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联动,奏响习作教学之歌

2018-12-19傅英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辅导习作学会

傅英英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但同时习作教学是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高耗低效之实。如何转变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可以批改学生草稿,把个人辅导与集体融合起来,求辅导之实效。把各学科联合起来,丰富学生练笔的内容,求练笔之实效。把课内外融合起来,课内的练笔学习方法,课外的练笔练习自由表达,求运用之实效。多方联动,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多方联动;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10-02

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各科间的联系,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个人辅导与集体辅导的融合,提高辅导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这多方面的融合,我们称之为“多方联动”。“多方联动”打破封闭状态,强调课程间的沟通、整合。在学科学习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积累,学会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个人与集体联动,辅导求实效

1.1 一起审题,帮助拓展思路。

每次习作训练的时候,我都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审题,给他们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家打草稿。这样,既避免了细致指导后的千篇一律,又避免了毫无指导的盲目。

1.2 耐心批改,给予实效指导。

写评语的时候,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这些套话就不要写了,“如果能够写得更具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空洞的评语也不要写上去了。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更具体,如何才能更生动。

1.3 集体讲评,解决共性问题。

集体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或与老师一起学习习作的方法,或欣赏其他人的优秀片段,或帮助其他人修改不足之处。在赏析和修改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各学科联动,练笔求实效

当然,指望一学期八次的习作训练提高习作能力,是不可能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平常的教学中,还应该让他们多练。但是练也要讲究方法,练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可说,觉得习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一次的练习都是一次正强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学习,如果能把他们的学科学习变成一种习作的素材,那么他们的练笔就会有话可说了。因此,我们可以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把作文和学科学习相联系起来。

三年级上册,《科學》老师要求学生观察蚯蚓和蜗牛,我就让学生写写我喜欢的动物——蚯蚓(蜗牛)。因为有体验,学生能写出“蜗牛爬过之后,桌子上会留下亮亮的、黏黏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这学期的《品德与生活》里面有一课是要求学生辩论的,辩题是:中午、下午学生放学时,爸爸妈妈都没有下班,这些孩子是否该由社区管理。课堂上,我让他们充分辩论。课后,他们写了一篇“唇枪舌剑”,文中既有对辩论过程的描述,又有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相当精彩。

让学生在科学课中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在美术课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制作不同的小东西,并能把自己的绘画过程写下来;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活动,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体验。这样的练笔,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不会觉得困难,才会乐于练笔,积极练笔。

3.课内外联动,运用求实效

3.1 课堂上练,迁移写法。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

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因此,我紧扣课文教学,给他们提供模仿的机会。这样的练笔,因为有范文引路,学生往往描写得比较好。比如学了《燕子》,学习课文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写法,学生就会用“怎样的什么,怎么样的什么,凑成了什么”的段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总之,在所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句式和段落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笔练一练,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是受益非凡的。每次练了之后选择几篇优秀的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样大家的进步就更明显了。因为于优生来说是一种展示,有成功的喜悦。于学困生而言,是一种学习,人人练有所得。

3.2 生活中练,畅快表达。

3.2.1 循序渐进,练有梯度。

每个年段的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布置小练笔。我们平常写作,就是把自己脑中看到的东西或者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再写出来。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没有这种再现能力,过去了他们往往就想不起来了。所以三年级上册,我主要让他们练习“看图写话”。书店里有一本叶昂龙主编的看图写话,提供词语、句式和思路拓展,我挑选里面有趣的图画给学生写,学生有了这个凭借,就不觉得难了。一个学期练下来,学生的习作都明显进步了。差的学生也能成篇了,好的学生能写五六百字甚至上千字。

3.2.2 生活中练,畅快表达。

(1)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都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资源,为我所有。只有这样,学生练笔的时候才会觉得轻松、愉快。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学会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2)练笔与班级活动联合。

如果实在没什么好的题材,那么我们就要创造一些生活了。我们可以利用班队课给学生搞一些活动,比如“扳手腕”,比如“贴鼻子”“夹弹珠”等等。这些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开心,而且提供了写作的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4.班报联动,激励求实效

除了在学生的习作评价上给予激励外,我还办了一份名为《树娃娃》的班级小报。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编成一张报纸,让他们享受发表的快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激励。

小报内容的选择,我也注意既激励优等生,也激励中下学生。每次都选一两个中下学生的作品,这样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是有机会的。同时,我选择学生优秀的习作寄往报社,十五篇发表在《金华晚报》上。这样,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离成功并不遥远。因此,习作的兴趣也就特别浓厚了。

“多方联动”,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学生“有话会说”,为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作文教学成了灵动的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 胡东芳.《教育新思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猜你喜欢

辅导习作学会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习作展示
学会尊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