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书推荐

2018-12-20

长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银器煎药瓦罐

煎药宜用瓦罐

名著选录

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洗净封固,令小心者看守,须识火候,不可太过、不及。火用木炭、芦苇为佳。其水须新汲味甘者,流水、井水、沸汤等,各依方。(《养生三要·病家须知》)

帮您解读

凡属煎煮汤药,全都忌用铜器和铁器,适宜使用银器、瓦罐之类。洗净后封闭好,让小心谨慎的人看守着,必须识别火候,既不可煎煮太过,也不可不及。煎药的火用木炭或芦苇较好。煎药的水必须是刚汲取的甘味新水,流水、井水、烧沸的开水等均可,各依其方剂的要求来使用。

专家点评

袁开昌在此摘录了明代李时珍关于煎药的一段论述,出自 《本草纲目》一书。其中谈到煎药用具,指出不宜使用铜器和铁器,而以银器和瓦罐为佳。事实上银器较贵重而又稀少,一般人办不到,唯有使用陶瓷瓦罐较为普遍。现今煎药,一般使用瓦罐、砂锅,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或铜器,因为有的药物与铁、铜一起加热之后,会发生化学变化,或者降低溶解度,难免影响疗效。

关于煎药用水,李时珍提到新汲水、流水、井水、沸汤等。关键是用水清洁而未被污染。可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均可。根据药物的特征和疾病的性质,也有用酒煎或酒水合煎的。煎药用的火,过去多用木炭、木柴、芦苇之类,火候靠人工掌握;现今大多用煤炭、天然气、电、蒸汽等煎煮,尤其要注意控制和掌握好火候,既不可不及,更不可太过。

煎药之法不同

名著选录

煎药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药一味,后入余药者;有先煎众味,后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汤以煎药者;有先分煎,后并煎者;有宜多煎者(补药皆然);有宜少煎者(散药皆然);有宜水多者;有宜水少者;有不煎而泡渍者;有煎而露一宿者;有宜用猛火者;有宜用缓火者。各有妙义,不可移易。(《养生三要·病家须知》)

帮您解读

煎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先煎一味主药,然后再加入其他药;有的先煎多味药物,然后再煎某一味药;有的用一味药煎汤,取汤再煎其他药物;有的先分开煎,而后合并起来煎;有的应该久煎(补药都是这样);有的应当少煎一些时间 (发散药都是这样);有的宜多放一些水;有的宜少放一些水;有的药不必煎而加以泡渍就行了;有的药煎好后先要在外露放一个通宵;有的应当用猛火即武火煎;有的又该用缓火即文火煎。各有巧妙之处,是不可随意变更的。

专家点评

袁开昌在此摘录了清代医家徐灵胎关于煎药方法的一段论述,出自《慎疾刍言》一书的 《煎药服药法》篇。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剂型,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正如徐灵胎在 《医学源流论》一书中所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煎药要讲究方法,一般在煎药之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可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浸过药面3~5厘米为宜。目前每剂药多煎煮2次,亦可煎煮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一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取药汁150~200毫升即可。煎药要掌握火候,一般先用武火即急火煎煮,待沸腾后再改用文火即缓火煎煮。煎药时间的长短,应依据药物的性味功效等特点来酌定。一般来说,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候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候宜缓,水量略多。煎药时间应好好掌握,既不可不及,更不可太过。如煎煮太过,药已焦枯,只能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有的药物煎煮有特殊要求,诸如先煎后下之类,应当在处方中加以注明。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煎法:

①先煎与后下:凡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硬,药的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将其打碎先煎,待煮沸2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又如灶心土与糯稻根之类,亦可先煎取汤汁,然后再取其汤用来煎煮其他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药物,常以其挥发油取效,故不宜久煮,只宜后下,必须等其他药物基本煎好以后再下该药,只需煎5分钟左右即可。大黄之类也宜后下,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所有后下的药物,都应当先取水浸泡之后再煎。

②单独煎煮: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切片单独煎取其汁,再与其他药液合并服用,亦可单独服用。

③布包煎:某些药物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或易于粘锅,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之类,要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煮。

④有些药物不宜煎煮:如阿胶、蜂蜜之类,因其黏性大,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煮,可溶化后加入其他药液中混合后分服。又如麝香、牛黄、琥珀等贵重药,不宜加热煎煮,应在研成细末后,用其他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选自《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

编后小语:《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中选录了《养生三要》一书中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个部分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和点评。本期向读者摘选 《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中病家须知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我们只刊登部分内容,若需阅读书中全部内容,请购买 《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

猜你喜欢

银器煎药瓦罐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铁锅和瓦罐
盛满声音的瓦罐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机煎药与传统人工煎药的对比
一只瓦罐行走江湖
银器一试,鸡蛋猕猴桃有毒?
白银之美 曲水流觞
刘玉平:东西方银器的鉴赏和收藏
不安全的瓦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