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本土文化 拓展美术教学
2018-12-20郭晓晓
郭晓晓
摘要:地方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但是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却知之甚少,导致了优秀文化遗产难以得到传承;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衰减。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遗存,并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是适时的和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地方课程资源;聊城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
新课标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开设符合本校实际教学情况的美术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本地课程可就地取材,简单易行,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使学生逐步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大胆想象、积极创造和勇于实践,手工制作课程的开设能更好的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国家美术课程并不是全面的,只有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优势,将美术课与聊城当地富有特色及具有影响力的美术文化资源,来组织课程内容,合理开发并传播乡土美术,更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打破以往以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实施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体,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丰富的地方资源给美术教学活动的拓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何让优秀的传统美术文化通过教学,得以传播、弘扬和传承?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来研究。
一、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工艺也是丰富多彩。像东昌府的年画、郎庄面塑、葫芦烙画、剪纸等。组织开展“立足本土、传承文化”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走访、网上搜索、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聊城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
1、历史遗留下的名声古迹。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部“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聊城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2、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资源。聊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形式各异。原生态的民间美术样式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色彩浓郁,古朴厚重。
3、地方民俗资源。
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和教室共同去探访民间艺人,去查询民风民俗,去解读华夏历史文化的奥妙。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文化艺术,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从而学会珍惜宝贵遗产,自愿继承和发扬,增加其爱国的使命感。
二、开发教材,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乡土资源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能否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其艺术价值?通过孩子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基本信念,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编写一本令孩子们深感亲切的地方美术教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也是对现行教材的最好补充。
为了使家乡的民间艺术能深入到孩子们心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搜集整理素材的基础上甄别选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整合、系统编写了校本教材《聊城乡土美术教程》。教材内容按审美性、典型性、适宜性和可融性的原则进行选择,内容分为名胜古迹、民间美术、民风民俗三大板块,试图通过本教材让学生在“历史古迹”中领略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民风民俗”中感受淳朴的乡土文化,在“民间美术”中感悟文化的传承。
三、继承拓展、以发展的眼光传承民间艺术
1、局部渗透式利用
(1)合理利用乡土教材,在美术课堂教育中渗透乡土美术资源
高中美术教材以鉴赏为主,学科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适当地将本土资源融合于教案之中,使在课堂教育中用于鉴赏的作品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家作品,也有带着浓浓乡情的本土艺术家,也给学生带来了无比的亲切感,更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激情。
2、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鼓励学生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踐,勇于创新。
(1)继承学习。临摹、复制民间艺术,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2)创作融入。在学生创作中融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积淀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创新。
四、社会实践,在特色活动中传承本土文化
乡土资源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之“根”。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无疑是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和经验世界,培育“精神故园”的有效之途。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1、走向自然去寻根。引导学生在旅游中带着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征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在旅游中去探访东方文化之源,去解读华夏历史文化的奥秘,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传统美术文化最有效的方法。
2、走进节日去体验。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要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有特色的东西。
3、走近艺人去学习。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