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2018-12-20江可佳曲宏歌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思政课学生

江可佳 曲宏歌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方式的分别研究和对比分析,挖掘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势。通过对二者的对比,探究问题式教学的优势,更好的应用在课堂,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改善思政课现状。

关键词: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传统教学;学生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时期,而思政课则是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实效性有待提高。在众多对思政课进行改革的探索中,问题式专题教学是个有益的尝试。在一些学校开展问题式专题教学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相对比存在很多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所谓传统的教学,即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主体,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过程。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进行有的授课。整个教学活動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依赖于老师的传授和讲解。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从书本出发。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主客体。传统课堂教学局限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以教材为主,大都在这样的学习习惯下支配学习时间,课堂学习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局限了学生的知识面。单纯的知识学习而不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提升学习的能力。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渐渐的也只为考试而学习,加之枯燥的知识点没有引起兴趣,就变成了彻底的应试教育。

2、知识获取程度上。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味地记笔记而忽略的教师讲授的重难点问题,容易造成一节课下来全是笔记而没有真正学到脑子里。对于整本书的内容也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于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也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课后对于知识的记忆不深刻,没有更清晰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只是经过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获取知识,没有真正搞明白,弄清楚,学习效果不佳

二、问题式专题教学的含义及其优势

问题式专题教学,是指教学内容仍以课本为主体,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章节所阐述的内容和核心思想,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划分为专题,通过对不同的专题讲解来讲授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按照章节体系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体现,概括和充实。同时根据不同专题的内容,设计出相关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与分析,达到对整个部分内容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形成了既有先后连接又有独立体系的专题讲授。在专题的划分上,要注意不同时间节点、结构体系、和内容角度。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要注意有浅入深,由点到面,有外到内。在专题的讲授中,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

专题教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性。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对教材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学生能够有条理的进行学习,同时对知识整个脉络比较清晰。突出重点,主题鲜明。教师能够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制,以重难点问题为依托进行讲解,通过典型的事例和事件,以及相关问题的设立进行讲解。

2、问题性。通过问题由浅至深的设置,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对于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分清主次和重难点问题。问题的设立时为了更好的解释和教授,通过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3、主动性。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前预习,课后复习。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也会活跃。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零散变系统。

三、问题式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比对

通过对问题式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分别分析,不难看出各自都有优势和缺点。而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比二者的课堂效果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1、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堂互动方面也是仅仅局限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提问,学生翻阅课本寻找答案。存在着局限学生思维的弊端。同时传统的教学一直是教师讲课,学生长时间的听课注意力极容易不集中而跟不上老师所讲内容。问题式专题教学可以在课堂中通过问题的是讲授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引导学生学习,避免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2、学生积极思考的程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属于聆听者,习惯了听取教师讲课,而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对于教师提问也是存在懒惰心理,认为即使自己回答不上来,老师最后也是要讲解的。但是问题式教学把问题提在课堂之前,没有进行思考的同学就无法再课堂上跟住老师的思路。所以学生在课堂之前是要思考问题,在课堂中也会对自己了解的问题积极回答。

3、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于教材内容,传统式的讲授能够让学生一板一眼的进行学习,而忽略的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同时,对于教材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前后之间没有衔接性。问题式模块教学会让学生对教材有系统性的认识,对于不同模块的内容分别有所学习和了解,对于重难点的问题也有侧重的学习。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提问式教学,学生自己思考掌握的知识就是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4、教学活动以谁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心,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教学方案进行,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带有目的性的进行对知识的讲解。教师处于引领地位,学生处于接受学习。问题式专题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系统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整体脉络,并通过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讲授是通过学生的主动预习,课上讨论给与正确的指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领者,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5、教学的互动性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课堂互动仅仅局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组织讨论,学生回答讨论内容。这种形式避免了学生提问,老师没有涉猎到的尴尬情况。但是,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知识的延伸面较小。课堂互动少,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问题式专题教育则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掌握知识的内容。教学活动应是“由学而教”,教师的教学过程理应围繞于学、服务于学。因为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熟悉,能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动情况及时地把握课堂互动的方向。

6、教与学的先后问题

传统的教学认为教学是应该先教授在学习,而问题式专题教育则是学而教。教师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一味地教学导致学生的自主性丢失。同时教师在遇到新知识时,很容易出现知识的盲区。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教育与学相结合,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领指导。

7、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的掌握和人格培养两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课堂可以很好的分辨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人格的教育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体现出来,方便教师的管理和培养。教师也能够通过日常的教学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问题式专题教学,其在发展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课前知识点进行过详细地拆分,同时辅以课前预习、课后习题、知识测试等环节,最后培养出具有熟练技术和相应知识技能的人才。

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的关系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培育出较高思想道德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我们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通过对问题式专题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效果分析。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是更为理想的方式。随着对问题式专题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和成熟,相信会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也使得思政课的实效性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56.

[2] 王俏华.对学校道德教育中榜样教育方法的伦理学追问[J].教育探索,2011(4):32,33.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厅思政理论课教改扶持共享计划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

江可佳,女,1992.8.10—,满族,吉林省蛟河市,硕士研究生,助教,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曲宏歌,女,1980.08—,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博士,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思政课学生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学生写话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学生写的话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