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羊倌”刘斌的悲喜剧
——身体的悲剧,人生的喜剧
2018-12-21张国宁李惠茹
◎张国宁 李惠茹(本刊记者)
辍学—断臂—离异—养羊—羊死,贫困—奋斗—再贫—再奋斗—扶贫。命运压在他身上的苦难都被他踩在脚下,奋斗让他踏开通向幸福的路途
10月下旬的淳化,已经有了冬日的气息,桥上村庄稼地里经过了秋收,剩下一片和大地融为一色矮矮的麦梗。
38年前,刘斌生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家,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全靠父母打理几亩薄田支撑生计,母亲是聋哑人,身为老大的刘斌从小便比同龄人更加懂事。
深谙家庭艰辛的刘斌为减轻家里负担,15岁初中毕业便主动提出辍学外出打工,好让弟妹们能继续读书。“只要肯吃苦就有钱赚,日子就能好起来。”
爱动脑的刘斌一刻也不闲着。从砖厂辗转到造纸厂,干活不惜力,喜欢留心思考的刘斌总是比别人干得好。其他工人还需要靠仪器检测纸浆浓度是否超标的时候,他用手在浆里搅一搅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加水,什么时候浓度合适了。
挥汗如雨的日子,生活尽管艰难,但也算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
连遭打击
2002年,勤快实诚的刘斌在亲戚介绍下,和阎良一位姑娘相识并走入婚姻,入赘了女方家。一年后,儿子出生更是为小家添了许多快乐。心有了着落,人有了念想,日子也有了奔头。
2003年10月的一天,刘斌照常到棉花厂上班,作业中棉花打包机突然发生故障。
“当时我把棉花包刚放在机床上,那个夯机突然就落下了,我眼前一黑,整个人瞬间就疼得没知觉了。”
等恢复意识时,刘斌已经躺在了医院,两只手臂只剩下肘关节以上的部分。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就望着天花板,心里想着完了、全完了……失去双臂就等于失去了劳动能力,我年迈多病的父母怎么办?我那还吃着奶的儿子怎么办?我的弟弟妹妹们怎么办?”谈起当年的情形,刘斌眼眶泛红。
2005年,没了劳动能力,与妻子感情破裂的刘斌万念俱灰,他将一岁多的儿子扛在肩头,从阎良回到了淳化老家。刘斌说:“我儿子从小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只要把他放在我肩头,走在路上双手不抱他也能稳稳当当坐着甚至睡着。”说这些的时候刘斌一脸轻松,但个中心酸旁人怕是无法体会的。
“一个正常的农村人过上好日子都不容易,更何况是我这没有双手的人,感觉整个天都塌了。”回到淳化家中的刘斌把自己关在窑洞里整整七天,横遭意外、婚姻失败、家庭破裂如同几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刘斌身上,他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待他如此刻薄,生活让他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那段日子,是刘斌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我不止一次想着不行就死了算了,走到沟边我都想跳下去,有几次我就在公路边坐着,想着有车过来了,我就撞上去,我死了一了百了,说不定还能给我儿子‘赚’一点赔偿费。”
死,是当时的刘斌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于他而言,死亡不过是一个动作,既然活着又看不到希望,倒不如一死百了,对谁都是一种解脱。
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可骨肉亲情却难以割舍。看着一岁多稚嫩的儿子和脸上沟壑愈发深重的父母,刘斌的心像被揪起来一样疼。“我没了,他们怎么办?”年轻力壮的自己遭遇横祸,已经是给父母的一次沉重打击了,如何还能让他们再去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儿子一岁多便离开了妈妈,如今难道连爸爸也要抛下他,让他成了没爸没妈的野孩子?刘斌噙着泪咬着牙告诫自己:“要扛着,不能走!”
