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10大最美建筑

2018-12-20卢娜

东方企业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

卢娜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18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谢林的这句话为后世所广泛认同,甚至派生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说。建筑,狭义上指的是建筑物和构筑物,广义上还包括土木工程等。进入21世纪,生态、可持续、参数化成为了建筑业界核心的三个关键词。从奥运场馆到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建设,从世博展馆的营造到文化建筑的激增,从城市规划到住宅布局,国人对建筑的理解和欣赏也有了不同的走向——以楼高论“英雄”的地标建筑不一定能赢得交口称赞,实用、美观、可展现当地文化,甚至引领人文风尚成了业内外对建筑设计的一致诉求。

我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离不开建筑的相伴。风霜雨雪,需有它遮蔽;学习生产,需有它为筑;曼舞轻歌,亦需楼台亭阁……若就此将建筑视之为最亲民的艺术,大概也不为过。本期我们就走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现身边那些不一定高大,但绝对“高大上”的最美建筑,诞生于新世纪的它们或有奖项和世界级的荣誉加持,或有知名设计师的光环笼罩,想来会是十段精妙绝伦的建筑旋律。

公寓/塔楼

梦露大厦

2011年落成

所在地:加拿大

主要荣誉:2012年6月,被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评选为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2013年9月,获安波利斯最佳摩天大楼奖。

建筑设计师:马岩松

当你搜索“梦露大厦”四个字,相关信息中总少不了“世界最性感建筑”的名号,而它的本名“绝对塔(Absolute Towers)”早已鲜有人提起。2011年落成后,它分别在2012年6月和2013年9月,荣获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评选)和安波利斯(EMPORIS)最佳摩天大楼奖。

那么这两座线条流畅、梦幻优美,犹如被吹起了裙摆的梦露的建筑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这还得从2005年底说起。

当时,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Mississauga)的两家开发商决定举办当地40年来的首次公开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为规划中的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寻找一个创新的设计,建设一栋具有时代意义的超高层建筑,从而树立城市新形象。

这一竞赛收到来自世界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2006年1月,马岩松带领的北京MAD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化设计阶段。当他们的概念设计方案图在市政厅展出时,加拿大及多伦多地区的各主要新闻媒体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因设计方案中有着夸张的流线造型,当地媒体都亲切地将其称为“玛丽莲·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的设计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杂性,试图更多元地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模糊的需求。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舍弃,连续的水平阳台取而代之,环绕整栋建筑;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文脉。马岩松希望这一设计可以唤醒大城市中的人们对自然的憧憬,感受阳光和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终.2006年3月28日晚的竞赛结果显示,他和事务所的伙伴们从近百份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击败了其他对手。

当时,MAD刚刚在北京开业两年,这一中标结果也让马岩松成为了业界瞩目的明星,因为他是首位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一时间,业内还流传起了这样一句话:“建筑界30岁前成名是绝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马岩松。”而他自己也将这次成功视为“新一代中国建筑师开启创意中国时代”的标志。

马岩松

出生于北京的马岩松,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2006年,马岩松获得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2008年,他被ICON杂志评选为全世界20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Fast Company杂志先后评选他为“2009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10人”之一以及“2014年全球商界最具创造力100人”之一。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他RIBA国际名誉会员,2013年他荣获北京设计周首届D21中国建筑设计青年建筑师奖。2014年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2014世界青年领袖”。其经典作品“梦露大厦”分获CTBUH(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颁发的“2012美洲最佳高层建筑”,及EMPORIS颁发的“2013全球最佳摩天楼奖”。

马岩松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并获硕士学位。目前他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教授。

学校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2007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園一期工程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建筑设计师:王澍(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下简称“象山校园”)之所以声名在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设计者——王澍。作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象山校园无疑是极具其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品。

象山校园坐落在杭州南部。不仅在体量和建造规模惊人,其空间的复杂性和类型的丰富性也令人震撼。而最重要的是,许多建筑类型是王澍独创的,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他把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

