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018-12-20徐有平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参与度小组讨论观点

徐有平

摘要: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笔者认为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按照“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流程进行。教师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时,应当合理分配小组讨论的时间和教师总结的时间;应当在备课阶段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确定用于课堂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

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各个学科的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更是为此问题所困扰。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塑造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具备关于特定问题的正确观点。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笔者认为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感受祖国的心跳)第四课(城乡直通车)第一课时(城乡差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纵观“城乡差异”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城乡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城里人和农村人是平等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讲授两个方面的内容时,均应当按照“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流程进行。

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首先应当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性格特征、团结协作能力等)进行分组,确保各个小组的讨论既有活跃的气氛又具有较高的水平。然后,教师应当说明各个小组在发言时应当遵循的要求:一是各个小组应当推举一个组长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在需要时可以进行补充;二是小组代表发言时应当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三是如果后发言的小组代表所要表达的观点与先发言的小组代表已经表达的观点相同则不必重复,但可以补充不同的事例。这两项工作应当在5分钟内完成。

在上述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PPT以单页显示的方式提出本课时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城乡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然后让各个小组就此问题讨论5分钟。当讨论时间结束后,按照自愿的原则让各小组进行发言。如果同学们回答问题不积极,教师可以对各小组进行点名发言,但是应当以鼓励发言为目的。当各个小组进行发言时,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不同观点和同一观点的不同事例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在黑板上进行罗列,也可以在各个观点和事例后表明发言人的姓名以示鼓励。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同一小组的其他组员对组长的观点及事例进行补充,避免发言过程变成组长一个人的“独角戏”。当然,鼓励小组其他成员对组长的观点及事例进行补充也不能过于机械,如若其他组员确无需补充内容,则不必强求。在各个小组对“城乡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这一问题均发表观点后,教师可以就罗列在黑板上的观点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应当说明学生的发言内容和教材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指出教材所载内容中需要重点识记的观点和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

上述过程是就“城乡差异”课时的第一方面而言,在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方面——城乡之间的人们在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的教学时,教师应当补充一项教材中涉及较少的内容,即城乡之间的人们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因为该问题是实际存在的且是理解城乡之间的人们在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的关键。鉴于该问题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相关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如农村人(城里人)对城里人(农村人)有哪些偏见?城里人或农村人应当如何克服这些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教材提出的“城里人和农村人是平等的”这个观点,然后解释“城里人和农村人在交往中保持平等的方式”。

二、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过程中,需要主要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要合理分配小组讨论的时间和教师总结的时间。合理分配各个小组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的时间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但是,在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前提下,用于小组讨论的时间较多则影响教师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和教材内容进行总结的时间。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小组讨论的效率合理分配用于讨论的时间,以保证教室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和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确定用于课堂讨论的主题。小组讨论的效率取决于小组成员的认知水平和讨论主题的难易程度。因此,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教师可以将教材所授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解,让学生就分解后的问题进行讨论。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着重从实践分配和课堂讨论主题的合理確定两个方面来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单方面讲授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效果有限,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可以尝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思羽,石磊.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J].广东化工,2018,45(08):264-265.

[2]饶淑璇.浅析讨论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76.

猜你喜欢

参与度小组讨论观点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观点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业内观点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新锐观点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