省份(或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之比,这个变量的比值越大,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核心解释变量为城镇化率(urbanit),用t年第i个省份(地区)的城镇人口与年末常住人口的比例来进行表示。

其他控制变量有: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来进行替代,为消除异方差性,通常对该数据取对数,理论上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提高后缩小,故预期该变量的系数为不确定;贸易开放度,用当年的按美元与人民币中间价折算的进出口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预期这个变量的系数不确定;外商投资占比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外资企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大小;三农财政收入占比用地方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来度量农村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认为,财政支出对三农方面投入较多,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故预期该系数为正。具体各变量的定义及理论预期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及其理论预期

2.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包括2013—2016年的31个省份(地区)的面板数据,在剔除缺失数据后,共得到988个观测值。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本文所有的整理、计算和回归过程所使用的软件为STATA14.0。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表2主要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城镇化率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指标进行总体上的描述性统计。首先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量,总体上来看,该变量均值为2.62,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分地区来看,极差为1.71,不同省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差异较大;但分年份来看,2013—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不断地缩小。

其次来看城镇化率变量,总体上看,该变量的均值为0.56,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分地区来看,极差为0.66,城镇化在省市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分年份来看,2013—2016年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最高为2016年的0.58。

除外商投资占比变量稍有波动外,其他变量如经济发展水平和三农财政支出占比均逐年增加,贸易开放度逐年较少,但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观测值N=124)

表3主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描述。整体上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外商投资占比等变量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与三农财政支出占比变量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表3 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

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相对较大,且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反向显著关系与理论预期保持一致。

3.2 模型估计结果

表4分别列出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四种模型的回归结果。

表4 模型估计结果

首先来看静态面板中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上述两种模型的城镇化率的系数符号都为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理论预期保持一致。但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均影响大小不一,混合回归最高,该变量的系数为-0.994,其次是固定效应模型(-0.782),即城镇化率的提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逐渐缩小。

3.3 稳健性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形成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模型(3)和模型(4)分别给出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的估计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阶和二阶滞后项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持续性特征。Sargen检验和Hansen检验的P值来看,系统GMM模型更有效率,更能接受原假设“所有工具变量均为有效”。差分GMM和系统GMM中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与理论预期保持一致,十分显著,城镇化率的系数估计分别为(差分GMM)-0.814,(系统GMM)-0.280。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1)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反向影响,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因为大量农村人口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农民自身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逐渐缩小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2)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反向影响。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数较低,经济发展会使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

(3)贸易开放程度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走出去,发展对外贸易,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另外,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2 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是分类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一线城市要逐步降低落户门槛,让一部分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工作者落户;加快二线城市户籍开放进度,鼓励吸纳当地中长期工作的农民工落户;实现全面开放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选择就地就近实现市民化。其次是逐渐剥离户口中附着的各项福利,淡化户口的价值,推动各项福利与户口脱钩,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更快向城镇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最后是建立包括资金支持、宣传引导、制度完善等在内的户籍制度改革体系,推动医疗、教育、财政等多个政府部门联动,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建立户籍制度改革专项工作小组,落实各个方面政策,遇到问题政府部门积极协调改进,最大化为农民进城落户提供便利。

(2)积极促进各地区对外开放。实证显示,对外贸易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鼓励各省市的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要走出去,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利用低价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加大与海外企业的沟通交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利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承接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产业转移,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继续完善城乡统筹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关注低收入者,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同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福利制度保障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稳步增加,且重点保障分配的公平性。推动社会教育、养老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逐步缩小城乡间社会保障的差异,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长效性机制。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城乡居民差距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浅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