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指导下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8-12-20岳欣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岳欣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谈了在新课程指导下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本文就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提出并加以实践了,主要的实践者之一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结合我国现如今的教育来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是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需要恰当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小学语文这一科目的特点为教学前提,制定适合小学生理解学习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教学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使得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双倍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指引着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更是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所体现。在“知识与能力”层面上,主要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掌握自主思考等语文应用实践能力;在“过程和方法”层面上,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以尽可能少的 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做到课堂气氛融洽,课堂教学节奏紧凑,课堂收益高效。要实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精炼、富有激励 性教学语言以及合理调控课堂能力,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实现教学 过程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收效最大化。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我是怎样利用短短的 40 分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精彩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我以猜谜 游戏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了一个有趣、轻松、和谐的教 学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

2、教学过程扎扎实实。耿我十分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 充分的阅读课文。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 让学生谈一谈叶老给 “我” 的印象如何?感悟叶老先生的平和,认真,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在 小作者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肖复兴以后的人生路产生深远 的影响。整个教学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发展。 教学气氛紧张而活泼、 热烈而有序。 教师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归纳、总结。教学过程安排科学、合理,符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有以下特点:(1)小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语文课堂产生向往之情,而不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课前预习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中增加对课堂和知识的期待,激发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2)要让学生将预习的结果展示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来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而展开教学计划。只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才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促进师生对话交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一向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講课,学生被动听课,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开小差等现象,教学质量很差。(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要进行改革。现如今的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要学会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民主的位置上,跟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其学习状况,是否有哪里还存在疑问等。只有学会对话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话交流,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要多进行交流。课上可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者就学习状态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指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喜欢上语文。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懵懂到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所谓“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只有进行过觉悟,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只有多提问题,才能多学习知识,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古以来,好的教学课堂上从来都不会缺少问题的出现,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中,教师课上还要做到学会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有效教学,这一举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自主预习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