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8-12-20陈明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体育运动体育教学

陈明

摘要:在中学的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运动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目前多数中学中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远远不及其他学科,这不仅是中国目前教育环境带来的弊端,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没有很好落到实处的体现。体育运动不应该是一些家长眼中的“不务正业”,它贯穿学生的一生,俗话说: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哪里来革命的本钱。所以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而习惯的养成最初是缺不了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本文笔者将通过实地对学生和老师的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逐渐分析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体育运动

1.研究目的

兴趣是人类天然的启蒙导师。培养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缓慢地过程,而如今大多数中学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培养学生养成一个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多种办法分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这一块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维普、知网、万方等诸多网站收集国内外有关培养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书籍、论文、期刊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2.2问卷调查法

在准备阶段,制作四种不同的问卷,面向的对象有:全体学生以及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

针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每种制作100份;针对老师的调查问卷制作20份。經过效度和信度的检验之后,向不同年级各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分发问卷,回收296份;向随机抽取的20名体育老师分发问卷,回收20份。这一结果符合调查问卷的普遍性以及真实性,数据可靠,可用来进行分析。

2.3数据统计法

利用电脑办公软件Excel队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调查后结果显示,有将近80%的同学对体育课感兴趣,这80%的同学中有32%的同学表示自己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有60%的同学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会太持久,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有着执着的喜爱,这其中男生居多;对20名老师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到,90%的老师没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只是按照学校的教学任务做好本职的工作。

3.1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在中学教育阶段,沉重的学习压力导致他们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而好不容易等来的一节体育课一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好好玩”的机会,这一点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存在的真正含义是为了让他们养成一个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体育教学的课程本身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一些理论知识,当学生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是如此复杂时,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学习或者培养这一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认识上由比较“好玩”渐渐地转变成了“如此复杂”,这一落差的存在久而久之对学生就会造成反感体育运动的消极思想,以至于最后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

3.2教学条件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的工作重点在于学生书本上的教育,对于体育教育这一块相对来说忽视的比较厉害。所以这就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在一起上课的学生人数大约在40到70人之间,而教学的老师就只有一个,同时很多时候教学所要用到的器材过于陈旧且数量不足。针对这现象进行分析:首先,老师少学生多,这样一来老师的精力分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就显得很少,不利于充分的传授教学的内容,同时学生也不能好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其次,器材陈旧、场地有限等问题使得学生没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师讲解的技巧技术知识同实际的运动更好的结合起来,不仅学生难以掌握教学的知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厌倦这种教学形式的体育课。

3.3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过于陈旧

在现阶段大多数体育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和学生以前所接触到的大同小异,没有很大的改变,过于陈旧的内容以及老师古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增加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反而还会使学生越来越反感。中学教育中其他学科的变化很大,而体育课却是千篇一律,这也使得陈旧的体育教学不能适应学生对于技能不断提高的要求。这些种种原因就造成了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大多数学生对中学体育教育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整体认同,但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大多数学生也表示能接受多数人一起进行体育运动,但是对于器材不足,以及器材过于陈旧,很多学生表示不能接受。所以在体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更注意一些。

4.2建议

4.2.1纠正错误的观点

在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改变时,最重要的是要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体育课不是一门相比于其他学科特殊的存在,它也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其次是体育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逐渐过渡,减小学生的心理落差,尽量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4.2.2对教学进行创新

体育教师需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把握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同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研究出适合学生、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中学这个年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体育教师可以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想出更加独特的体育项目,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4.2.3鼓励式教学

体育本身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技术性,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用在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时间远远大于体育运动,所以就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具备相应的体育技术,连带的就会让许多学生“不好意思”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体育老师给于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成功或者失败都值得夸奖。学生不再畏惧体育运动了,相应的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也就大大提高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福山.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 信息化建设, 2015(10).

[2]李勇. 关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6(6).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体育运动体育教学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