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三甲医院2015~2017年疼痛科住院病人疾病谱特征数据分析*

2018-12-20段宝霖李建勋毛元蓉杜昱蕾滕春霞张润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疑难病西北地区病种

段宝霖 马 涛 李建勋 毛元蓉 黎 环 杜昱蕾 滕春霞 张润彤

(1青海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西宁810007;2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55;3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疼痛科是诊治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专科,2007年卫生部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疼痛科”,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首次将疼痛科纳入一级临床医学专科,明确规定了三级医院疼痛科应具有的诊治能力及关键医疗技术。然而,疼痛科也是一个年轻的临床专科,本身的学科建设也亟待加强[1]。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关于我国各级医院疼痛科诊疗服务能力的报道,亦不能通过实时数据监控疼痛科的疑难病种、关键治疗技术的实施情况与质量。因此,本研究首次应用大数据手段对西北地区7家三甲医院2015~2017年的疼痛科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评价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省三级医院疼痛科诊疗服务能力以及住院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方 法

1.数据来源

全面检索中卫云医疗大数据平台上报数据的西北五省区三甲综合医院数据。在上报数据的西北地区22家三甲综合医院中,以出院科室代码为“27”进行检索查询,再根据填写规范、上报完整的选取原则,最终筛选出西北地区的7家三甲医院,其中包含青海省3家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家医院,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各1家医院。并确定这7家三甲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疼痛科所有出院病人的病案首页数据为研究对象,共8 485人次。

2.研究方法

(1)数据预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过去重及标准化处理,并排除无效数据。

(2)数据检测

应用课题组研发的病案首页质量检测系统,对所有疼痛科出院病人232个字段从完整性、标准性和规范性,对照2016年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以下简称病案首页规范)[2]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以下简称病案首页质控指标)(国卫办医发[2016]24号)[3]修正检测指标,进行逐项检测,选取相对完整的数据资料。经过病案首页数据分析系统(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0744125号)完成,所有数据均经整理、清洗、筛选、异常值检测等处理,尽可能使数据结果能够反映出真实情况。

(3)相关标准

本研究的病种及手术编码标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亚目种类和ICD-9-CM-3细目编码,以主要诊断的ICD-10亚目编码对医院收治的疼痛科病种进行统计分析。指标设置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4]、《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5],疑难病种及关键医疗技术标准参考《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版)》[6]等相关文件中疼痛科有关内容。

(4)数据分析

由北京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发的中卫云医疗数据服务平台完成统计分析。

结 果

1.数据量

7家医院2015~2017年疼痛科住院病人总数8 485人次,占总住院病人的0.82%。进一步分析显示,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出院病人占比明显高于西北其他4家医院(见表1)。

2.病人入院途径

3年间7家医院疼痛科住院病人中,入院途径中门诊占85.86%,急诊占12.6%。青海省疼痛科病人中,73.04%经门诊入院,24.3%经急诊入院,0.29%经转院,2.08%经其他途径入院。值得关注的是,尚有0.29%入院途径填报为空白,说明青海省疼痛科住院病人首页填报质量亟待提高。西北其他省区疼痛科病人中,98.07%经门诊入院,仅1.45%经急诊入院,0.28%经转院,0.2%经其他途径入院。

3.人口学特征

(1)性别分布

8 485例住院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收治病人男性占40.36%,女性占59.64%;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病人男性占38.53%,女性占61.47%(见图1)。

(2)年龄分布

2015~2017三年期间,7家医院疼痛科住院病人的年龄集中分布于40~80岁,且其中50~60岁占比最高,为23%。其次是61~70岁和71~80岁组,占比均为21%。青海省3家医院的疼痛科病人年龄分布规律与西北其他4家医院基本相当(见图2)。

4.疾病谱分析

(1)覆盖病种数量

青海省疼痛科出院病人覆盖病种数量的3年平均值为90种,其他4家医院3年平均值为78种。其中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疼痛科覆盖病种数量达到121种,在7家医院中覆盖病种数最高。

(2)疑难病种诊治覆盖率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6],疼痛科疑难病种诊治有9项基本标准、7项推荐标准。7家医院中,疑难病种诊治标准覆盖率最高值为64.71%;青海省3家医院中,覆盖率最高值为青海省人民医院58.82%。青海省与其他4家医院疑难病种诊治标准覆盖率均为47.06%。