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王澍的象山校园设计:“曾几何时,中国的建筑师在对建筑的类型学,或者对建筑语言的创造方面几乎就是空白,而象山校园既有类似于柯布西耶的那种独立的、很纯粹的建筑语言,同时它也有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那种极少主义这种东西。”

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水岸山居”,是教授王澍为学校设计的专家楼,也是他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的第一件作品,建筑内设茶室、餐厅、客房。

当时王澍最新的课题是如何将传统的夯土建筑应用到现代。水岸山居就是他们的“科研成果”。波浪形的黑瓦屋顶,黄色的土墙,水岸山居宛如水乡的长廊,又如山地的村落,而它利落的线条和回转的空间,也充满现代美感。

在水岸山居这样一个实验性的建筑中,王澍既探索了生土材料,也尝试在一栋建筑中解决一个村落的设计,“它还是用建筑的方式,演绎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和进入式结构。如果把这个建筑立起来,它就像一个山水立轴。”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王澍的建筑。当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王澍的朋友许江邀其为象山校园项目做设计,但这座充满了王澍特色的建筑在一期工程竣工时还是被一小部分人认为“难看”。即便是在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奖之后,人们开始尝试着去理解这些实验建筑的价值和美,但依然有一部分建筑师认为王澍的那套做事方式“在商业地产里肯定是没办法起效的。”

不过,这类观点对王澍来说无足轻重,正如在他随笔集《造房子》中提到的那样,比起建筑师,他认为自己首先是“文人”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面对社会是要发声的。包括我们从项目的选择开始,就是用这样的想法,我们基本上会回绝大多数的项目,做极少的项目。”他如是说。

王澍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土·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评审委员会对王澍的评语或许是对他建筑理念的最好概括——

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得主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生于1963年,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他与他的妻子兼搭档陆文宇成立了工作室,在其旗下完成的作品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正如探索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封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的建筑作品具有难能可贵的特质——外表不失庄重威严的同时,又能完美运作,并为生活作息及日常活动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宁波历史博物馆就是其独特建筑之一。不仅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博物馆已成为城市的坐标,存封着历史,也吸引着游人的到来。广阔的空间感,不论从外还是从内体验,都是非同寻常的。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

王澍知道如何面对建筑这一行业的挑战,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长处。涉足建筑领域对他来说是带有决定性和实验性双重色彩的。通过利用回收材料,他向世人传达了谨慎使用资源和尊重传统与历史的信息。此外,他还为当今建筑的技术及质量,尤其是在中国,做出真实坦率的评估。王澍的作品使用诸如屋顶瓦片和废弃墙砖等回收材料,仿佛勾勒出一幅构造多元质感丰富的拼贴画。在与建筑工人合作的过程中,结果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多了一分清新和自如。

就年龄而言,王澍还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但是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好似一个小镇,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建筑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内的相互联系,共同营造了一个以宜居为核心的美好氛围。他同样善于建造小规模的建筑,例如小型展览厅或融入于杭州古城区内的亭台楼阁。由于他的自如发挥,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他的作品看起来好像既不费时也不费力。

他将自己的办公室命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但实际上他的工作则是指挥一首由形式、规模、材料、空间和采光等建筑乐器演奏的乐章。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王澍,是因为其作品的杰出特性与品质,同时,也出于他始终致力于建筑的坚定与责任,那份坚定与责任出自于一种特定文化及区域的归属感。

图书馆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

2017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美国时代周刊“2018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TOP1

设计公司:荷兰建筑事务所MVRDV、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TU PDI)

去年10月,“滨海之眼”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書馆凭借出色的“颜值”爆红网络,成为朋友圈的“打卡圣地”,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8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TOP1。

这座图书馆是由原塘沽图书馆、汉沽图书馆、大港图书馆、塘沽少儿图书馆、汉沽少儿图书馆经过体制整合形成的大型总分馆制图书馆,由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合作设计,设计立意“滨海之眼”和“书山有路勤为径”。

