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砾质土心墙土石坝雨后快速复工技术研究

2018-12-20安可君刘盛乾

水力发电 2018年9期
关键词:土料石坝心墙

安可君,刘盛乾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苗尾·功果桥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云南大理672708)

0 引 言

在土石坝工程领域,砾质土作为防渗体的应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进入21世纪,作为再生能源的水电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带动了拦水建筑物心墙土石坝的发展。天然砾质土因其较好的防渗性、易于压实等特性,在土石坝防渗心墙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 6]。对于砾质土,含水量处于最优含水率附近时,易于压实,而偏离最优含水率则无法压实,从而在工程应用中,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含水率处理措施。其中,当含水率超过最优含水率较高时,目前采取的方式是自然翻晒,通过日照的蒸发作用,将含水率降低至最优含水率附近。该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得到长期应用,但该方法暴晒时间长,含水率不易控制,特别是在苗尾心墙土石坝这种工期紧、任务重的土石坝建设过程中,并不适用。因此,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省时省力的雨后快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1.1 概况

苗尾水电站为一等工程,电站正常蓄水位1 408.00 m,总库容7.48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1 400 MW,为周调节水库。大坝为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1 414.80 m,最大坝高131.30 m;心墙顶高程1 412.80 m,心墙底高程1 285 m,心墙最大高度127.80 m;坝顶长576.68 m,砾质土心墙顶宽4 m,上下游坡比均为1∶0.25,心墙与垫层混凝土接触部位采用1.0~2.0 m厚的接触粘土过渡,心墙上下游均设两层反滤层,上下反滤层坡比1∶0.25,过渡层顶部水平宽度6 m,上、下游坡比均为1∶0.3。

1.2 汛期施工气候要求

砾质土心墙坝填筑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心墙防渗料和接触性粘土填筑施工。根据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气象资料:

(1)接触性粘土料。日降雨量小于0.5 mm时,正常施工;日降雨量为0.5~5 mm时,雨日停工;日降雨量为5~10 mm时,雨日停工,雨后0.5日复工;日降雨量为10~30 mm时,雨日停工,雨后1日复工;日降雨量大于30 mm时,雨日,雨后2日复工。

(2)砾质土防渗料。日降雨量小于5 mm时,正常施工;日降雨量为5~10 mm时,雨日停工;日降雨量为10~30 mm时,雨日停工,雨后0.5日复工;日降雨量大于30 mm时,雨日停工,雨后1日复工。

表1 完成的试验内容汇总

注:ωop为最优含水率.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土石坝填筑直接受外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作为心墙防渗土料的砾质土以及高塑性粘土影响更大,降雨会增加土料的含水量,含水率不易控制,影响碾压施工质量。电站所处区域每年6月~ 9月为主汛期,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对大坝心墙填筑施工影响很大。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苗尾水电站心墙填筑跨2014年、2015年汛期施工,受前期左右岸坝肩边坡变形加固处理影响,工期有一定压缩。

心墙填筑料总方量约176.43万m3,根据砾质土料碾压试验成果,心墙填筑设计层厚不超过25 cm,心墙砾质土料的填筑含水率按最优含水率偏干1%~最优含水率偏湿3%标准控制,接触粘土料的填筑含水率按最优含水率偏湿1%~最优含水率偏湿3.5%标准控制,全过程实施数字化大坝碾压系统监控,砾质土料全料压实度≥95%复核,小于20 mm颗粒细料压实度≥98%,接触性黏土料全料压实度

≥95%,工程碾压标准要求高,汛期施工气候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期任务紧。为保证坝体填筑施工进度,满足安全度汛目标,同时降低工程造价,研究雨后快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生石灰快速脱水机理

(1)化学反应。生石灰遇水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单位质量的生石灰,最后变成质量为1.786的CaCO3。

(2)蒸发损失。在生石灰与水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将增加水分的蒸发损失。水分的蒸发损失主要影响因素有面积、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为了研究问题的简化,忽略其他的次要因素影响,最后根据结果做一定折减。对于蒸发损失,需要通过试验法来进行确定,具体如下:①选取1 m2、风速1 m/s、气温10 ℃(换算成热力学温度)、相对湿度50%的水面,测得每小时蒸发量为A1;②其他参数不变,把气温提高为20 ℃,测得每小时蒸发量A2;③其他参数不变,把气温提高为30 ℃,测得每小时蒸发量A3;④其他不变,风速变为2 m/s,测得B1……以此类推,根据试验数据,最后得到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的单位时间蒸发损失量。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已有试验条件,开展了以下相关试验研究,具体见表1。

