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2-20朱玲玉
朱玲玉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安徽 合肥 230011)
慢阻肺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患者以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此疗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可缓解其存在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降低其进行气管插管的几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的团队对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42例慢阻肺患者。将这14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70例患者,观察组有7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70例患者中,有男36例,女34例;其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57.3±3.5)岁;其病程为1~16年,平均病程为(9.1±2.2)年。在观察组的72例患者中,有男39例,女33例;其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6.3±3.7)岁;其病程为2~18年,平均病程为(10.6±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的病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确诊为慢阻肺。2)患者均自愿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告知患者进行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2)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⑴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前,详细为患者讲解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目的及配合方式等。⑵在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使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缓解其紧张等不良情绪。2)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⑴应用呼吸机前,准确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⑵在无创呼吸机与面罩进行连接期间,密切注意患者的感受和主诉。在进行无创呼吸治疗的第一个小时内,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每5~10 min调节1次呼吸机的参数。在患者感觉舒适后,停止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减少其对使用呼吸机的不舒适感。密切检测患者使用呼吸机时的潮气量。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为患者吸痰前,向其解释吸痰的方法及必要性。为患者吸痰时,合理控制吸痰压力,每次吸痰的时间应控制在15 s内。吸痰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其痛苦程度。对呼吸衰竭患者应为其首选鼻罩通气,对重症呼吸衰竭或张口呼吸困难的患者应为其首选鼻面罩通气。⑷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为其更换为鼻罩通气。3)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⑴对患者进行预防压疮的护理。依据患者的情况可为其选择鼻罩或鼻面罩通气,减轻其鼻梁、颊部的压痛感,避免损伤其皮肤。进行鼻面罩通气时,将棉片垫在患者鼻根部和鼻翼两侧,将治疗巾垫在其枕部。⑵对患者进行预防胃肠胀气的护理。对病情较轻或能良好配合的患者,为其首选鼻罩通气,嘱咐其闭口呼吸。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为其首选鼻面罩通气,适当为其调整吸气的压力。在患者可耐受鼻面罩通气,且通气持续20 min后,可逐渐为其增加吸气的压力,调节至其舒适感最佳时,停止为其调节吸气的压力。在患者的病情平稳后,为其改为鼻罩通气。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由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转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压疮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更高,其由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转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压疮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由于,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舒适感,从而,降低其治疗的依从性,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减轻其不舒适感,保证其治疗的顺利进行,促使其早日康复[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更高,其由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转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压疮的发生率均更低。这说明,对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