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数学史与小学数学历史文化维度的教学

2018-12-20王瑞娟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乘法作用历史

王瑞娟

摘要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人类精彩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数学变迁史,都是人类文化的先祖们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将数学历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概念的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它可以印证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和数学文化的多元性。本文以竖式乘法为例具体分析了数学与数学历史,通过数学历史,教育培养当代学生探究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历史;乘法;教学;作用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人类历史长河精美的历史,她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古今中外的数学变迁史,都是人类先祖们探求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数学历史文化教育,关注数学史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数学教育的新思潮,也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过程。本文对数学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分析了数学历史在数学教学中起的作用,从竖式乘法的发展史,探究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总结出几点启示。

一、中国数学历史简述

翻开中国数学史,不难发现,华夏祖先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探索的汗水。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发展缓慢,就在中国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数学大跨步超前。今天,人们对从一数到一百,不屑一顾,但上万年以前,这是可以让人们苦费心思的事情,在7000年以前,他们甚至连二以上的四次还数不上来,如果要问他们说捕了四只野兽是多少,他们会回答捕了很多次,到了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不但会写3000以上的数字,还会有加减、乘法的意思,这一阶段他们几何、数学的领域都开始了,算术、四则运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几何领域,出现了勾股定理,代数领域出现了复数概念的萌芽。

中国数学的成就,在古代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是中华民族精彩的历史,十进制计数法和零的采用源于春秋时期,勾股定理发明者比达哥拉斯早得多,中国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出现在《九章算术》中,祖冲之圆周率,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可以说,中国的数学史就是一部爱国的篇章。

数学史是一门对数学的概念方法、数学思想的来源与演变联系紧密进行研究记录的历史,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数学史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样,是一部冗长而厚重的文化史,数学史的发展从少到多、由浅及深,从利用小石子、结绳记录牲口只数,直至今日庞大的数学体系,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得到积极应用。数学史更是一部科学和愚昧的斗争史,伟大的数学家遭受迫害甚至失去生命,依旧坚持真理、蔑视强权,每一个重大数学突破,背后都有着一个人类不畏艰险、追求进步的故事,因此,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教育应当充分的反映出数学史的文化特征,从教材内容、数学概念形成各方各面,使数学史能够全方位地融人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数学史也需要通过数学教育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数学历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作用

1、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者常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努力刻苦,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乐趣的方面力不从心,学生将学习当成任务来完成,压力大,易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逆反心理。数学枯燥单调,不够直观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数学史的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简短的历史知识、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唤起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数学带上神奇的色彩。

2、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数学教材上的公式定理都是经过前人苦心钻研得到的结果,小学生从书本上只能看到结论,不能看到其发展的历程,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适当的加入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入与数学知识关联的数学史,再现了数学知识的演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定义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概念一般都是以定义形式出现的,学生如果只知结果,不知定义怎样得来,就不能够在应用这些定义时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概念的发展过程和适用范围的介绍是必要的,让学生从历史文化方向去理解定义形成、发展,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多一点探索与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数学情感

清朝后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一时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年代开始,曾国潘、李鸿章发起了洋务运动之时,一大批的知识分子行动起来,数学家、科学家参进新办工厂、学校的活动,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奠定了近代科技、近代数学中国发展的基础,早期出国留学的人员陈省身,华罗庚等对数学做了卓越的贡献,即使这样,在世界级的同行中,中国也仍然没有达到领先的地位。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数学历史,教育当代学生为科学、为数学继续努力。

三、以竖式乘法为例的具体分析

乘法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运算之一,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它是加法运算的升级,当一个数要重复加多次时,便产生了乘法。当我们要计算数值比较大的两个数相乘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用竖式乘法进行笔算,小学生刚接触竖式乘法时,比较难以理解,如果从数学史的角度对竖式乘法进行分析与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更好地理解竖式乘法。

1、竖式乘法发展历史

乘法最早在古埃及3000年之前有过记载,但它与现代的乘法形式相差太大,与现代的竖式乘法比较相仿的形式,最早的是中国的筹算乘法。筹算乘法分为三层,以上位、中位与下位为序,分别是乘数、积以及被乘数,计算的原理与目前我们惯用的竖式乘法完全一样,但计算和书写的顺序有一些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乘法运算书写形式与现代的竖式乘法形式存在着较大差别的。随着人们进一步的研究、发展乘法算法,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终于出现了与现代的竖式乘法最为接近的乘法形式,与现行的竖式乘法的写法有小差异,但计算的顺序原理完全一致。

2、教学启示

数学的课堂教学,我们似乎是在一个孤岛上学习似的,学生会认为数学都是呆板的、封闭的,一切的公式定理都是已经发现好的,因此,教育家认为,有效的学习要求每一个学习者要对所学学科的历史演进主要步骤进行回溯,例如,,在小学数学竖式乘法的教学中,对比古今,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现代竖式算法的原理和优点,教材中的竖式乘法的教授完毕后,可以提出竖式乘法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之类的探究性问题,将学生们从数学学习的孤岛中解放出来,激起探求根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中,数学史的应用很重要,学生们进行探究数学素材,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开阔视野。

四、结语

将数学历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可以小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满足他們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印证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和数学文化的多元性,希望教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将数学史更好的融入教学,使小学数学的教学符合认知规律,达到更佳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乘法作用历史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新历史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