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评价
2018-12-20罗斌
罗 斌
(贵医安顺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安顺 561000)
股骨是人体内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此部位若发生骨折,骨折端极易发生错位。临床调查发现,股骨干骨折主要是由暴力直接打击、从高处坠落、车辆撞击、碾压等引起的[1]。本文主要研究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贵医安顺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中抽选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有精神病史、药物过敏史及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评价组和参考组(45例/组)。评价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在34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8.9)岁;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30例(占66.67%),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8例(占17.78%),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7例(占15.56%)。参考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在33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7.4)岁;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28例(占62.22%),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8例(占17.78%),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9例(占20.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评价组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以其骨折处为中心沿其股外侧肌方向做一个长约8 cm的纵向切口,使其骨折部位充分暴露。清除骨折部位的血肿组织,尽量保留骨碎片。在患者大转子尖部上方做一个长约4 cm的小切口,显露其股骨梨状窝。使用扩髓钻对其进行扩髓处理,然后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用合适长度的带锁髓内钉[2]。将带锁髓内钉的主钉从其梨状窝处插入至骨折端(注意钉尾部要比转子尖稍低,不可完全埋入梨状窝)。对髓内钉进行锁定,缝合并包扎切口。为参考组患者应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麻醉后,在其骨折部位做一个纵向切口。剥离骨膜,使骨折处充分暴露。清理骨折处的积血,对骨折处进行复位。选用合适的钢板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在确认固定效果理想后,使用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缝合切口,并对其进行包扎[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在术后半年内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并记录其治疗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评价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1.3%)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66.7%),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评价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患者,其术后关节功能的评分高于参考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组 45 349±19 91.2±3.5 43.1±3.5 11.1参考组 45 476±18 70.2±4.2 65.3±3.7 33.3 t 值/χ² 值 32.5510 25.7670 29.2398 6.4286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112术后关节功能的评分(分)手术的时间(min)
3 讨论
中老年人是股骨干骨折的高发群体。近年来,股骨干骨折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位肿胀、畸形、疼痛及活动受限等。股骨干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骨折后其周围的肌肉组织易受到损伤(包括肌肉牵拉伤、扭伤及撕裂伤等),从而可引发局部肌肉肿胀及疼痛。有研究指出,实施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会对患者骨折端的血液循环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易导致其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此手术主要是通过在骨折处的近端和远端安装带锁髓内钉的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从而可有效地避免骨折处发生旋转移位和重叠移位。有学者指出,此手术的适用范围较广,且安全性较高[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评价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术后关节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患者。
总而言之,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