图书馆坐落于滨海文化中心(一期)的东侧,是滨海文化中心项目中与市民生活关系最紧密的公共建筑之一。滨海图书馆建筑面积总33700m2,地上5层,地下1层,设计藏书量135万册,设置阅览席位1500个,具有国际一流的数字媒体阅检和实体书籍借阅功能。

馆内的透明玻璃幕墙保证了面向城市公园的全景体验,而背后的球体空间“滨海之眼”宛如一只眼睛观察着它所在的城市,既为图书馆公共空间塑造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空间焦点,同时也表现出天津滨海新区世界级的文化抱负。正像眼睛的功能一样,图书馆成为人们探究世界,世界认知滨海的新窗口。

中方项目负责人赵春水总建筑师介绍:“在滨海文化中心城市设计阶段,我们的愿景是将图书馆的公共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将其作为不同功能区域开放、流动的载体,同时连接室内与室外,连接公园与长廊,成为滨海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系统的一个延伸。”

“由于城市设计的调整,眼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赵春水说,“原来中标方案眼球的位置是在角部,朝向室外。后来跟MVRDV方面Winy Maas等建筑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双方达成了一致,将眼球移到了室内,并且两侧进行了封闭,使眼球成为了以书山为背景室内空间的核心。这个直径为21m的球体现在作为多功能球形演示厅使用。球体表面为铝合金穿孔板,内侧安装LED点光源,内光外透,可实现全彩变化。”

滨海图书馆的另一设计概念“书山”,是基于对信息时代图书馆模式的理解提出的。传统图书馆“藏、借、阅”之间的界限正随着阅览媒介的变化及大众对文化需求的普及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各功能之间的流动、交融。公共空间则是消融各功能分区的有效“溶劑”。图书馆的公共空间正逐步成为城市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系统的延伸。中庭“书山”正是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下所产生的。它不仅联系各个功能区块,满足了基本的阅览功能,同时创造了一个承载多种活动类型的均质化公共空间,读者的各种行为都可以在这个空间下找到适合的场所。

设计中“书山”随着球的体积逐渐变化,而显现出梯田的形态。由于天花板的高度同样如等高线般变化,因此空间体验会更富有三维感——山坡的等高线决定了书架的位置。较平缓的山坡让人们逐级而上,形成东方美学中“登高望远,逐理求索”的意境。

光线是情感的主创造者,同时它以微妙的方式引入深思。赵春水介绍,“‘书山是服务于读者的重要空间,物理环境的舒适度是作为方案深化的主要参考条件。因此,在同天津建筑设计院刘景梁大师等专家共同研究后,决定在大厅顶部设计了直径18m的采光天井,并在‘书山空间中设置了连续的照明灯带,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整体协调控制,‘书山照明与球体成像效果相结合,满足装饰亮化、场景布置、主题渲染等多种需求。在符合阅览空间照度及照明均匀度要求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和在视觉、空间上与自然紧密对话的阅读体验。”

音乐厅/剧院

上海保利大剧院

2014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邬达克建筑文化奖

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

(1995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上海保利大剧院坐落于上海嘉定白银路,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剧院临湖而建,是国内第一家拥有着水景剧场的剧院。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担纲设计,被称为其在中国“所设计作品的最好体现”。

作为安藤忠雄在中国最重要的设计作品之一,上海保利大剧院体现了安藤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诸多设计要素。

首先是剧院使用的可靠材料,依旧是安藤忠雄最为钟爱的素面朝天清水混凝土搭配剧院内部的金黄原木,通过材料的区分也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其次是整栋建筑如同“万花筒”一般错综复杂的几何结构。在清水混凝土构成的立方盒子中,原木构件以正圆、三角、曲线等多种几何形态搭配出现,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观者的眼球。大多曲线构件不但形体复杂而且长度很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建筑的建设难度。

