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OVER多义性的认知分析研究
2018-12-20张晓光王尚法
张晓光,王尚法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引言
介词是表示名词关系的词类,具有语义突显性。据Kennedy的统计,连续分布的英语语篇中,每八个单词里至少会有一个是介词,因此介词的习惯用法也成为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1]介词研究方法往往呈现以下趋势:即尽可能列举介词的各种不同意义并加以分析。该研究方法所持观点认为各个语义之间无关联性,是随意的。但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介词的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观点认为,介词的一词多义之间是有关联的,它体现了人类使用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其关联性起初在于不同的空间意义中,之后通过意象图式的转换,彼此发生连接,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语义,而非空间语义是依靠空间体验的隐喻映射衍生而来。[2]在介词的认知视角研究中,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者较为关注in,on,at等使用频繁的介词,对于介词over探究较少。笔者分析了介词over的意义分布,进而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下建立了over的空间语义和非空间语义之间关联模式,旨在说明over意义拓展的正常认知过程。
二、意象图式与介词over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认为,多义现象是语言的常态,并且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修辞或比喻义则是通过意象图式互动而产生。在隐喻认知的工作机制中,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的作用至关重要。意象图式体现了人类与外界的互动,是思维结构中反复出现的、被赋予了意义的、相对简单的动态模式,它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与外部世界持续的互动作用,是从个体日常感知的基本空间概念和动作体验中抽象出来的,体现了高度的体验性和图式性。如:容器图示、连接图式、路径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对称图式、部分-整体图式及中心-边缘图式等。意象图式的概念首次由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Johnson指出意象图式是体验性的,是我们日常感知互动及感觉互动中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它可以使我们的经验具有结构性及连贯性。Ungerer&Schmid[3]也认为:意象图式是源自人们日常与世界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简单基本的认知结构。Turner指出:意象图式来自感知和互动,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4]而Langacker则强调了意象图式的高度抽象的构型,认为意象图式是基于我们日常物理性经验之上的。[4]虽然认知语言学家对意象图式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上述说法有共通之处:意象图式产生于我们的身体与外部物质世界的互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这种交互经过多次反复,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人类的经验数量极多,但意象图式的数量很少,它是大量经验的高度概括。因此,个体可以用有限的意象图式来组织和理解无限的经验,通过它以个体能够理解的方式组织我们的经验。它来自经验,而不是被动容纳经验的容器。个体可以运用意象图式来构造我们纷繁复杂的经验,赋予其可以把握和操作的结构。空间体验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互动所获取经验中最根本的内容。[5]介词的空间语义可以用来表明两个实体在空间定位上的位置关系。Langacker把这种位置关系中相对突显的实体,标识为“动体”或“射体”(trajector/TR),把另一个为动体或射体提供参照的实体标识为“界标”(landmark/LM)。[6]射体的运动轨迹或路线被称为“路径”(Path),于是构成“射体-路径-界标”意象图式。但是,动体这个术语,并不仅指动着的实体,也可以指不动的实体,也就是说路径为零时,动体处于静止状态。Langacker认为意象图式主要是由动体、界标和路径三部分组成,体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相对位置变化关系。因此意象图式被认为既可描述TR与LM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可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静态关系。[7]当表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意向图式是一种动态结构,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可以作出适当调整。因此,意象图式的动态被用来解释词汇的多义现象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介词over的意义进行研究,利用意象图式解读over的空间意义。
(一)空间语义 下文中我们用王寅根据Taylor等学者所总结的构成over的四个意象图式来解读over的空间意义。[4]这四个意象图式分别突出了不同的射体、路径以及界标,三者所呈现的各种相对位置、维度、尺寸、相互作用等信息,构成了静态居上、上方运动、覆盖关系以及路径终点这四种意象图式共计七个图形。
1.静态居上:如图1
图1
图1是介词over“静态居上”的意象图式,表示沿纵向轴的静止关系。在图1中,TR是空间结构中的凸显部分,LM是该结构的背景。TR置于LM的上方,两者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关系,TR的路径等于零。英语的例子有:
例 1:There is a picture over the fireplace.(壁炉上方有一幅画。)
2.上方运动:如图2、图3、图4及图5
图2
图3
图2和图3是介词over“上方运动”之水平运动的意象图式,表示沿横向轴的动态关系。在图2中,TR位于LM的上方,且沿LM做横向运动,两者有接触,TR的路径大于零。英语例子如下:
例 2:Sam drove over the bridge.(山姆驱车过桥。)
在图3中,TR位于LM的上方,且沿LM做横向运动,两者没有接触,TR的路径大于零。英语例子如下:
例 3:The gulls flew low over the barges.(海鸥在驳船上方低低飞翔。)[8]
例 4:Look at the way the insects skim over the water.(看昆虫是怎样掠过水面的。)[8]
图4是 介词over“上方运动”之弧形运动的意象图式。在图4中,TR沿LM做弧形运动,两者有接触,TR的路径大于零。英语例子如下:
例 5:At last we were over the crest of the hill.(我们终于越过了小山的山顶。)[8]
例 6:The dog jumped over the wall.(狗跳过了墙。)
