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机关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8-12-19刘金润
摘 要 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基层检察机关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力求实现资产管理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现状 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刘金润,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保障部干警。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326
资产管理工作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是保障基层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需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直接为单位发挥职能起基础性保障功能,关乎运行效率和工作效率,检察机关应当增强国有资产依法监管意识。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注意摸清国有资产账实家底,对单位存在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基层检察机关资产情况
基层检察机关的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应收赃款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一年以上且价值达到规定标准并能购持久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各类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6类。检察机关不以盈利为目的,流动资产中不包括短期投资,也没有货币基金,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财务人员能很好地管理好流动资产,而固定资产占整个资产的绝大部分,加强资产管理,其实也就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基层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存在更重视和收入、支出有关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而忽略固定资产管理;更注重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而不重视固定资产的保管、运用、维护、处理状况的问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较低,当资产变动、调换时,不及时与固定资产管理员联系,及时修改固定资产卡片,做不到及时有效的动态管理固定资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只是按照预算下发数增加固定资产的数量,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基层检察机关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对外出租、投资、出售时,取得收入都必须上缴财政,在处置资产上的消极造成固定资产对外利用率低。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部分停留在总体框架性规定层面,未对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在接受上级单位调拨固定资产时,有时候存在实物已调撥至单位,但调拨单暂未下发的情况,因票据不齐全,导致资产未登记,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形。
(三)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制度执行不力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关系不清,对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现象的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大,资产使用人对资产的维护、保修、更新等情况的监督、处置不力。
(四)固定资产配备专员不够专业
实践中,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由财务部门兼任的,或虽安排专人管理,但由于专业的限制,缺乏对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把控,资产符合报废条件尚不能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报废手续,易导致资产不能及时处置、固定资产采购不及时、固定资产盘点不能按期进行等问题。
(五) 信息化水平低
基层检察机关由于缺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信息化人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工作结合的不够紧密。目前人员水平普遍不足,缺少能够将信息系统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人员。大部分基层检察机关的资产管理工作依赖于固态化的资产管理软件,管理效率不够高。
三、基层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意识,全员重视
在检察工作中,检务保障工作是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础,而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的基础。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领导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与此同时,全员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等。申请采购预算时,不得超过资产的配置限额,依法采购;资产变动、调换时,及时与固定资产管理员联系,及时提供固定资产卡片修改信息,以便固定资产管理员修改,做到及时有效的动态管理固定资产;当资产损坏,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时,及时告知固定资产管理员,申请报废资产。总之,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全员的重视和参与。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要运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事前的规划中要尽量保证固定资产预算的合理性,按照单位下年的固定资产需求进行编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各环节的审批,包括新购固定资产、更新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调拨固定资产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经过逐级的审批,在符合资产配置标准前提下,满足各科室的办案需求提高资产分配的合理性。制定固定资产采购方式的相关制度,政府采购必须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
其次,通过与财务核算系统的衔接,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可以彻底解决资产管理员与财务部门之间对账难的问题,真正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完善内控体系、参照落实
检察机关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点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制度。当然,只有制度还是不行,必须严格参照执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为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从申请到领用,从维修到报废,执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固定资产管理员发挥好审核的作用,按照财政下发的资产配置的实物量标准,严格控制,不超标,资产价值不超限额;库存资产富余时,不做新的采购申请,节约财力;定期盘点对全院资产进行摸底,对达到使用年限、不能正常使用的资产,及时准确的向财政局申请资产报废,提供所需材料,做好报废手续。
结合实物资产列明的风险点,内部控制小组要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关的方案,排除资产风险。
建立和完善绩效指标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不仅是对于员工工作的约束和激励,也对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对于基层检察机关而言,把全院的固定资产分配到各部门,由部门制定人员管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对于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标准,和绩效考核奖金挂钩。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保证指标具有可执行性。绩效评价标准随着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随时的变动。
(四)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督制度
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对资产状况进行核查,特殊情况下开展全面的核查。单位使用绩效评价加强内部监督,同时,可以利用审计、监察等外部监督手段,对固定资产管理中比较弱的环节进行实时监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效率。
(五)提高专职人员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培训,结合单位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和内控流程,使得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的各环节都聊熟于心,才能做到规范管理固定资产。提高专职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也可以委托会计事务所帮忙建立一套符合单位现实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同时,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员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完全相同的单位职责,基层院的固定资产种类和配置也几乎类似,加强沟通和交流,借鉴固定资产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总结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统一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好固定资产。
基层检察机关为做好固定资产管理,从全员重视到加强制度,从事中控制到加强监督,以内控制度为蓝本,各角色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切实管理好固定资产,用好固定资产,使资产在科学发展中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增强国有资产依法监管意识,增強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军、鞠友志.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4).
[2]管叙山、赵英桦.浅谈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法制与社会.2018(17).
[3]张雪梅.行政职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优化.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