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例谈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
2018-12-20夏天
夏 天
(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 余姚 31540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本文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模拟尿糖的检测”“模拟标志重捕法”的教学为例,探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1 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能更好地建构“渗透作用”相关概念,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解释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质膜、液泡膜的结构决定其对水的透过性远大于其他分子(膜的选择透性),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将渗透吸水[2]。再如“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通过学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的作用,回顾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3],有助于学生建立稳态与平衡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发掘和完善,让学生通过实验提升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建立生命观念,还可以引用跨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1]。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问题,收集文献,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严谨的实验步骤,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进一步讨论、分析,提出新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科学探究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对事物进行比较。要得到合理、严谨的结论,就需要具备“对照”思想。例如,“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就存在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设置。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掌握3种对照组的设计及其意义,还可以学习尿糖检测的半定量方法,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葡萄糖试纸检测葡萄糖的反应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指示剂氧化而显色。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原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糖还原为红黄色的Cu2O沉淀。
除上述对照外,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则采用“自身对照”,对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对照”原则的内涵。
“模型与建模”是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种群的特征”这一节中,为了深入理解标志重捕法,可以先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标志重捕法的数学原理,再进行模拟操作。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数学的内容: 准备一盒珠子(大小、材料均相同),倒出其中一部分珠子,标上记号,记这部分珠子的数量为M。然后把这些珠子放回盒子,搅拌均匀,再倒出一些珠子,记颗数为n。若带有标记的有m颗,那么盒子里珠子的总数(N)为M×n/m[4]。这一公式即为标志重捕法的数学模型,再引出教材中调查池塘中鲈鱼数量的例子(图1)。接下来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准备若干卡片代表鲈鱼总数(N),对其中M张卡片做上标记,代表被标记的鲈鱼总数为M条。将卡片混匀,再随机取出n张卡片,代表重捕了n条鲈鱼,数出带有标记的卡片为m张,即重捕中带有标记的鲈鱼有m条。接着,可用样本中被标记个体的概率(图1D)估计总体中被标记个体的概率(图1C),即可得如下公式: 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重捕个体数(n)=标记个体数(M)/种群总个体数(N)。在此公式中,m、 n和M都是已知的,因此可以得出N=M×n/m。将计算得到N值与实际的卡片总数进行比较,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学思想。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了科学在继承中发展,不断地进步。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讨论、完善。例如,在“模拟尿糖的检测”中,3号试管为蛋白质溶液,仅能说明蛋白质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可将蛋白质溶液替换为健康人的尿液(茶水),健康人的尿液更适合作为阴性对照,说明尿液中的其他成分均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
图1 标志重捕法: 捕捉(A)→标记(B)→放回(C)→重捕(D)
实验教学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新的问题,并设计实验,即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在“模拟尿糖的检测”后,还有进一步的探究: 假设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减轻病症,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学生首先需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为饮食结构,因变量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再进行实验设计,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可以有2种方案: 一种设置对照组,将若干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1组常规饮食(对照组),1组使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谱(实验组),定期检测两组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另一种不单独设置对照组,定期检测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前后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即自身对照。
3 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例如,“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一开放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流程[5]。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要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学生可以拍下典型的照片,进行交流、讨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浙江省的生物学高考中,实验占有较高分值,其中实验设计题一般考查探究性实验(表1)。
表1 浙江高考中的实验设计题
4 实验教学中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
实验不仅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实践,也是培养社会责任的途径。“模拟尿糖的检测”中有一个问题: 医生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意在引导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物的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统一认识: 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食糖过多使血糖暂时过高,也会导致尿液中暂时出现葡萄糖。从而理解任何确诊或治疗决策都不能基于某一单项检测结果。此外,通过关注糖尿病,鼓励学生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如在“种群的特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年龄结构的角度解读全面二胎政策,关注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