3.1 蒸发系数测定

3.1.1 土料的天然含水量及压实度

试验从左岸土料场取土料,采用152 mm型击实仪进行小于5 mm以下细料的击实,分别测定ωop+2%、ωop+4%、ωop+6%、ωop+8%4种含水率土料击实以后的含水率及干密度,得出天然砾质土的最

表2 各试样含水量与掺灰量

注:最优含水率为14.5%,生石灰的CaO含量由于试验之前未进行有效成份的鉴定,假定为100%。

表3 掺灰至22 h的含水损失 g

优含水率为17.7%,最大干密度为1.79 g/cm3。击实实验所得的含水率—干密度曲线,曲线较陡,峰值明显,符合天然砾质土的击实特征。

3.1.2 水分损失分析

偏湿含水率与掺灰量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灰水比,还是灰偏湿水比都小于3.11∶1,按照以上的过湿含水率,掺加以上的石灰,通过化学反应来吸收土料的过湿水分,是无法实现的。4组土样经过掺加石灰以后,其含水率都不会降低至最优含水率附近,究其原因是水分蒸发造成的。试验过程中测定的试样最高温度为29.6 ℃,室内温度为25.5 ℃,基本处于无风状态。该状态下,水分蒸发系数约为26.3%。

3.1.3 质量变化分析

图1 质量变化曲线

根据2.1的分析,化学反应后生石灰质量将增大1.786倍,而图1反应其质量是逐步降低的。因此,图1反应的并不是水分损失以后的质量变化,必须扣除CaCO3引起的质量增加量才是试验的水分损失量。石灰掺拌以后第22 h,其质量变化见表3。

4组试样最终的含水量,与试验测定完成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的第二组试样,含水最低,第4组试样的含水也最低。试样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M(g)=-At2-Bt+C

(1)

A=-0.0125Q2+0.0014ω0+0.431

(2)

(3)

C=3153ω-0.039

(4)

式中,M、t分别为质量、时间;A、B、C为与试样含水率、掺灰量有关的参数;Q、ω0分别为掺灰比例和初始含水率。

则t时间的含水率ω可以表示为

ω=[M0-M(g)]/M干=(-At2-Bt+C)/M干

(5)

式中,M0为初始湿土重;M干为干土重。

3.1.4 蒸发系数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验证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后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各试样掺加石灰以后,测定从掺灰开始直至往后的22 h的水分损失,试验结果见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掺加石灰以后,生石灰与试样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吸收水分,试样含水

图2 不同掺灰比例下的含水率降低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组号初始含水量/g含水量/g1.5 h6.5 h22 h蒸发系数1.5 h6.5 h22 h1296.01260.51143.3366. 230.120.520.772331.89297.55115.8927.530.100.650.923367.77335.39187.3388.530.0880.490.764403.65365.75154.2544.850.0940.620.89

率急剧降低,主要发生在掺灰以后的1.5 h内。在4 h 左右,含水率降低出现一峰值,该峰值的出现是由于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反应所吸收的水分,其质量相同,在蒸发损失的影响下,呈现出较初始含水率降低稍低的含水率降低峰值。曲线拟合

p=0.002 2t4-0.102 9t3+1.600 4t2-9.181t+ 21.492

(6)

式中,p为含水率降低值;t为时间。

本试验条件为无风、室温25.5 ℃的外部条件。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在掺灰完成后的1.5 h,含水量变化最为明显,第6.5 h CaCO3生成基本完成。蒸发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

3.2 压实特性结果分析

对天然砾质土掺加石灰以后的压实特性进行击实试验,分别测定掺加石灰以后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土料掺加石灰后,为了有效控制水分的损失,采用闷土的方式进行封闭,经过24 h,进行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掺灰比例下的击实试验结果

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土料掺加石灰后,其击实曲线较不掺加石灰的天然砾质土料的击实曲线平缓,并且呈现掺量越多峰值越不明显;此外,随着掺灰量的增加,击实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也就是说掺加石灰以后,土料易于击实,压实度能够较为容易地达到最大压实度。