最后一点则是自然,人工化的风、光、水,被导入到了建筑之中,作为国内首家拥有水景剧场的剧院,自然元素在水景的映衬下被进一步的放大与体现,人、建筑、自然,恰好达到了一种融合的、最好的状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这样描述:“整座薄壁清水墙体,让结构施工与装饰施工实现完美而不露痕迹的一体化,构思精巧,有技术难度。”剧院落成后,不仅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更在前不久拿下了邬达克建筑文化奖。

邬达克是著名的近代外籍建筑师。百年前,邬达克在上海设计建造百栋风格多样的建筑,包括武康大楼、国际饭店、沐恩堂等,建筑精品留存至今,成为珍贵历史遗产。邬达克曾通过建筑作品将中国元素和外国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因而,“邬达克建筑文化奖”评奖标准综合考虑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人物价值、科学技术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筑文化奖,既是纪念这位来自欧洲的建筑设计实践先驱与典范,更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兼收并蓄。

安藤忠雄

作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著名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其设计的建筑作品超过200多座,遍布日本乃是世界的各个角落。1995年,他摘得了建筑从业者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但有意思的是,安藤忠雄其实并不是学建筑出身,而是自学成才。

年轻时,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安藤忠雄并没有上大学,为了生计,他还曾以拳击为生,打比赛赚钱(战绩是23战13胜3败7平).并以此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对建筑的热爱,促使他毅然走上自学之路。18到21岁,他周游日本参观传统老建筑,随后又花了7年穷游欧洲、美国、非洲多地,参观和自学建筑,28岁时回国后创立建筑工作室。为了搜寻崭新的灵感,安藤忠雄热衷于行走在各国的大街小巷,在与无数建筑的亲密接触中,感知建筑与人的关联。1995年.54岁的他成为亚洲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并将10万美元奖金悉数捐给了大阪地震灾区。

安藤忠雄被誉为“清水混凝土大师”,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数“教堂三部曲”,其中大阪茨木的“光之教堂”是安藤教堂设计中的经典,不少网友都戏称,让你看了它就想在这里结婚。

不过对于这件作品,安藤忠雄有着自己的解读。在湖南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他提到:“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很多人都只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可我在意的是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師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

博物馆/美术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

2016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建筑设计师:贝聿铭(1983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2006年,由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江南一隅的这栋建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也让无数建筑爱好者为之疯狂;因贝聿铭老家苏州,当时已经85岁高龄的他更将苏州博物馆视为自己的“小女儿”。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一位苏州市民自称开馆没多久他就已经去过苏博9次,每次都是一趟心灵的震撼和涤荡,他说,“苏博首先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精品之作,她的风格、气派、内部功能的先进、运作程序的完善、布局安排的科学,都闪烁着现代建筑的光辉;同时她又是一座扩大了的中国庭院,一座别具一格的苏州园林。就连馆中两丛藤蔓,都专选江南四杰文征明手植紫籐的根来嫁接,中华文明的信息无不在其间流淌传承。”

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按照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随着苏博新馆揭开面纱,此前曾因选址问题而引发的争议很快消散,“非但没有对那些历史遗迹造成伤害,更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成了游客们最普遍的观感。正如苏州市民刘先生所说的那样,“偌大一个博物馆,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依名胜极品拙政园,西南面对千年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院落。其风韵,其神采,其姿色浑然一体。现代流派的苏州博物馆,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奇迹,也是一种人性关怀和民族亲情的彰显。”

贝聿铭

在华人世界,苏州望族“吴中贝氏”后人贝聿铭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晓。作为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师,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在建筑设计的特色上,贝聿铭的作品在光线与空间的结合、玻璃钢材及混凝土的应用、几何构造的艺术升华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在贝聿铭长长的作品名单中,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等或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而在其漫长的建筑生涯中,除了1983年荣获第五届普利兹克奖之外,他还分别于1979年获得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等。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如今大师已逝,回望其建筑人生,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也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即便到了建筑生涯的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手法上,他更着重在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恰恰符合贝氏“让光线来作设计”的名言。

体育馆

新加坡国家体育馆

2014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新加坡

主要荣誉:世界上最大的大跨度穹顶建筑(跨度达310米)

