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托管方式的智慧医联体建设路径研究
2018-12-20周荣波祁爱爱冯振业王小凤
周荣波 祁爱爱 冯振业 王小凤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316-02
摘要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互联网为基础的医联体建设路径的研究日益引起关注,互联網在医联体中的应用正逐步广泛化、深入化,通过智慧医联体的建设来使得医联体得以完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模块化托管的方式将其分为患者关系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科研信息系统以及医院资源系统等,从而更好地实现患者数据的一体化,对于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要求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医联体的综合建设水平,能进一步对我国的医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智慧医联体 模块化托管 路径 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方面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信息建设同时也得到了重视,实现了快速有序的发展。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普及,互联网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地区,因此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广泛化。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们对医疗方面的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也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方法进行了应用,改变了传统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智慧医联体的建设。智慧医联体是加强医疗的信息化,帮助其向着智慧化发展,智慧医院作为智慧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其的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是推动医院现代化的一个客观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智慧医联体的路径研究。这一过程中进行模块化托管有助于帮助各个模块细化其职能,本文基于模块化托管方式对智慧医联体展开了探究。
一、智慧医联体的概念与内涵
智慧医疗当前尚且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但类似的概念较多,例如智慧地球,即通过物联网建立起物体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机来对其进行整合,实现技术与生活的结合。通过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延伸到智慧医疗之中,即通过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方式将医院的资料等进行分类归档管理,其中我们可以加强对模块的划分,即将不同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例如对患者的病例归为一档,医院的资料归为一档,科研信息归为一档,从而更好地对每一个模块进行管理以及信息查询,这一过程中利用智能化以及物联网等方式通过有线以及无线设备的应用,来构成一个智能化的平台,更好地提升这一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也得以提升。智慧医联体具有医疗协同、信息共享、感知预防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不仅能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提升效率,还能够完善这一过程中的管理模式。智慧医联体依托多个医院,将传统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录入到设备之中,再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将信息放于同一平台中,实现信息的共享。
智慧医联体是医院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过程中对智慧的发展要抓住三个核心:第一,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实现物联化。第二,提升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及时性。第三,加强对信息的处理以及解决,实现智能化。智慧医联体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重视,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建立起个性化的解决方式,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医疗的便捷程度,促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将便捷性作为第一位。加强医院对最新治疗方法的应用,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减少医疗费用,并且加强对康复方面的重视,加强健康管理,实现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二、模块化托管方式对智慧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
(一)智慧医联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同医院所用的系统不同,对信息整合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会存在标准以及规范的不同,导致每个模块以及每个医院的信息整合起来困难,交换效率低,其本身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不足,造成了智慧医联体没有起到其根本上的作用。
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第一是技术的发展太快,一时间数据库还没有进行有效的适应,弊端没有及时找到有效的解释方法,第二是顶层设计不足,上一阶段对智慧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前瞻性不足,因此缺乏足够的弹性。并且一套完整的系统被医院所运用后,很难对其进行改变,不仅给医院的工作以及员工的操作带来不便,还会在更换的过程中耽误到工作,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当前物联网没有在医院进行普遍的应用,这既使得医院每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很难在需要使用的过程中快速地将其联系起来,并且这些医院虽然有着大量数据,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库,知识存在于数据系统之中,成为了无用的垃圾数据,起不到任何整合作用,对医院今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二)模块化托管在智慧医联体建设方面的优势和必要性
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直接对医疗服务效率以及医疗管理水平起着直接的影响,这一过程中要加强模块化托管方式的应用,将医院这一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分为不同的模块来进行托管管理,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帮助每个模块的信息量减少,还可以加强对每个模块特点的重视,从而结合模块的不同特点实现每个模块的个性化管理,挂号收费均是较为专业的系统,当前基于医院所使用的专业系统,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完善,对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以及医院资源系统等进行建设,通过一个医院不同模块的假设,以及不同医院之间信息的整合,使得信息不断地叠加,使得大数据得以建立。
三、模块化托管方式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构想
医院中的信息十分多样化,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信息的集成以及传输,当前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为医院信息整合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物联网能够较好的对信息进行传输,并且建立起平台,解决了技术集成的问题,并且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来建成人工智能的处理终端,帮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在智慧医联体中的应用,可见信息技术在智慧医联体中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智慧医联体是智慧医院的集合,要想促进智慧医联体的发展首先要加强智慧医院的建设,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要转变医院自身的观念,加强对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加强医学模式的发展,加强其预防性、预测性、个性化以及参与性,增强医学治疗过程中的精准性,从看病到治病以及后期的护理进行联合,促进连续性健康管理,并且将医学的学科进行细化,明确不同科室的主要研究任务,实现医疗效果的提升,加强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加强医疗需求的适应,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以及多层次性的要求,注重医院的品牌建设,将以上内容实现后,再不断地将各个医院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一个大平台,对各个医院的信息进行汇总,采用统一的方式,实现信息使用有效性的提升。
智慧医院中对模块化托管方式进行应用后,主要分为五个模型,第一是患者关系管理系统,医院对患者的关系进行建立,其中包含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以患者作为中心,改善其就医过程中的体验,促进医疗保健的转型。第二是建立患者的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建立后不仅有助于患者的资料能够被各个科室调出进行研究,还能够实现各个医院之间的共享,避免有些项目的重复检查,将各个医院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第三,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将科学作为中心来使得各个医院之间的内容进行共享,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来展开科学研究以及成果共享,促进临床治疗方法的完善。第四,基于物联网进行建立,将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在医院运营管理方面进行展开,将绩效作为核心从预算方面着手,实现物联网最大程度的普及。第五,基于区域网与互联网的区域医疗系统建立,加强互联网之间的互通,将各个医院之间的信息进行互联互通,加强各个医院之间的协作,使得智慧医联体得以有效地建立。
四、基于模块化托管方式智慧醫联体的建设路径探索
一是可以实现患者服务的互联网化,基于移动互联网来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将患者作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进行看病,挂号,了解医疗服务平台,将一些智慧化的服务举措进行应用,实现一站式服务以及到院后的健康教育。
二是进行临床服务的智能化,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将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情况以及用药情况进行记录、跟踪,以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在患者的转院过程中有助于他院医生快速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患者新治疗方案的制定。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以及检查,若患者的用药超量应给予警示,若患者忘记服药应进行提醒,有助于临床药师全方位的药学服务,并且加强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三是加强科研数据的一体化,医院在对学科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中心进行应用,整合了全院的临床信息可供医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智慧医联体则能够较好的将各个医院的临床信息进行汇总,加强了信息库中的内容,有助于相关的研究进一步展开。
四是增强医院管理的精细化,虽然对医院的大模块进行了划分,有助于帮助医院对各个模块进行个性化发展,但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各个模块内容的细化,打造特色,做好品牌建设。
并且最为主要的还是在医联体发展过程加强对各个医院信息的开放程度,加强数据之间的共享以及业务协同,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建立起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并且促进模块化的重视,使得基于模块化托管方式的智慧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