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0
21406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本文结合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消化内科患者86例,并按照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3~72岁,平均(54.6±3.3)岁。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56.8±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①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全面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和改善患者存在的抑郁、焦虑情况。与此同时,为提高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尽量选择一些较为宽松的衣物,病房环境也要时刻保持清洁和安静,适当情况下也可以播放一些较为轻缓的音乐,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和放松患者心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可以对患者讲解一些自身疾病知识,以提高患者病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护理:针对消化内科患者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肠胃不适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日常多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少食生冷、辛辣食物。③药物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服药后注意事项也要向患者阐释清楚,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告知患者家属,以督促患者执行。④健康知识宣教: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展开,如播放视频、组织健康主题会议等,不仅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还能够促进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交流。
评价指标[2]:采取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也采取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对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运用(±s)表示;针对研究中出现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运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比较:对两组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以后,无论是SDS评分,还是SAS评分,研究组患者都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满意例数分别为42例和30例,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和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消化内科作为主要以研究胃、食管、肝、胆等疾病为内容的临床学科,所涉及到的疾病种类也有很多,也就要求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式[3]。其中人性化护理作为现代临床上较常应用的一种优质护理模式,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对患者采取一系列优质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生理舒适度,促使患者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各项治疗工作可以积极配合,同时人性化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尤其是面对自身疾病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能够极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
提高临床人性化护理效果,主要是建立在护理人员具备较为扎实的操作技能和素质基础上,并且在实际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时可以较为熟练地进行操作,同时运用亲切、温和的态度服务患者[5]。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人性化护理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潜在问题,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此外,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下,还能够改善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进而提高患者配合度[6]。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从侧面上也反映出,患者在经过人性化护理之后,所存在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明显的好转。
综上,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消化内科护理当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况,还能够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