设计公司:Arup Associates

新加坡国家体育馆位于一片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的滨水区,用地面积35公顷。国家体育馆有一套独特的体育、购物和休闲场所的综合生态系统,是新加坡拓展的城市中心和公共市区之间的枢纽。这个国家级体育场馆有55000个座位,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跨度超薄穹顶建筑,且运用了独创的伸缩座椅和可移动屋顶设计”。

新加坡国家体育馆穹顶跨度高达310米,独具匠心的设计被称作是未来可持续场馆设计的典范——场馆通过空气冷却调节舒适度,同时馆内的可移动屋顶和伸缩座椅能适应全年各种规模的体育休闲活动。场馆周边是社区、娱乐和购物场所。这些功能区是建筑事务所广泛总体规划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观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景观设计和规划也要配得上新加坡花园城市国家这一称号。

多功能性是场馆设计的重中之重,并且是影响体育场客流量的关键因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举办田径、足球、橄榄球和板球比赛的体育场馆,通过控制可移动观众座位,草皮和屋顶就能实现。以新加坡壮丽的城市天际线为背景的场馆还能举办大型音乐会,国际演出和节日活动。

公园/绿地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2010年首期工程投入使用

所在地:美国

主要荣誉:2018 AS LA通用设计类杰出奖

设计公司: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从开敞的空地到隐蔽的树林,这项方案为人们带来了不同類型的空间和体验。实在非同凡响。”2018年ASLA评奖委员会这样评价“布鲁克林大桥公园”项目。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建造历时多年。在规划的初期阶段曾经产生过许多问题,景观建筑师与当地居民和社区团体进行了大约300次会议,旨在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答。据与会者回忆,一位来自布鲁克林高地区的居民在会议中说道:“我年纪大了,靠着固定的收入生活。我大概难以再去乡下度假,但我希望能够在晚上到公园的东河边走走,把脚放在水里,看看月亮的倒影。”

这位居民的发言引起了设计师的共鸣。人们断然不会拒绝纽约港、东河以及曼哈顿城区的壮观景色,但美景却并不足以支撑公园的长期发展——河岸必须成为一个能够被人们使用和享受的地方。为此,设计团队竭力营造与河岸互动的机会,将原先陡峭的河堤改造为复杂而多变的空间和路径,使人们能够与河水亲密接触。

公园的景观体验与功能区域形成了紧密的结合,包括繁茂的灌木篱墙、盐水和淡水湿地、草地以及供儿童游玩的小树林。这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景观均是对当地资源善加利用的结果,种植在其中的植物种类也经过了仔细的挑选,能够适应盐碱和多风的环境。对场地雨水的再利用能够基本满足公园的灌溉需求。篱墙和下层植被以小型的灌木为主,便于成活和塑形。自2010年以来,设计团队与公园的园艺师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对多种已经成熟的植物进行了维护和改良。

考虑到功能和景观的多样性,设计团队需要为公园赋予整体的连贯性,才能够使其与场地丰富的文化历史保持联系。公园中很大一部分实体结构是由回收的材料打造而成,包括拆除城市桥梁后留下的石材,以及被拆毁建筑中的老松木横梁等。新加入的材料和装置也都十分简洁耐用,且能够适应城市的沿海环境,包括镀锌钢、石砌路堤和天然抗腐蚀的围栏等等。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成功来源于其设计者对场地现状全面细致的考量。这一新的生态系统作为城市体验的一部分,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逐渐成长起来。纽约的市民们可以在距离盐沼地仅数英尺远的草地上举办夏季电影节。这座公园为人们带来的并不只是可以看见的美景,更是可以实实在在为人们所用的城市设施。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在未来将聚集更多城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居民,确保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以形成一个长久发展的文化场所。

港珠澳大桥

2018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世界最长沉管海底隧道

总设计师:孟凡超

港珠澳大桥,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亦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建海底隧道,一桥到底不行吗?