无臂搏击
个性要强的刘斌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虽然没了双手,但还有健全的双腿、灵活的头脑,总不能坐吃等死。
从学着穿衣、吃饭开始,刘斌付出了常人非同的努力。既然吃饭不能用筷子,那就直接用嘴吃,刘斌又特别容易出汗,经常是一顿饭吃下来,衣服全湿了。刚开始上厕所还需要有人帮忙,慢慢地,连上厕所也可以独立完成。靠半截残臂点烟、发微信、打电话,都不成问题,甚至学会了操作电脑、骑三轮车。
有了生的念头,转机就出现在一个人对命运的不屈中。
刚回到淳化老家时,父亲养了两只羊。每天盯着两只羊,让刘斌打起了养羊的算盘。每天早上,在父亲的帮助下,绳子一头系着羊,另一头绑在刘斌腰上,开启了他的放羊生活。就这样,村里多了一个无臂羊倌。
“早上走的时候我就吃饱,但基本不喝水,因为出去上厕所特别不方便,第一天放羊那一整天就没上厕所。”对刘斌而言,上厕所是生活里的一件难事,直到他摸索出了方法。“我喜欢天冷,天冷人穿的多,靠着树杈脱衣服的时候不至于把身上挂烂,天热了,我又容易出汗,再加上放羊的时候跑来跑去,衣服都黏在身上,再一上厕所,后背总是挂着一道道伤。”
有一年下大雪,羊跑了。雪积得太厚,刘斌在找羊时,一脚踩空,跌下三四十米深近乎直立的崖底,周围荒芜一人,残臂不能用力,想起来又没人扶,刘斌只穿一件薄衫在窄道中挣扎了10多个小时,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蹬了起来,在暮色中一个人悄悄回到家。“老天爷还不打算收我。”忍着异于常人的艰辛,从最开始的两头羊不断增添,渐成规模。
2006年,一次刘斌到镇上赶集,偶然认识了邻村贩羊的姚红运,交谈之中,刘斌又发现了一条赚钱路子。姚红运觉得他为人实在又勤快,便同意刘斌跟着自己一起贩羊。刘斌不怕苦不怕累,甘肃、宁夏、内蒙,这些地方都有他的足迹,为人诚恳的他还交了不少朋友。边养羊边贩羊,又靠着积蓄和政府的补助,刘斌在2008年为家里盖起了新房。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眼看,生活里的这场翻身仗,刘斌是打赢了。
又遭厄运
刘斌相信乡间流传着的一句俗语: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他觉得靠着自己的勤劳,哪怕就是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艰辛,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但就在生活不断向好发展的时候,厄运却再次降临。
“搬进新房不久,我从外面买回来一批羊羔,没想到这些羊羔没有经过检疫,最后羊群得了传染病,我也不懂防疫的相关知识,几天时间,100多头羊死的就剩下20多头。”
“我受伤截肢的时候没有哭,被逼出家门的时候没有哭,但是这100多头羊死了,我一个人不知道偷偷哭了几次。”
村里有人劝刘斌将这些死羊卖了,能收回一点是一点,但刘斌一口拒绝了:“我不干那缺德的事。”最后,他把死羊丢在村边一口废弃的枯井里,全埋了。
当父亲劝他把剩下的20多头羊卖掉时,刘斌说:“‘死水怕瓢舀’,把剩下的羊卖了容易,但钱放在手边三天两头就没了,其他活我也干不了。”就这样,刘斌继续发展着他的养羊事业。
屋漏又逢连阴雨。2014年年底,刘斌父亲突然腰疼得厉害,周转了多家医院,最后确诊患了一种由羊传染给人的罕见的布鲁菌病。为了给父亲看病,刘斌花光了积蓄,除了农村合疗、大病医疗报销的部分,还欠下了7万元的外债,这对原本就清苦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出院后,父亲再没办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且需要长期服药,这又成了刘斌心里一块大石头。
命途多舛,生活总是喜欢用磨难考验这个家庭,刘斌似乎快有些熬不住了。
重拾希望
生活中的一次次打击让刘斌多少有些垂头丧气,羊舍的存栏多年间也刚维持在二三十只。直到村里扶贫干部的到来,刘斌的生活才算真正有了大变化。
说起第一次见包镇干部、县委组织部长刘钰堂,刘斌还有些不好意思。2016年新年伊始的一天,村里的老支书刘思杰来到了刘斌家,看到刘斌躺在炕上催促:“扶贫的干部马上就要进门了,你还躺着不起来!”刘斌心想,又是来走走过场的领导,要脱贫还是得靠我自己,一边不情愿的披着衣服下了炕。没想到,刘钰堂的第一次入户,就让刘斌放下了成见。“你现在有啥困难、想法都可以跟我说。”刘钰堂开门见山。认真的攀谈过后,刘斌发现,这些干部是真正来帮他想办法、帮他脱贫的实干干部。
