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

2018-12-19李伟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李伟

摘要:当前,素质教学与新课改正在继续深入,在此种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个性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引导,并且能够给予学生空间去体验,进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提升。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分析一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79-02

教师以往所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又可以称之为机械式教学方法,此种方式所带来的教学结果是较为低效的。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学习知识,长此以往,便会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衰退,甚至是受到抑制。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没办法获取较高的学习能力。高中数学知识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一旦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那么他们的思维便会慢慢固化,这对学生的进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需要教师对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促进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来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理想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接下来,本文就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应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培养。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的意义

与初中数学知识相比,高中数学知识不仅复杂,而且抽象,由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高中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而最好的方式不是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而是需要学生自主、积极去探究,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效的掌握住,由此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其一,一旦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养成,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其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他们的数学思维会在参与过程中运转得更加高效。其三,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保住学习时机,进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最终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参与兴趣。

在教学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发现,学生的参与兴致之所以不高,是因为这个阶段的知识确实存在难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高要求。由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方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为了增强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有关棱柱、棱锥、棱台的图片及实物呈现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得学生在对这些空间几何体优质管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看见各个点、面之间的空间位置之后,使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在多媒体上,教师还可以进行旋转、透视以及分割等操作。这样一些操作,能够使原本静态的知识变得动态化。而且多媒体技术本身就含有灵活多变,且具有大的信息承载量,这样一种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致得到提高。

2.2 给学生创造参与时机。

在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要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正是因为学生缺乏这样一种机会,所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没办法充分的发挥出来,长此以往,也会使他们原本的参与意识渐渐减弱。

例如,以“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教师教学这个课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联系以往所学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来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理解,并且使学生对汉书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有充分的掌握,教师需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提升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那么,应该如何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呢?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参与課堂的时间与空间。比如说,可以通过提问,来使学生在调动思维的同时参与进课堂。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他么能够围绕着一个问题,如“函数y=f(x)的图象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质?”让学生在与他人探讨过程中,逐渐融入课堂。而随着这样的参与课堂的频率提高,学生也会慢慢对自身的主体性有全新的认识。一旦学生的心态得以转变,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2.3 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很长时间内没办法融入进课堂学习之中,也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没有给学生强有力的真实感。部分课堂教学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大多都来自于教师的讲授。这样一来,便显得学生过于被动,进而使得他们学过程中的真实感降低。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使学生在相对应的的情景中提升主体参与意识。

例如,以“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课时为例,这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对基本事件的概念,以及随机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含义有充分的理解,进而使得他们能够应用这一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那么,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增强真实感呢?比如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入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广场上玩,会去玩刮刮乐吗?有中过奖吗?”或者是“同学们,你们身上有一元钱的硬币吗?随机扔十下,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谁大一些?”通过如此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学生便会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被动的等着教师传授。这就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被有效激发,使他们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更加主动。

3.结语

总的来说,主体参与意识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不再被动,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由此,教师可以采用培养学生参与兴趣、给学生创造参与时机以及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凤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7(48):125-125.

[2] 刘小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5):89-89.

[3] 刘月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13):76-76.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