原来,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限定使得该区域无法实现大跨径、高塔结构物。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这就构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自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其中,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两大人工岛的快速成岛等技术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3号航站楼/T3

2008年投入使用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1999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往来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旅客可能不知道它的设计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诺曼·福斯特的名字,但绝对不会遗忘T3气势恢宏的外表。

在世界大多数著名机场里,设计师都喜欢用灰色衬托机场的机械之美,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却显得独树一帜。若是你选择开车前往T3,远远就能看到绵延三公里之长的巨大橘黄色屋顶和红色支柱。

福斯特是一名资深的飞行爱好者,拥有私人飞机,因而他对理想中的机场有着自己的设想。T3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也是福斯特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座建筑,投资约270亿元,总体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相当于126个标准足球场,是前两个航站楼Tl与T2面积总和的三倍多。据T3中方总设计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介绍,从T3的这头走到那头,需耗时两个小时。

最终,福斯特选择将紫禁城最富代表性的红黄二色加诸于T3身上。不过这一选择也给外界不少人造成了一些小小的误会,比方说,大家就此认为T3的外形是一条巨龙,整个建筑由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和龙须五部分组成。对此,中方总设计师邵韦平曾向媒体“辟谣”,他说,其实T3不是龙,只是两个平面的“Y”,一个南向,一个北向。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学士,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是当代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于1 999年荣获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

然而这位建筑大师早年并非一帆风顺,他16岁辍学,第一份工作是在曼彻斯特市政厅当职员,工作地点是一个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直到1956年,21岁的福斯特才进入了曼彻斯特大学,并选择了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

1963年,他与伙伴联合成立了四人小组,第一件作品就是为人熟知的阿波罗17登月舱。他们以此建筑设计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一个奖项。1965年,四人小组在斯文顿设计了30000平方英尺的工厂,这一工程获得了国际性的赞誉。

迄今为止,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已获得过数十个荣誉。在建筑理念上,他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倡导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寻找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民宅

父亲的宅/玉山石柴

2003年落成

所在地:中国

主要荣誉:日本《A+U》杂志“全世界最好的住宅之一”

建筑设计师:马清运

作为一名西安蓝田籍建筑师,马清运的作品一直有着家乡的烙印。1999年,他利用当地材料,给自己的父亲设计建造了一座石头房子。而这座“父亲的宅”(又名“玉山石柴”)也成为了他这些年在国际上拿奖最多的建筑作品。

作为常年漂游在外,既要在美国教书又要不停开拓事业的游子,马清运萌生为日渐老去的父亲在老家建造一座宅子的想法实乃再寻常不过的尽孝之举。但当马清运将他惯有的建筑理念和反叛精神灌注到这个房子上时,就注定会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石头呢,是从山上被冲到我家门前的河里,几十万年前,有蓝田猿人时就在河里漂着了,然后我和农民一点儿一点儿从河里搜集起来的。我就是想用扔掉旧有的形式,而留住中国几千年来造房子里的情感。”

这栋民宅隐匿于山野之间,处在秦岭山脉、巴河和白鹿原的交汇处。由于马清运的家乡在西安蓝田玉山镇。玉山是是唐代大诗人王维自己建造铜川别业的地方,也是久负盛名的蓝田玉的产地。王维有一处住所叫做“鹿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叫做“第二居所”的地方,“柴”在古语里与“寨”相通,“寨”就是住的意思,“石柴”也与“石材”音近,所以“石柴”就是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所建造的用来住的地方,所以马清运将宅子取名为“玉山石柴”。

这个名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实在有点难于理解,所以

用最原始的材料,最原始的工匠,最原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赋予这座住宅最大的生命力。走在這个看似冰冷的建筑里,我们却能感受到父爱的温度。

国外的建筑杂志干脆将这座宅子亲切地称为“父亲的宅”,这也算是交代了主旨。而在当地,因为整个房子的墙面都取材于附近河里的石头,所以当地人干脆就直接叫它“石头房子”。

