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方法
2018-12-20邓永翠
邓永翠
摘要:学习物理的开端在初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想学好物理学,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好物理教学工作:第一,用生活现象引入物理规律与知识;第二,以实验法学习并验证物理知识;第三,归纳总结法全面掌握知识点及搭建学习网络;第四,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物理现象。
关键词:电学;引导式;实验教学;归纳法
引言:
教育,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的,如何有效做好教学引入,是教育工作者施行教学的先行导向。中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尚处在萌发阶段,渴求探索世界的千奇百态,脑袋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物理现象懵懵懂懂,渴求探寻真相,但缺乏必要的引导,这时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展现职能以及体现教育技巧的最佳时机[1]。
一、微妙式教学引入
在浩瀚的物理学海洋中,从高深莫测的量子宇宙论、黑洞形成之谜,到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各种物理现象,学生都难以理解。但物理学科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电学,生活中灯火通明到处都是电,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来再现难懂的教学内容[2]。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老师可以以教室里的其中一个电灯坏了,而其他的却还能继续发光,这一现象引入“并联电路”;自己携带一串好的小彩灯,先让它们正常工作,当取下其中一个小彩灯时其它小彩灯不再继续发光这一现象引入“串联电路”。
二、实验导向教学实践
在电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需要进行实验的引领。中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好奇心强,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喜欢动手实践,而恰恰物理知识大多数都是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要利用多种实验方法来给学生创造更多亲自体验、感受物理现象的机会,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进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通过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学生就会自己去找些问题来解决。这些综合能力能够加快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一内容时,可采用分组实验学习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动手演练,学生再分小组进行相关物理实验的验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各种用电器的工作特点等,然后请小组同学讲解他们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与结论,其他小组做出必要的补充说明。让学生切实通过改变小灯泡的好坏来体会到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的工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通过断开和闭合支路开关,得出并联电路则是各支路互不影响的结论。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走进物理、喜欢物理、研究物理。
三、归纳与总结
电学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能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将其有机的联系、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搭建起一张牢固的知识网。但是对于我们乡镇的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的时候常常都无法将各种零碎的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应加强对各个知识点的思考与总结,并时常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推导,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例如,欧姆定律的计算主要是围绕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等几方面进行的,因此教师在电学内容的教学中可将欧姆定律融入在其中,从而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可将同种类型的题目搜集在一起,并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才能通过已学的知识去分析判断、验证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四、科学验证学习成果
所有的学习如果没有接受检验都无法判断教学是否切实有效,而目前我国检验教学成果较为科学的方法是考试。在历年的中考中,电路计算不仅是必考内容,而且是重点考查的知识。考查题型相当广,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均有分布。由于电路计算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复杂且灵活多样,对于学生而言很难理顺各个物理量并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从而造成解题时茫然而不知从何下笔[3]。
在我短暂的教学经历中,讲题时我尝试过多种讲解方法,结果发现我的学生比较适用的就是“正推法”,即先利用电流流向法和去表法来理清各电路元件的串并联关系,然后边读题边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能够求出来的物理量,就这样一步步顺着写下去,直到得出最终结果。
五、结束语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例如,电视屏幕为什么会呈现色彩斑斓的画面、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需声、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得到解释。在经过初中物理学习之后,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一门全新的学科,这种能力将是长久的且终身受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传授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新式教学方法,全面出发,落实科学实践教学理念,实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1]廖丽芳.教师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蒙國爽.浅谈初中物理引入新课的几种形式.都市家教月刊,2011(9).
[3]黄海燕.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应用题常用的解题思路[J].理科考试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