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细节,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2018-12-19高米达
高米达
摘要:以新课程的理论为依据,重建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更需要通过无数细节来支撑课堂,通过这些细节行为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智慧的提升。所以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更应當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学行为的改变应当通过教学细节来研究。要让教学细节回归“教学智慧”的本质,让灵动的智慧盈溢课堂,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提升教学智慧。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细节;教学智慧;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39-01
细节行为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而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作为一线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智慧更应该从教学的每个细节入手。
1.教学智慧与细节行为来源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实践
细节的设计源于对教学内容、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源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记得一节以“Doing housework”为话题的会话课,印象颇深的是其中让学生深入体会“现在进行时”的运用。老师先后抛出三个问题:“What are you doing, now?”学生回答道:“I am listening.” “I am sitting.” “I am learning.” “I am speaking.” 让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回答思路。教师又问:“What am I doing, now?” 学生答:“You are teaching.”“You are walking.”…… 看起来学生此时的思路被激活了。最后老师指着在场的听课老师问:“ What are they doing, now?” 教师虽然反复同样的句式,但人称代词的细微变化却能让学生不停思考,准确表达。每一细节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思路已全然被打开了。表面上看这个教学环节像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这三个问题完全是结合教学内容而刻意安排的,可谓用心良苦。所以吃透教材是拥有教学智慧的基本因素。
2.教学智慧与细节行为来源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关注
教学细节是否合理,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探究与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细节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如果枯燥的东西太多,只会让课堂教学深陷困境,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全面把握和对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参与探究留出时间和空间,可以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3.教学智慧与细节行为来源于教师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捕捉和随机处理学生信息源的能力非常重要,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将其强行拉回来,从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熄灭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学智慧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这使笔者想起一位教师的故事课《奇遇》,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表现让所有老师都点头称赞:课件中出现了四个地方,Which place do you like? 让学生选,有一个学生说 I like dark cave. I want to know what's in the cave. 老师先是一愣(原来老师的教案预想到学生会选择一个美丽的花园),那位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思路,而是问他想象一下洞里会是什么? 学生就根据老师的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学生们用英语说:“我想是个大花园,我可以摘很多的花;有很多小朋友,然后我教他们英语;有一所学校,正缺个英语老师,我就成了那个老师 。”场下掌声一片,没等他说完,又有个学生说也许里面有条大蟒蛇。老师再问“Maybe there is a snake. What would you do…?”有一学生答:“Miss Snake!You are so beautiful. I'm not delicious. Please let me go.” 此时会场又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所有在场的老师都被学生的可爱和老师的睿智吸引着。这就是学生深入、独立思考后创新的火花,也是我们教育所期望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4.教学智慧与细节行为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储备
随着英语教材不断更新,许多教材都引入学科融合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也丰富起来,课堂中更多渗透和体现了学科智能教育、审美教育以及非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对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挑战,更深地影响着英语课堂的每个细节。所以平时我们更要做有心人,随时收集图片、FLASH、课件、教学游戏,包括电脑技术等资源也是如此,因为这些都是直接影响细节的处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何广坚:《英语教学法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2-35.
[2] 宋专茂.“面向21世纪学生外语素质的构成与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