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12-20张丽琴
张丽琴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艾滋病患者7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 心理护理;同伴教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
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一种特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艾滋病,且该疾病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患者需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1-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机会性感染率,促使其生命延长,但大多数患者的长期服药依从性通常较低,难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初期,大多數艾滋病患者会因为工作不稳定、吸毒、喝酒、不规律生活、心理障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各种因素而停止治疗。因为不同患者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存在差异,所以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6]。为了提高艾滋病患者的长期服药依从性,本研究联合应用了心理护理与同伴教育,获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艾滋病患者70例,根据干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0.68±12.12)岁。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20.02±10.98)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艾滋病;②自愿参与;③思维正常;④不存在严重机会性感染。
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②因为精神或者智力因素不能阅读与正确理解的患者;③伴随严重并发症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安排固定的专职护士在专门接待室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将患者不同服药阶段的心理问题作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如服用药物前,患者通常会对自身疾病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自己无药可救,害怕疾病会传染给家人,害怕社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对此,专职护士要向患者耐心讲解该疾病的传播方式,告知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能够拥有正常人的生活,给予患者充分鼓励,促使其能够安心治疗,最大程度上减轻其心理负担;服用药物3个月内,患者因对用药不良反应出现过度担忧,所以会经常性失眠。对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能够自行缓解,部分严重并发症经过药物治疗后也能够减轻,以此减少患者的恐惧感;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升降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为此,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病毒学、免疫、生化、血常规等各项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改变其知识误区,增强治疗信心。②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具体措施如下: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要为其提供连续性的心理护理与同伴教育,抗病毒治疗初期,要有固定医护人员采用电话或者微信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此了解患者该阶段的服药后情况,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用药指导与心理护理,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恐惧感;筛选出3名固定同伴教育者,以便于能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采用短信或者微信方式提醒患者用药;根据患者预约的时间,由专职护理人员与同伴教育者和患者进行二对一的面谈,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心理状况进行现场评估,对其用药信息与心理状态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寻找针对性措施解决;同伴教育者要对患者工作与生活情况进行主动关心,以此减轻患者寂寞感、孤独感。
观察指标:依从性评价:①完全依从:服药依从性95%;②部分依从:服药依从性90%~94%;③不依从:服药依从性<90%。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相加即为总服药依从性。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分别为23例、10例、2例,总依从率94.29%。对照组总依从率80%,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会对其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为其提供心理护理与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通常情况下,多数艾滋病患者平时生活较为孤单,再加上社会对该疾病的歧视,家人对其不理解,所以很容易出现孤独无助感,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产生轻生念头,所以服药依从性较为低下。同伴教育可以将具有相似经历、背景,且具有共同语言的人联系到一起,共同分享信息、行为技能与观念,以此达成教育目标。其次,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对其加强心理护理能促使其封闭、拒绝、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但单纯的心理护理难以发挥出理想效果。为此,本研究将其联合同伴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这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情感支持与认知能力,改变其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否定态度,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促使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正波.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42-144.
[2]董艳琼.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782-4784.
[3]曲文超.循证策略下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111.
[4]徐艳,柏春琴.同伴教育对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41):91-92.
[5]赵文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6]李仁云,熊章津,张苗苗.社区志愿者式同伴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