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2-20胡海艳戴寿银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统一肢体脑梗死

胡海艳,戴寿银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400)

脑梗死为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是由于患者局部脑组织缺乏血液供应,进而引起其脑组织坏死或软化所致。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短暂性的肢体麻木、头痛及头晕等,其健康可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有资料显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1]。为此,笔者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统一组和系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统一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7例;其年龄为40~77岁,平均年龄为(49.76±2.17)岁。在系统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9例;其年龄为39~76岁,平均年龄为(48.93±2.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及调血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统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康复指导。对系统组患者在实施统一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进行系统护理的方法为:1)对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并根据其年龄、文化水平、职业背景、性格特点、实际病情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心理状态,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例如: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出现绝望、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此类患者进行交谈,观察其说话的情况和表情,用恰当的语言安抚其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其职业背景,对其使用合适的职业尊称[2]。注意把握交流的声音和语气,以耐心的态度安慰患者,告知其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暂时性的功能障碍,以消除其紧张的情绪。2)对患者进行系统化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为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时刻关注患者体位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体位调整。为促进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其发生压疮,护理人员可在患者的受压部位下垫软枕,并每隔30 min按摩其受压的部位。3)对患者进行系统化肢体训练。在患者卧床期间,定期指导其进行肢体被动训练,训练的时间为20 min/次,2~3次/天[3]。指导患者进行双手训练,方法为:指导其将双手的十指相互交叉,并将一侧的拇指放于另一侧的拇指上面,将双臂抬起逐渐向前进行伸展运动。在患者进行伸展运动结束后,让其交替进行上肢向内运动与向外运动,训练的时间为15 min/次,3次/天。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单腿搭桥运动训练,方法为:让患者采取仰卧位,让其双腿屈膝,用脚踩在床上作为支撑,将一侧下肢抬起放到另一侧下肢上,两侧下肢交替进行以上过程,训练的时间为30 min/次,2次/d。为了训练患者的骨盆控制能力、缓解患者下肢痉挛等症状,护理人员要经常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抬高其臀部,引导其伸展髋关节。4)对患者进行系统化坐-站训练。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例如:当患者的肌力为0~2级时,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进行坐-起训练,每次训练5 min后,让其休息3 min。若患者未出现不适感,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间根据其实际承受能力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患者的首次站立的时间应<5 min,其第二次站立的时间应<20 min。当患者的肌力为3~4级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助行器,帮助其进行行走训练,进行行走训练的时间根据其病情的轻重程度而定。5)对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详细介绍治护的方法及治护中的注意事项,包括用药的数量和频率、肢体功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等。待患者的病情好转后,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举办健康讲座,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患者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每天定时对其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为患者印发健康宣传手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定期对患者进行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1)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越严重[4]。2)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统一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5.39±2.07)分,系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5.47±2.14)分,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统一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7.57±0.86)分,系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22±0.74)分,系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统一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

分组 例数 时间 NIHSS评分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统一组患者的ADL评分为(45.82±12.37)分,系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45.19±13.04)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统一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9.97±11.46)分,系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12±13.11)分,系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统一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分,)

分组 例数 时间 ADL评分统一组 40 护理前 45.82±12.37护理后 69.97±11.46系统组 40 护理前 45.19±13.04护理后 79.12±13.11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多存在语言能力障碍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其产生多种不良情绪,使其对治护的依从性降低,减慢了其恢复的速度[6]。且其长期卧床,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促进其康复,提升其生活的质量。系统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将全面性和完整性思想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时,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肢体功能训练等,可显著地提高其肢体的运动功能、对脑梗死的认知水平及对治护的依从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系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统一组患者,其ADL评分高于统一组患者。这与邓丽平等人[7]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统一肢体脑梗死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肢体语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