这里的石头浸过水后,颜色也不相同,于是每场雨过后,玉山石柴都是五颜六色的。在内外石墙之间是一个狭长的游泳池,池子里的水引自山上的清泉。

室内墙壁和地面都铺着竹胶板,是一种麦芽黄的色彩,客厅是一组鲜红的沙发。冬天的时候可以在壁炉烧火,呼呼的北风吹过石墙,屋内却是红彤彤暖洋洋的感觉。在屋子的角落里,还摆着从当地搜集而来的石雕,别有风味。

两层的框架建筑结构被数个折叠窗所包裹,折叠窗的开合可以控制室内的光线。一楼是会客厅和厨卫空间,二楼是卧室空间,室内墙面、地板、门板,以及落地窗均采用竹节板材质,让室内空间看起来无比温暖。

如今“父亲的宅”已成为村中摆设,许多慕名而来的旅行者把这里当作参观的“景点”。走在这个看似冰冷的建筑里,我们却能感受到父爱的温度。

用最原始的材料,最原始的工匠,最原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赋予这座住宅最大的生命力。

马清运

马清运,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工程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苏黎世工学院等多所欧美顶级院校的客座教授。他个人也曾被评为“建筑先锋”、“欧亚建筑新趋势代表人”等;并代表北京奥申委,作为申奥城市规划陈述专家,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工作。2006年起应邀出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成为了第一位在国外院校任职的华人院长,并于同年创建了美国中国学院(AAC),受到美国政界、商界的高度关注。

马清运在过去十年中带领着设计团队,以大量的设计研究成果与建成项目,使马达思班成为世界注目的代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思考及实践能力的国际性事务所。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2004-2005欧洲艺术年、2006年希腊佩特罗展览等,多次在国际性大赛、奖项上获得殊荣。

2010年,马清运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从现代主义到百家争鸣

建筑理念百年之变

建筑,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并举,位列七大艺术门类之一,而说到现代的建筑艺术,现在仍处于一百年前发端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框架之下。

所谓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当时,由于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和机械的诞生,人们对建筑(尤其是住宅)的需求从寝食生活的场所变成了追求一个能够高效运作的空间,因此诞生了像独立专用住宅这种新的形式。这也意味着人们顺从工业化社会,发展出新的职住分离的生活形态。而建筑“现代”的典型,便是象征功能、构造与普遍性的“机械”。

德国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还有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美国的劳埃德·赖特,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开拓先锋。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因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

格罗皮乌斯曾任公立包豪斯学校(后改称“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校长,他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上世纪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以包豪斯校舍为代表的作品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柯布西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住宅是用于居住的机械”,并且在业界推广了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柱版系统概念。他将柱版系统带来的建筑新架构称为“新建筑的五项要点”(独立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水平带窗;自由立面),并且加以公式化,对全世界的建筑家形成了深远影响。最能呈现柯布西耶建筑理念的,是1931年他运用这五项要点在巴黎郊外的普瓦西建造的萨伏伊别墅。

1927年,在密斯·凡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国际住宅建筑展览会。经此展会,过去各国各自发展的现代建筑运动,已逐渐凝聚成跨越国界、具备共通特征的表现方式。以此时期诞生的现代民主主义与资本主义为前提,倚仗工业技术而成立的新建筑,成为日后现代建筑向国际发展的基础。而由他提出的“少就是多”设计理念影响了一百年的建筑界甚至是整个设计界。

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建筑作品,则以别墅和小住宅为主。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年中,他先后在威斯康星州、伊利诺州和密歇根州等地,设计了为数众多的小住宅和别墅。赖特认为一切美感均源于自然,因此比较强调建筑设计应当尊重天然环境,每幢建筑物都应当顺应和表现自然力来实现最佳境界。此后,他还提出了独具创意的“草原式风格”和“有机建筑”理论。

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而之后,现代建筑以崭新的“形式”奠定其地位,则归功于1932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展出的“现代建筑:国际展览会”。策划该展览的菲利浦·约翰逊以及亨利·罗素·希区柯克,在他们同时出版的著作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国际主义风格”一词颂扬新的建筑形式。他们的主张略过现代建筑的思想背景,单纯提及风格、形式的问题,因此搭上时代的便车向全世界传播开来。