表1 西北地区7家医院疼痛科出院病人数量Table 1 The amounts of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pain departments of 7 hospita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图1 西北地区7家医院2015~2017年疼痛科病人性别Fig.1 The sex of patients in the pain department of 7 hospita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图2 西北地区7家医院2015~2017年疼痛科病人年龄Fig.2 The ages of patients in the pain department of 7 hospita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3)主要病种分析

西北地区7家医院疼痛科出院人次排名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腰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全身性骨关节炎、脊椎源性痛综合征、骨质疏松。青海省的前五位病种和其他省区前五位病种分别见表2、表3。可以看出,脊柱相关退行性病变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西北地区疼痛科收治的主要病种,青海省3家医院收治病种相对西北其他4家医院更为集中,腰椎间盘突出居首位。

(4)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按《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有关疼痛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中疑难病种诊治标准要求[6],西北地区7家三甲医院疼痛科收治疑难病种的前五位分别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803例)、强直性脊柱炎(239例)、三叉神经痛(208例)、癌性疼痛(190例)、颈源性头痛(166例)。进一步按地区分析,疑难病种疾病谱总体情况大致相同。青海省居前五位的疑难病种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23例)、癌性疼痛(127例)、颈源性头痛(121例)、三叉神经痛(111例)、强直性脊柱炎(107例)。其他省区居前五位的疑难病种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480例)、强直性脊柱炎(132例)、三叉神经痛(97例)、癌性疼痛(63例)、颈源性头痛(45例)。

5.医疗综合能力

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死率、药占比和耗材占比等是体现一个医院及一个专科医疗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疼痛科收治均为慢性疼痛疾病,几无重返手术和短期内再住院情况,故本文未对体现医疗安全的重返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青海省3家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高于西北其他4家医院,而药占比、耗材比、病死率均明显低于西北其他4家医院(见表4)。

6.手术与操作分析

(1)覆盖术种

手术与操作以ICD-9-CM-3细目编码了解7家医院手术与操作技术情况,评估治疗能力。在手术操作填报完整的数据中,清除少量与疼痛诊疗无关的手术操作(如胃镜检查、腹膜活检等),对1403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表2 2015~2017年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病种数量Table 2 The numbers of pain diseases in 3 hospitals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7

表3 2015~2017年西北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病种数量Table 3 The numbers of pain diseases in 4 hospitals in other provinces of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表4 西北地区7家医院疼痛科2015~2017年医疗综合能力Table 4 The comprehensive medical capacity of the pain department of 7 hospita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2015 to 2017

青海省疼痛科3年中进行的与疼痛诊疗有关的手术操作共有34项1 007例(见图3),数量最多的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共占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手术总量的19.66%。其他省区疼痛科3年中进行的手术操作有30项396例(见图4),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脊神经根射频消融术,占西北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手术总量的58.84%。

进一步分析手术级别,青海省三级手术占39.25%,二级手术占32.24%;其他省三级手术占比71.64%,一级手术占比20.4%,而二级手术、四级手术占比很少(见图5)。

(2)关键医疗技术分析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6],三级医院疼痛科应开展的关键医疗技术有5项基本标准,7项推荐标准。本次分析的7家医院疼痛科近3年开展了基本标准中4项关键医疗技术,仅等离子技术未曾开展,覆盖率达到80%;推荐标准中开展了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椎间盘切吸术2项,覆盖率为28.57%。青海省3家医院与其他4家医院比较,关键医疗技术覆盖率相同,但绝大部分技术开展例数较多(见表5)。

(3)疑难病种和关键医疗技术关联分析

从西北地区7家三甲医院疼痛科收治病种中,选择出院人次及手术操作较多的3类疾病(腰椎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进行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收治最多的疾病,同时也是应用手术操作最多的疾病,其手术操作数量占整体的46.61%。3年来,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共开展手术操作16项447例,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而西北地区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共开展手术操作13项177例,其中开展较多的前3位手术是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脊神经根射频消融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按照疑难重症诊治服务标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两类疾病应用神经调控技术进行手术操作相对较多[7]。3年中,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共进行了70例手术操作,其中采用最多的技术分别为选择性神经阻滞技术(30例)、脊髓电刺激电极置入术(19例)和椎管内注射封闭(7例);而针对三叉神经痛开展67例手术操作,主要以开展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61例)为主。

图3 2015~2017年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手术与操作Fig.3 The surgeries and operations of pain departments in 3 hospitals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7

图4 2015~2017年西北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手术与操作Fig.4 The surgeries and operations of pain departments in 4 hospitals in other provinces of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西北地区其他4家医院疼痛科3年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共进行了18例手术操作,其中以脊神经根射频消融术、肋间神经根射频消融术为主;同时对三叉神经痛开展56例手术操作,其中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51例)。

