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2018-12-20高丹丹
高丹丹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305-02
摘要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听起来遥远,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都属于统计学中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畴。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按照层级上报的方式进行统计汇总,因此打好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石就很有必要,它是准确反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然而,随着我们对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进一步研究,能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领域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动探索问题解决方案。这篇文章针对某区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列解决方案,给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基层 固定资产投资 解决方案 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区县统计部门数据是统计汇总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真实准确反映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对科学判断经济走势,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够精确和准确
进一步研究区域总体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情况,我们会发现,统计所收集到的结果和实际情况之间具有一定出入。出现的这种误差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方面,相关领导对此领域不够重视,甚至有许多领导没有充分理解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突出作用,因此没有为对应的统计岗位配备专业人才,很多一线统计工作者没能接受足够的培训,甚至很多统计工作者为临时工。他们多不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只会应付上级安排的工作内容,统计工作仅仅是流于形式,不能对统计数据加以分析和研判。另一方面,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不够稳定。许多统计工作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很快被调剂到其他领域工作,使得投资统计内部缺乏稳定性,不利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仍需完善
因固定资产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平时统计工作中随时都会出现令人棘手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领导和统计工作者措手不及,唯一的方法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规定,探寻原因并解决问题。然而,有一点我们要必须清楚,以往的经验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有限,有时可能会无法准确、快速、有效的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使得问题一拖再拖或重复出现,最后成为“疑难杂症”。
(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获取不够及时和准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丰富与完善,经济发展越来越自由化,很多建设项目纷纷简化注册与审批手续,往往会造成地方政府统计部门获取信息的不准确。因此,基层统计工作者收集这些信息时,容易存在误差,很难获得及时又准确的项目信息。在获得项目信息后,甚至还有基层统计工作者代替项目单位粗略估算项目进度填报统计数据,这些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偏差。
(四)项目上报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够重视
根据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规定,项目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就应该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提交项目入库的相关资料,待审批通过后每月向当地统计部门提交统计报表。普遍而言,对于小型企业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等项目可纳入统计的,从项目申报入库到填写报表,当地统计部门都会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但有时因企业领导或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出现指标空缺或逻辑性错误等问题,更有甚者会出现企业报表的迟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
二、关于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相关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前文指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在统计学中地位突出,对城市化进程和经济水平提高都有很大促进作用。其中,工作者的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统计工作。因此,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开展多类型活动,提高工作者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统计部门要更加重视对统计工作人员的选用,谨慎用人,不但要注重工作技能,还要考虑其思想道德品质。一旦统计岗位人员流动,必须立刻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补位,以避免工作进程受到耽误,同时要求项目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尽量避免人员频繁更换。人员的培训要实事求是,以为工作服务为宗旨,还要向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作者不但具有创新意识,还具有一定法律涵养,能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为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稳定的新鲜血液,保障统计工作的客观真实,提高工作质量。
(二)要深入开展统计巡查
统计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统计巡查方案,对全年的巡查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精心部署,以规范统计行为,推动统计工作为出发点,针对统计工作重点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巡查,对已查处的单位进行跟踪督查,建立回访制度。以巡查为手段,达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双向交流、促进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
为确保统计数据颗粒归仓,应统尽统,统计部门应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大力宣传数据采集工作,赢得大力支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方便数据采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现代化技术应用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逐渐完善信息网络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统计数据持续增多,信息化能够高效及时地处理数据。所以,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熟悉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门户中一套表企业操作流程,为信息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重视统计数据分析研判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统计部门在全面、准确、及时、依法做好各项统计工作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抓好统计數据分析,看趋势、找规律、提建议,搞好统计预警,充分发挥统计“晴雨表”、“风向标”、“信息窗”的作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在我国统计工作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直接挂钩。我们要对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有一定的重视,主动探索问题并寻求合理解决方式,促进相关领域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