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2-19吴平国
吴平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53-01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强化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强化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学生的语言直接反映其思维水平,语言训练的实质就是思维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区域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说”的训练,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起着极大的作用。在应用题教学中也要注意加强“说”的训练,让学生说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说题中的数量关系,说解题思路,以促使学生去想。在学生的想和说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白兔有5只,黑兔比白兔多3只,黑兔有多少只?首先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明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而后要求学生说其操作过程。学生可能在开始不能完整地连贯地说,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学生按问题结合操作分步解答:(1)黑兔先摆几只?在摆几只?(2)黑兔的只数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3)要求黑兔的只数该怎么办?学生由一句句地说到连贯地说,从连贯地说到脱离操作的思维表达,最后做出如下表达:黑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白兔同样多的5只,另一部分比白兔多了3只。要求黑兔的只数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这样把想与说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说”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分析、推理过程表达出来,疏通学生思维上的语言障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學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能力。
2.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发展规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手、口等各种感觉器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7的组成是,让学生摆小棒,找出有几种方法有什么异同点,最后归纳出7可以分成6和1,5和2,4和3。又如教9加几总结凑10 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一面摆实物,一面观察与思考,这样做,能够适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行动性”,对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是很有价值的。
3.注重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中数与形关系非常密切,在数学教学中,应抓住这特有的密切关系,注重运用直观图形,巧妙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数形结合对打开思路,探究解题突破口,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教学下题:服装厂有130米布,做上衣用去56米,做裤子用去34米,还剩下多少米?在审题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通过画图,应用题的条件、问题便有了清晰的印象,这样,根据数与形的结合,学生从图中九月可以看出要求剩下多少米?做起来就容易了。列式为:130-56-34=40(米)。数形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题意,把握问题的核心,准确地解答应用题,而且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往往是不可分割地进行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对一些复杂的概念,须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层层分析,步步综合,逐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如三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引导大家先分析全式,有几级运算,如果两级运算全有,则应先算第二级运算,然后再算第一级运算,最后综合得出结果。解答应用题时,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复杂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从一年级起,从简单应用题开始,就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根据大纲要求,循序渐进,扎实提高。复杂应用题是建立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由两个或三个简单的应用题组合在一起而成的,它的特点是题目中包含着两个或三个数量关系,所以仍然借助于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讲清条理。让学生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想想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的同时,我们也初步注意了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如:三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是男生的910,女生是多少人?让学生用数学术语抽象的概括出来,即求100的910是多少?这样就将具体的应用题概括为文字题,再抽象成式题。
这样,经过适当的练习,可以逐步提高学生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关键性一步,抽象、概括又都必须建立在直观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因此,根据数学具有抽象的特点,要最大限度的运用直观教学,使学生的知识建立在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感性知识基础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创造了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的能力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