图5是 介词over“上方运动”之垂直运动的意象图式,表示沿纵向轴的动态关系。
图4
图5
例 7:Don't fall over the cliff.(当心从悬崖上跌下去)。[8]
上述例子的相同之处在于TR都是在LM的上方,且都处于动态状态。不同之处在于:有的是水平运动,即沿横向轴的动态关系,TR与LM接触或不接触;有的是弧形运动,TR与LM有接触;有的是垂直运动,即沿纵向轴的动态关系,TR与LM有接触。
3.覆盖关系:如图6
图6
图6是介词over“覆盖关系”的意象图式。在图6中,TR的路径跨越了LM,且覆盖了各点,覆盖程度强烈,形成空间上的覆盖关系。英语例子如下:
例 8:Keep this blanket over you.(把这条毛毯盖在身上。)[8]
例 9:You should paint over the stain.(你应该在污渍上面涂一层油漆。)[8]
例 10:Heavy clouds hung over our heads.(我们头顶上浓云密布。)[8]
4.运动终点:如图7
图7
图7是介词over“运动终点”的意象图式,在图7中,TR表示的不是途径的过程,而是途径的终点。英语例子如下:
例 11:The house is over the river.(房子在那条河的对岸。)[8]
例 12:she lives over the bridge.(她住在桥的那一边。)
这个句子凸显的是over路径意象图式的部分域,即所涉及路径的终点,而不是路径的整个活动过程。[9]也就是说,某人想要到达TR最终的位置,就必须完成路径的整个过程。
Lakoff认为词的多义现象主要源于意象图式之间存在的某种自然联系,即“意象图式的转换”,促成了语义多义的形成。[2]Taylor认为over最核心的意义是:垂直在上,互不接触。[10]也就是说,上述列举的关于over的四个意象图式中,第一个意象图式(即静态居上)是over的中心图式,其余三个图式是由“静态居上”图式转换而来。所以,介词over的所有空间相关义项中,“在……上方”是中心意义,其他空间义项是在该中心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由TR在LM上方静止的状态转变为TR沿LM上方做运动,TR接触或不接触LM,TR的运动轨迹或横向或纵向或弧形,由此拓展出over表示“飞越”,“落下”,“跨过”等相关义项;由TR的路径扩展至跨越了LM,衍生出表示“覆盖”的义项(涂、盖等);由TR路径的过程到路径的终点,即由路径转换到终点的意象图式,拓展出“在……另一边”等义项。同时,这些空间扩展的概念和结构又通过隐喻成为人们理解其他抽象概念的基本模式。
(二)非空间隐喻拓展义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中,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无处不在,是日常语言的普遍现象。[7]空间隐喻实质上是个体体验世界所形成的空间概念的延伸,也就是说个体在亲身体验的上下,前后,内外等空间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隐喻认知的相似性,把意象图式投射到表示数量、范围、状态等抽象的概念上。这一空间隐喻化的过程,大大地节省了人类理解事物的“认知”成本。由于人类的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因此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over空间方位的意象图式建立后,图式中TR与LM的关系随之概念化,原有的空间语义常被扩展到非空间的抽象意义上。[5]由其中心意义“在……上方”,引申为在数量、大小或者音量上超过某物或某人;还可以表示支配、统治等意义。
1.由“在……上方”的空间意义延伸为数值域上的非空间语义,在数量、年龄、百分比等语域中,表示“以上”、“超过”。
例 13:Children over twelve must pay the full fare.(12岁以上的小孩须购全票。)[8]
例 14:The film lasted over two hours.(这部电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8]
例 15:The cars costs over six thousand pounds.(那辆汽车价值超过6000英镑。)[8]
2.由“在……上方”的空间意义拓展出表示“支配”、“统治”、“管制”等非空间意义。
例 16:Queen Elizabeth I reigned over England for many years.(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国多年。)[8]
例 17:A terrible war hangs over them.(可怕的战争威胁着他们。)[8]
例 18:She is watching over a child.(她在看管着孩子。)[8]
3.由表示“覆盖”的空间意义拓展出经历某种情绪或生理现象的非空间意义,英语例子如下:
例 19:A fear has come over me.(我突然感到一阵害怕。)[8]
例 20:Another wave of anger swept over him.(他又发了一阵火)。[8]
4.由从始至终的路径图式,拓展出时间域中“在……过程中”这一非空间语义。
例 21:She went over her not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quiz.(她为了备考把笔记从头至尾复习了一遍。)
例 22:We can discuss that matter over lunch.(我们可以在吃午饭时讨论那件事。)[8]
例 23:This fruit will not keep over the winter.(这水果怕保存不到春天。)
5.由“运动终点”图式拓展出表示一种情绪、一段时光以及一种困境的结束,或渡过某一难关或阻碍。英语例句如下;
例 24:We're over the worst.(我们熬过了最坏的时光。)[8]
例 25:You'll get over your disappointment.(你将会摆脱失望情绪。)[8]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介词over的基本语义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再通过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over的意义可以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人们通过相似性,把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某一具体、熟悉领域的经验来说明、理解另一抽象领域的的经验,以空间概念的词语描述时间、状态等概念[11]。如此,介词over拥有了多个非空间的语义,形成了人们丰富的概念网络。
三、结语
笔者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对英语介词over不同意义之间构成的语义网进行了分析,建立了over空间语义和非空间语义之间的关联模式。认知语言学认为,源于躯体经验和生活环境,人类思维有了空间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介词有了表示空间的语义。再经过隐喻模式,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将空间图式用于理解抽象的经验,于是拓展出over的非空间语义。这打破了传统语义学词义任意性的观点,揭示了认知思维是人类词汇拓展的内因,是一词多义的可能性和内在机制。从教学实践来看,建立over空间语义和非空间隐喻性语义的关联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语言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断词汇的意义,对于词汇的教与学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