为深入了解情况,今年6月15日,县委组织部干部张琦和刘钰堂来到刘斌家,和他同吃同睡同劳动。第二天一早,张琦起床后发现刘钰堂和刘斌都不见了。原来,早上5点多,刘钰堂就和刘斌一道出门放羊去了。两人边说边聊,从羊的养殖规模到畜牧技术,从市场行情到贩卖渠道,从家里老人到孩子上学,刘钰堂事无巨细,一一了解,心里琢磨着怎么能把精准扶贫的政策有榫有卯地用在刘斌身上,帮助他解决现实中的难题。
驻村第一书记王琪,三年来无数次找刘斌给他排忧解难,有时赶上饭点便亲自下厨,说说笑笑热闹的俨然像一家人,甚至给刘斌喂饭、擦汗,兄弟般地温暖着他。刘斌感觉,这回是真的不一样了。
为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淳化县组织了11个相关部门专门为刘斌召开了产业发展专题协调会。从交通、水电、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7条高含金量的支持政策。县交通局投资20万元,解决合作社的道路问题;县电力局投资38万元,安装了变压器,接通了电线,解决了合作社的用电需求;县发改局、县扶贫办争取“三变”等相关扶持项目资金,县人社局、县残联为合作社支持残疾人创业资金1万元和相关政策;县农牧局为合作社制定现代化养殖小区的规划并加强防疫和技术指导;公益中行为合作社提供100万资金和项目支持,扩大养殖规模;马家中心社区为合作社筹措资金91.3万元铺砂石路、修建围栏等。
好时代有好政策、好政府好干部,刘斌的脱贫路上有了他们,走得更加稳健和踏实了。
带动村民
看到刘斌的养殖规模常年保持在二三十只,产业基础薄弱,刘钰堂、王琪都建议刘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2017年3月,在淳化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刘斌成立了“淳化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六户村民加入,其中有三户是贫困户。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刘斌还拿到了残疾人补助、产业补助、残疾人创业资金、养羊补助等各项补助,被列为县上重点帮扶对象。
生活有点起色,刘斌就开始琢磨怎么帮助同乡。刚开始,刘斌邀请村里的五保户蒙思文加入他的合作社,却被拒绝了。
“我种着两亩艾草,平时锄锄草,不用费多少力气,而且旱涝保收,我个子不高,力气又小,放羊我还怕我追不上羊,刘斌来找我,我觉得我‘寒薄力小’,他又没有双臂,我俩合作谁扶持谁?”最初,蒙思文抱着这样的态度。
在刘斌的多次劝说下,蒙思文最后答应加入合作社试一试,但这一试却让他决定继续跟着刘斌干下去。“跟着刘斌干合作社,我放心,也多亏了刘斌,我这心情好了,生活富裕了,日子越过越好了,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去大城市逛一逛。”
今年26岁的张林是隔壁火留村的村民,原来一直在外地打工,听说了刘斌的事迹后,有意发展养殖产业。在县委组织部的牵线搭桥下,张林认识了刘斌。“我想养羊,但是缺乏资金、技术,和刘斌接触这一段时间以来,刘斌教了我很多,跟着他办合作社,我相信会越干越好。”
刘斌的品德口口相传,村民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说他做事实在,这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发展机遇。
“我打算等新的养殖场建起来后,先养300只奶羊,畜牧和奶业一起发展,到时候羊粪做成有机肥,再扩展一片有机养殖蔬菜园,规模扩大了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共同致富。”谈起对未来的规划,刘斌眼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憧憬。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刘斌的养殖场正前方,这排红色大字非常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