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片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18-12-20司徒鸿儒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动画片康复训练教育

司徒鸿儒

摘要:动画片作为一种源于艺术形象创作形成的信息载体,具有着典型的童趣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中。智障儿童作为特殊教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良好的引导教育是促进其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将动画片应用到智障儿童教育和康复训练中,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动画片;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

一、引言

动画片作为一种源于美术创作,综合现代信息技术、音乐、文学、数字传媒、娱乐元素的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载体,依托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少年儿童日常生活和精神娱乐的重要影视读物,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教育者已经成功将其应用到现代教育中,包括学前教育、语言教育、动漫教育、美术教育都有动画片的身影。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智能平台的发展,动画片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逐渐进入到特殊儿童教育领域,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中发挥出明显的优势作用。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全面利用动画片特有的优势功能,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教育和康复训练,促进其认知成长。

二、动画片应用到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中的优势作用

1.生动形象的画面提高教学效率

动画片作为一种源于少年儿童认知的艺术形式,其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是去成人化的,是以少年儿童广泛的想象力为基础,促进少年儿童成长和认知的。动画人物形象虽然来源于少年儿童的生活,但是要高于少年儿童的生活。这些设计形象有些是突出了功能的,有些则是在各种功能上优化组合,以简单明确的故事情节、强烈的配音效果、简单的角色关系、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向少年儿童呈现故事情景。儿童在观看这些动画时,视觉、听觉、动觉都会受到强烈的信息刺激。智力障碍儿童处于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有强烈的外界环境信息刺激,将动画片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嫁接到教育体系中,可以满足智障儿童多渠道信息刺激的需求,能够全面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动觉,使他们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2.良好的训练环境改变教育模式

动画片以轻松愉快的画面呈现故事情景,简洁明了的情感贯穿到故事情节中,满足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心理需求,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主体性。例如《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花园宝宝》等动画片中所呈现出来的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场景,场景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幼儿的成长经验。将这些有趣的动画作品与智障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引导这些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让他们潜意识中产生玩的兴趣,他们会产生模仿的倾向,此刻他们不仅思维被有效调动起来,而且神情专注,会与动画情节呈现良好的互动,他们的感知能力不仅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其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调动,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效能将大大提升。

三、动画片应用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的方法

1.为儿童严格筛选动画片

将动画片应用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中,就要为儿童严格筛选动画片。因为市面上不乏充斥着一些色情和暴力的动画片,观看这些动画片会使智障儿童产生错误倾向,严重的甚至导致这些儿童误入歧途。要想充分发挥动画片在智障儿童教育训练中的优势作用,要学会趋利避害,最严格的一点也就是严把质量关,为智力障碍儿童筛选有健康意义的动画片。为此,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智力障碍儿童教育需求全面分析教材内容,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动画片内容要反复观看,要详细了解动画片的内容和情节,不能简单通过大众的标准评判动画片的健康性。健康优秀的动画作品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模式,符合儿童的成长认知规律,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角度出发,围绕儿童的教育学习环境进行加工和创作,使动画片成为良好的教育工具,真正为儿童成长而服务。

2.合理使用动画片进行教学

将动画片应用到智障儿童教育和康复训练中还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师对动画片作为教学辅助资源的解读更偏向于动画片的教育价值和认知价值,忽视了动画片应有的科学意义,不利于调动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在给儿童播放动画片时,只是简单的引导儿童进行观看,没有对动画片的内容给儿童进行详细讲解,这导致课堂教学效能不高。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动画片全面应用到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中,要参考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深入挖掘动画片的价值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动画片开展教学。在使用动画片开展教学活动中,要适当的引导儿童学会发散思维,善于引导儿童发现问题,使儿童快速解决问题,促进智障儿童学习能力提升。

3.合理分配观看动画片的时间

如果让智障儿童长时间观看动画片,会影响智障儿童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知,同时智力障碍儿童由于长时间观看动画片,对他们的视力损害也相当大,更有些智障儿童习惯是边吃饭边看动画片,这些不良的習惯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特殊教育教师要合理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要与家庭开展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还要促进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合理进行学习,一方面是全面调动他们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促进他们积极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能强化他们的认知模式,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积极快乐成长。

四、结语

将动画片应用到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与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水平和康复训练效能。动画片作为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的教学资源,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可健全儿童的认知思维,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史俊玲.论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17):96

[2]侍桂花.对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一些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9

猜你喜欢

动画片康复训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推荐一部动画片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