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镇化失衡发展背景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优化思考

2018-12-20张凤仪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城镇化

张凤仪

中图分类号:X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396-01

摘要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镇化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在此过程中凸显出不可避免的诸多问题,粮食安全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立足城镇化,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城镇化失衡如何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并探讨合理粮食储备体系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在新时期我国应该建立怎样的粮食储备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宏观调控 市场供求

中国式城镇化正在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之路。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城镇化失衡发展凸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城镇化失衡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理,这对探索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联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

(一)我国粮食安全背景分析

1.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和粮食总产量波动式减少。耕地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也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1998~2006年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共计占用耕地约0.08亿hm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约0.009亿hm2。

2.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粮食进口压力逐步加大。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压力逐步加大,进出口总量和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净进出口总量发生变化的同时,粮食进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在上升,粮食进口的压力加大。

(二)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城镇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等的转型。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再次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作为推动中国未来新一轮发展的“新四化”。

二、城镇化非均衡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城镇化失衡造成务农劳动力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乡差距明显增大。城市就业待遇、发展机会、公共资源日益完善,使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以青壮年为主),农村空巢、“老年农业”问题随之而来。留守的大多为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身体原因的限制,无法完成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活动。

(二)农业收益减少造成农业种植积极性不高

城镇化失衡发展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工业生产附加值高,利润相对较多;农业相对工业比较收益低,农民种粮意愿不足,农田抛荒、季节性闲置、非粮化影响粮食安全。

(三)城镇化失衡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扩张作为支撑。城镇化失衡发展背景下耕地占用趋势加剧,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另外,在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以抑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模式片面追求工业化发展和GDP增长,占用适宜耕种的良田。

三、建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缓解因城镇化造成的粮食区域供给失衡状况

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供需状况在区域间极不平衡。南方省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在粮食供给方面,耕地大幅度减少,粮食供给能力降低,此外城市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猛增长,因此通过储备及区域间调运来平衡供求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有利于弥补城镇化造成的农业生产要素缺失所带来的农业损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放弃务农活动,农业劳动力减少;城镇化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劳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能有效缓解粮食供应缺口,对于新时期下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极易发生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等原因,全球气候不确定性增强,因此要利用储备调节机制以丰补歉,防止因灾害性气候造成粮食减产进而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确定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

一方面粮食储备不可过量:另一方面,粮食储备又不可不足,导致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说粮食储备规模应该保持适度,这个规模需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综合统计。

(二)科学进行储备布局

而合理的储备布局对于发挥粮食储备效力至关重要。应该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增建扩建一些国家储备粮库。同时,考虑到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粮食需求旺盛、交通便利,粮食流通速度较快,在主销区建立专用粮食储备库,以备急需。

(三)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信息体系

要形成储备粮信息的上报、统计制度和定期发布制度,以便对粮食生产和市场供求起到引导、协调作用,让储备粮真正起到引导生产、调节供求、平抑粮价、稳定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功能作用。

五、结语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我們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调整应对策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我国社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城镇化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宏观调控“三部曲”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