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检察官素能标准探析

2018-12-19金永华尹舒逸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检察官新时代

金永华 尹舒逸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举措。新时代检察机关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指引,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明确新时代检察官法律专业、检察实务、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能标准。

关键词 新时代 检察官 素能标准

作者简介:金永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六部主任检察官,研究方向:刑诉法;尹舒逸,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六部检察官助理,研究方向:刑法。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294

检察官素能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履职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检察官素能标准,是衡量检察官素质能力水平,推动检察官职业能力发展的有力手段。环顾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检察官制度,均分别从基础理论素能、法律专业素能、检察实务素能等方面对检察官的初任、选任、遴选、升职等确立了具体要求,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从检察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法律专业素能、检察实务素能、职业道德素能三方面确立新时代检察官素能的标准。三者相互补充,从不同面反映了新时代对检察官职业化、专业化的素能要求,共同组成新时代检察官素能评价体系。

一、法律专业素能标准

法律专业素能是法律职业能力的基础,包括从事司法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实践经验、洞察力、判断力、写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法律专业素能是一名检察官能否持续地从事法律工作的决定因素。

(一)法学基础素能

检察官的初任和遴选要求检察官通过司法考试、具有法律专业学位等,这些硬性要求说明了法学基础素能是检察官执业的必要条件。检察官是运用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职业群体,如果对自己要运用的工具一知半解,是不足以承担其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使命的。检察官应具备的法学基础素能首先包括良好的法学理论素养,只有具备了系统的、深厚的法学理论知识,才能深刻地领会法律的精神和价值,正确地把握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当针重点精研本职工作相关具体领域的法律,并尽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力求能够全面、完整、准确地运用法律知识。

(二)案件研判素能

案件研判素能是根据法律、逻辑和经验,对案件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事实认定、证据分析、处理决定等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要求检察官的研判思维具有思辨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新时代检察官在研判案件时除了准确分析案件事实和定性外,还要能够准确把握国家发展大局、刑事犯罪新态势等形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判断。要克服“就案办案”的思想,把司法办案和解决矛盾纠纷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司法理念的转变。要树立风险意识,准确把握司法办案中的风险点,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法律适用素能

法律适用素能是检察官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对案件进行法律分析并作出法律处理意见的能力。新时代检察官的法律适用素能标准有四个层级,一是要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正确理解条文规定和适用条件,对于一般性案件能夠准确适用法律;二是能够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正确、妥当处理;三是能够有效解决新型、敏感案件,运用法律原理和适用原则,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释法说理,作出让当事人和法庭信服的法律处理意见;四是在积累了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后,对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理解和解释达到一定高度,可以指引今后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处理。

二、检察实务素能标准

检察实务素能是新时代人才的通用素能在检察人员业务行为中的能力体现,是检察官在实务工作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检察实务素能是检察官依法履职的最基本和最必要的能力。

(一)释法说理素能

释法说理素能是运用语言和文字等方式,阐释检察机关决定所涉及的事实、法律和政策依据,使说理对象接受检察机关决定,以案释法的能力。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与日俱增的新型案件以及高度透明的网络环境,检察官要增强与之相对的释法说理能力,一要做到规范表达、准确阐明,使说理对象了解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理由;二要充分听取说理对象的意见,消除其猜疑和误解,使其理解并认同检察机关的决定;三要采取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结合事实法律,兼顾社会道德情理,深刻分析论证检察机关作出的决定;四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方法进行释法说理,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工作关系,加强法治宣传,彰显公平正义,维护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二)服务群众素能

服务群众素能是通过履行检察工作职责,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能力,主要考察检察官的服务意识、服务方法、服务效果。一要对群众态度真诚热情,能换位思考,使用群众语言进行良好沟通,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二要主动了解群众需求,通过深化检务公开、构建网络平台等方式,深入群众宣传检察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利;三要始终心系群众,创新便民利民机制,积极拓展检察机关服务群众新领域。善于抓住对事关民生民利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感。

(三)沟通协调素能

沟通协调素能是通过与他人或相关组织、部门等传递、交流信息、观念、情感等,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力量,并使之相互协调,达到完成检察工作目标的能力。一要主动加强联系,准确传递意见,并认真用心倾听他人意见和见解;二要根据不同对象和情景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策略,开展有效的沟通;三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畅通上下、内外沟通渠道,以制度、流程的形式明确沟通责任、提高沟通效率;四要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成为实际的组织与主导者,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为检察工作凝聚合力,有效推进工作目标实现。

三、职业道德素能标准

职业道德素能是检察官适任的内在素质要求,集中反映党、国家和人民对检察人员的期待和要求,是检察官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信念的集中体现,为全体检察官提供统一的行为指引、价值导向和内驱动力。检察官职业道德的要求包含着社会公德的要求,同时又突出强调“公正”、“廉洁”等司法中特别敏感、特别重要的道德规范。

(一)法治信仰

新时代检察官要树立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独立公正履行检察职责,维护法律统一的法治信仰。一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其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价值和法律精神,明确检察机关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崇尚和敬仰宪法与法律,遵循立法原意,注重法定程序,坚持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三要秉持职业良知,敢于担当责任,勇于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四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考影响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深层次原因,促进解决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二)理性文明

检察官在履行检察职责过程中,要以理性的思维、平和的心态把握和处理与业务有关的各种情况,以规范的举止、文明的形象取信于民。一要自觉遵守各项检察礼仪规范,态度公允、庄重大方、用语文明;二要客观、冷静应对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地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和诉求,以理性的思维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三要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沉着自信应对,及时化解危机;四要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根据执法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推动形成理性文明的司法理念和文化。

(三)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要求检察官恪守检察官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检要求,严于律已,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一要清楚认识和正确把握各项法律规定、纪律要求的行为底线;二要注重职业形象和操守,保持自警和自省之心,规范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三要防腐拒变,面对诱惑毫不动摇,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形成廉洁奉公的职业习惯;四要通过自身廉洁的操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猜你喜欢

检察官新时代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重磅推出中国检察官数字阅读APP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层检察官履职监督制约机制初探
上海检察机关第一届“十佳检察官”
挽救『小男子汉』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