现代主义和“国际风格”的建筑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支配着建筑世界,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采用“国际风格”的设计师都开始“陷于浪漫的放纵中”,此前长期占据西方建筑思潮统治地位的正统现代主义理论受到了广泛质疑和批判。

1961年的春天,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的一次座谈会中还发起过这样的讨论:“现代建筑:绝灭或是转变?”1964年,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策划举办了一场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ArcHitectureWitHout Architects)。这个展览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风土建筑、聚落等照片,率先对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提出异议,带给全球建筑师相当大的冲击。这个展览最为意义深远的地方在于,鲁道夫斯基绝不是非主流建筑師。在现代建筑师之中自鲁道夫斯基开始,对现代主义纯粹的普遍空间已产生疑问,换句话说,开始强烈地感受到与普遍性相对的地域性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各个阶层都爆发了对“现代”的质疑。某种意义上说,面对短视近利的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单一、均质的生活环境,人们开始感到矛盾与不满,这一不满也在建筑业界引发共鸣。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查尔斯·摩尔就以美国农村建筑为主题建造了“滨海牧场公寓”,并且主张脱离主流现代建筑的大众建筑表现,企图重新找回在现代主义与经济主义结合的过程中被遗忘的区域性与风土、历史等。

随着“国际风格”的衰落,以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开端,当代建筑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新时代。建筑思潮与流派的产生与更迭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展开,形形色色的先锋思潮、流派和探索不断涌现。紧接着,改革开放的中国打开了国门,中国建筑界结束了与国际建筑潮流长期隔离的自我封闭,进入了一个与世界建筑潮流息息相通的国际化时期。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邓老师表示,以西方当代建筑为主体的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的传播,正在中国当代建筑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许多思潮理论为中国建筑界所津津乐道,形形色色的流派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师模仿的对象,许多先锋建筑师像影视明星一样,成为青年学子崇拜的偶像。

不过,无论潮流如何变幻,贝聿铭始终是中国建筑学子心中最闪耀的名字之一。作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师从格罗皮乌斯的贝聿铭用他的一座又一座经典作品诉说着现代主义建筑仍有魅力与生命。国人首次近距离感受这位世界级建筑大师的风采,则当属香山饭店。1979年,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此后的数十年间,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高速增长、规模巨大的市场经济,支撑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建筑工地和设计市场,吸引着全球职业建筑师觊觎的目光。西方建筑师大举登陆中国设计市场,这一现象甚至成为了一个文化话题,从安德鲁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赫尔佐格与德·默隆的国家体育馆(鸟巢)到库哈斯的中央电视台新厦,西方建筑师在国家级的建筑项目方案投标中频频获胜,不少业内人士与媒体也都曾因此发出过这样的声音——“中国正在成为国外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

对此,邓老师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当代建筑创作和建筑理论研究进入了空前宽松、活跃的新时期,西方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不断涌入,不仅大大开阔了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也为建筑创作与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外当代建筑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绝对的真理,中国建筑师必须学会借鉴其中的进步成分和积极因素,剔除违背建筑发展方向的糟粕与消极因素。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解构主义、当代高技派、建筑表皮、生态建筑等众多新概念的出现让如今的建筑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对于建筑的审美,大众也有了许多自己的发言权。就拿国内读者熟悉的建筑来说,除了央视的“大裤衩”,苏州金鸡湖畔的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也因其独特的造型被网友调侃为“秋裤”。对于争议中的标志性建筑,反对者大呼雷人,支持者赞赏有加,尽管建筑形态的审美因人而异,但这并不等于完全不存在评判建筑好坏的统一标准,但是甚嚣尘上的舆论与反思势必会对今后城市建筑的审美取向产生一定作用。而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许多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专业水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想必,未来会有更多优秀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伫立在中国,也伫立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各个角落。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
小小建筑师
建筑与数学
猴子建筑师
建筑师行迹中欧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
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