3.3 渗透性试验结果分析

对天然的砾质土、掺加石灰以后的石灰处置土进行变水头试验,测定不同掺灰比例下的石灰处置土的渗透性能。掺灰比例分别为0、2%、4%、6%、8%,试验各两组,进行闷土24 h后,再进行渗透性制样及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掺灰比例下的石灰处置土的渗透系数

从表5可以看出,掺加石灰以后,石灰处置土的渗透系数都小于10-7cm/s,满足作为土石坝防渗心墙渗透性要求。掺加石灰2%~4%以后,其渗透系数较天然砾质土渗透性较大,但是差异性不大;掺加石灰6%以后,其渗透系数明显降低,主要是由于化学反应生成的CaCO3起到了细料作用,增加了土料中的细料含量,从而降低了渗透性。根据试验结果,反推渗透系数与掺灰比例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K20=-2×10-8Q2+1×10-7Q+8×10-8

(7)

式中,Q为掺灰比例。

根据式(7)可以看出,从渗透性考虑,土石坝防渗心墙石灰掺量不宜超过8%。掺量过大将造成土石坝防渗心墙孔隙水压力不能正常消散,增加心墙土料的孔隙水压力,不利于水力劈裂的有效控制。

3.4 现场试验

采用人工撒灰、推土机履带掺拌的方式进行掺拌,见图5。分别测定掺拌完成以后0.3、2.5h的土料含水率,以及测定两个时间段的土料压实性能。掺灰比例计算如下:

图4 试验分区及点位(单位:cm)

试验区一过湿土重6 m×4 m×0.06 m×1.89 g/cm3=2.72×103kg;掺灰比例(湿土)75/(2.72×103)=2.7%。

试验区二过湿土重4 m×4 m×0.06 m×1.89 g/cm3=1.81×103kg;掺灰比例(湿土)25/(1.81×103)=1.1%。

掺灰以前,先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含水率的取样,作为过湿土的初始含水率。经过0.3 h,在现场对掺拌均匀土进行点位取样回室内监测其含水率。经过2.5 h,再进行第三次取样,回室内做含水率检测。碾压完成以后,挖坑取样回室内做压实度检测。取典型的10个试样根据未掺拌石灰时、掺拌石灰0.5、3.0 h后的含水率变化,建立含水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见图5。

图5 现场试验含水率变化曲线

从图5可以看出,现场试验结果基本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掺灰3h后,10个试样含水率降低都在3%左右。因此,根据现有心墙填筑设备采取的掺拌方法以及碾压方式,对于处理心墙的过湿土能够起到较好效果。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已完成的初期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石灰处理过湿土,在石灰掺量有限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通过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释放

热量来增加水分蒸发损失的速度,实现水分的损失。

(2)土料掺拌石灰以后,t时刻的含水率可以通过3.1.3节中计算式求得,根据砾质土过湿含水率、计划开始填筑的时间、土料的干密度,计划所需掺灰量。

(3)土料掺加石灰以后,击实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土料易于击实,压实度能够较为容易达到最大压实度,且掺灰越多,该特性表现越明显。

(4)掺加石灰以后,石灰处置土的渗透系数都小于10-7cm/s,满足作为土石坝防渗心墙的渗透性要求。但作为土石坝的防渗心墙,从渗透性考虑,石灰掺量不宜超过8%。掺量过大将造成土石坝防渗心墙孔隙水压力不能正常消散,增加心墙土料的孔隙水压力,不利于水力劈裂的有效控制。

(5)初步建立了基于目前心墙已有填筑设备的心墙过湿土石灰掺拌及碾压方法。

(6)通过试验,砾质土掺加生石灰以后,脱水效果明显、易于压实,渗透性未受到影响,可以保证填筑质量,提高填筑进度。该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型土石坝填筑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土料石坝心墙
某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含水率特性及现场改良试验研究
两河口心墙防渗土料冬季制备工艺分析与技术措施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300 m级超高直心墙和斜心墙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水利土石坝工程筑坝的施工技术要点
无限元法在深覆盖层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南村水库工程大坝土料设计
风积土料制备施工技术探讨
Therapeutic effect of okra extract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