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豪情一路歌
2018-12-19郭学萍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当涂县西南的长江河岸,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楚江,流经湖北宜昌至安徽芜(wú)湖一带的长江,因当涂古时属楚国,所以这段河流叫做楚江。
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时,只有25岁。那时的李白踌躇(chóu chú)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顺江而下。
首句中的“断”“开”,利落有力,将天门山夹江而峙(zhì)与相望如门之势简洁、准确地描绘出来。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雄奇。尽管江水浩荡,鼓足劲儿要将大山“冲开”,但大山也不甘示弱,“阻挡”住水流,江水不得不在此回旋转向,往北而去。
第三句中的“出”字,点出了诗人“望”的角度。原来,他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固定地方,而是舟行江上所见。诗的最后两句意为:我从太阳之边乘舟而至,两岸青山仿佛流动的画卷,在我眼前慢慢展开。
巍峨的山、奔腾的水、雄浑的诗句,在李白的笔下,泼洒而出。
(郭学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创作感言:
这首诗中有一些带框的字,如:“门、回、两、白”,书写时要注意方正、开合,特别是折角的度要区分对待,灵活处理。硬笔楷书的结构要平整中有舒展,笔画坚实有力还要灵活运用。
葛丽萍,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虞山印社社员,常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一等奖,江苏省首届、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正书书法比赛全能金奖。被评为江苏省书法教育先进个人。
创作感言:
创作这幅作品时,为表現天门山壮观的景色,我选用隶书来书写,并融入圆劲放纵、结体洒脱的《石门颂》笔意,来彰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李南海,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宿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正书书法比赛软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