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

2018-12-21周哲韫朱思华仙桃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课程体系岗位

周哲韫 朱思华 仙桃职业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有255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有1219所,高职院校有1334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46.9%,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但从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职业能力是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组成。其中,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是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每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都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特定能力,目前,多数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为程序员、测试员和技术维护与实施人员等几类,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特定能力可以理解为程序设计的能力,数据库管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运维与测试等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对相对于的课程体系的学习来培养的,也是我们最容易见到效果和进行评价的。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指的是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它不同于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它是从事任何职业都离不开的职业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在不同职业岗位,或情境之间迁移。姜大源教授对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定义为:当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更时,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中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善于在发展中主动应付的定位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表现在劳动者的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明显提升,对人才的职业能力更加看重,在选人用人方面,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企业受欢迎的学生,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详细的了解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课题组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课题组编制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结果进行分析目前多数高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大致为程序员、测试员、技术维护与实施人员等几类,在具体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院校都采用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职业技术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自有的特点:知识更新快,终身学习的思维贯穿,通用能力要更强更像练内功,

2.1 高职学生的基本特点

我国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不好,高考分数逐步降低,现在有的院校高考分数在200分以下,因此,现在高职学生普遍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不高。但高职学生基本心理健康,都比较阳光,非常适合技能教育。高职院校主要就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以适合软件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熟悉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提供其实践技能。

2.2 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软件行业的企业进行调查,了解软件行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改,根据行业的需要添加一些课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删减,跟职业岗位能力关系不大的删除,关系小的进行整合,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打破教材界限,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效整改教材内容,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3 存在的问题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高效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这些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3.1 课程体系设置不当,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现有的课程体系都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为出发点,分析出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目标,再分析出掌握这些技能需要的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对应的课程,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安排形成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很好的贴合岗位对应的技能要求,这些都是属于对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课程体系中都还有一些心理咨询、大学生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受重视,在课时安排、师资配备等方面往往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认知度不高,认为在职业院校就是来学习技能的,学习这些东西对自己的提高有限,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能力方面的欠缺,在就业的过程中和就业后处于被动的局面。

3.2 课程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

软件技术发展的速度超过人们的想象,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各大开源社区,各种框架应用让人眼花缭乱,这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开发能力,到企业挂职锻炼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上来,造成了教师知识陈旧,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的实际开发经验不足,对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不够等诸多问题。师资力量的不足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影响教学质量。

3.3 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基本情况

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教学难免枯燥,听起来艰涩,记起来容易混淆,通过上机实践是比较容易弄懂弄通和融化于记忆中的。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既难能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也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的学习能力差,接受新知识的动力不强,同时缺乏自我约束意识。计算机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高效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教学难免枯燥,听起来艰涩,记起来容易混淆,事实上,这些难学难记的理论通过上机实践是比较容易弄懂弄通和融化于记忆中的。但是,因为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校和任课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教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效法已经开设多年的传统学科,忽视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空洞的理论教学占用课时过多,既难能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也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实际操作的学习和熟练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有懈怠心理,觉得计算机应用即使不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课堂上,自己也会玩得团团转,现在的高职学生,谁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不会玩电脑啊,因而常常会精神溜号或者不集中精力操作,动手上机成了走过场,而当真正的在应用学得的技能练习具体操作出现问题时,又往往缺乏探索和研究的动力和毅力。这两方面问题的出现都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4 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4.1 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分层次教学

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基本都有一定的难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组合教学内容,根据软件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一般采用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情况,分基础班和高级提高班,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注重打基础,尤其面向对象语言的基本功,理解编程语言的理念,能利用一门语言最为编程工具进行软件设计。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4.2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建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软件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不适合现代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了适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其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适应软件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新型教学模式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进行行业调研,根据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充分进行论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高级工程师的建议,校方专业委员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设置,让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1]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堂有效性研究——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谢亮.科技展望. 2017(27)

[2]基于创新工作室的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邢海燕.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3)

[3]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视角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J].马文静,赵杰,闫虎,梁志红,吴晓霞.电脑迷.2017(12)

[4]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客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李新良.黑龙江科学.2017(15)

[5]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J].李中跃.无线互联科技.2017(18)[6]试论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周海珍.才智.2017(24)

[7]现代学徒制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张鸰,米洪.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4)

[8]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四个合作”的探索与实施[J].王朝晖.中外企业家.2014(05)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课程体系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