表5 2015~2017年西北地区7家三甲医院疼痛科关键医疗技术Table 5 The iatrotechnics of pain department of 7 Grade ⅢA hospita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讨 论

1.用数据评价促进疼痛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

本研究应用大数据手段首次对区域性三甲医院近年慢性疼痛的诊疗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采用数据平台收集的西北五省区部分三甲医院住院病人病案首页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青海省3家医院和西北地区其他4家医院的疼痛科疑难病种及关键医疗技术的开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真实的研究结果,初步了解了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省疼痛科的发展现状及诊疗能力,对落实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疼痛科建设标准,带动分级诊疗网络,奠定了初步基础。

本研究中的数据来自于西北地区规模相当的7家三甲综合医院疼痛科,这7家医院多为省级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其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够反映出当地疼痛科的建设和诊疗的部分情况。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由于部分疼痛科病案首页填报不规范、科室代码、医师姓名或其他关键字段内容缺如,导致部分医院通过平台直报的疼痛科首页数据无法使用。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管理并利用相关数据来准确有效地评价疼痛科诊疗工作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并建立省域的疼痛科综合管理的数据平台的工作迫在眉睫。

2.西北地区疼痛科诊疗服务能力评价

西北地区地处高原,慢性疼痛病人的群体大。其中青海省疼痛科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有33家医院开设疼痛科门诊,27家医院开设疼痛科病房,总床位数350张。但其整体情况仍需继续提升[8]。

(1)整体概况

从疼痛科出院人次数量及占比来看,青海省疼痛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收治病种最多的前5种疾病多与脊椎疾病有关[9~11],考虑为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区,天气寒冷,地域特点导致慢性脊椎疼痛的病人群体数量较多[12]。

(2)医疗综合能力

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3年间出院病人的覆盖病种数量明显高于西北地区其他4家医院,疑难病种诊治标准覆盖率与其他4家医院相同,手术操作数量明显高于其他4家医院。说明青海省疼痛科医疗服务能力优于邻近地区。而数据显示,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高于西北地区其他4家医院,可能与手术操作较多,癌痛病人多有关。药占比、耗材比、病死率这3项指标均明显较低,说明青海省疼痛科对于病人的药费、耗材控制得相对较好。

(3)诊疗能力特点

疼痛学科是一个医学边缘性学科,与多学科关系紧密,相互渗透[13,14]。随着时代的进步,单靠药物应用、神经阻滞等传统的治疗手段已不能满足广大慢性疼痛病人的迫切需要。日新月异的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介入手术已成为大势所趋。数据显示,3年间西北地区7家医院进行了疼痛诊疗手术操作的人次占疼痛科所有人次的19.28%,但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该项数据为30.89%。说明与邻近地区相比,青海省疼痛科诊疗活动中手术操作应用的普及度较高。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手术操作中,各级手术占比合理,三级手术虽少于其他4家医院,但四级手术明显多于其他4家医院,说明青海省疼痛科手术开展全面,而且对部分高难度、高风险的复杂手术操作也有能力实施。根据《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6],青海省疼痛科对关键医疗技术基本标准覆盖率较高,但推荐标准中仅能覆盖2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青海省疼痛科实际已开展推荐标准中的臭氧注射术及银质针治疗、等离子技术,但因无对应收费项目,故在病案首页数据中未有体现。与西北其他4家医院比较,青海省疼痛科对符合关键医疗技术标准的手术操作已开展的例数较多,且分布均匀,再一次证明了青海省疼痛科诊疗能力发展均衡全面,基础扎实。个别先进技术已形成了区域内领先地位,比如脊髓电刺激电极置入术,对于部分慢性顽固性疼痛病人具有很好的效果,且无药物的毒副作用[15~17]。在西北地区,该技术3年间已经进行了18例,全部由青海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完成。

综上所述,西北地区7家三甲医院疼痛科住院病人病种覆盖率、关键医疗技术基本标准覆盖率均较高,但疑难病种及关键医疗技术推荐标准覆盖率较低。青海省3家医院疼痛科的上述指标略好于其他省区的4家医院。本研究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真实地反映出西北地区青海省三甲医院疼痛科的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情况,为西北地区疼痛科规划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疑难病西北地区病种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小柴胡汤和桃核承气汤治验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疑难病的中医思考与认识
寒露
“新病种”等十五则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