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类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2018-12-19张德宝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专业

张德宝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交通类院校应该通过专业定位完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修订、专业集群建设、师资队伍导向、产学研合作推进等策略,进一步促进专业布局的优化建设,适应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交通类院校;地方高校;专业建设

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因此,如何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此后,关于“新工科”的讨论不仅在高校展开,也成为企业的热点话题。“复旦共识”提出,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那么,“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类院校应如何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结构布局优化?本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对此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新工科”建设是高校学科专业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

(一)“新工科”内涵为高校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术界对于“新工科”的内涵说法不一,但对于“新工科”的理念模式、路径已基本达成共识。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新工科”旨在打造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有三。

第一,办学理念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主动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设置新学科、新专业(如智能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并集群化发展。

第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由分化单一向交叉融合转变。面向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需求,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专业,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特别是促进理工结合、工管结合、工文渗透,增强学科专业的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

第三,办学路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深化落实政府牵头、高校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集聚一切办学资源和条件,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实践提供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总之,“新工科”既是办学的新理念、新路径,也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模式。“新工科”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学科专业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目标。

(二)“新工科”建设对高校专业调整提供了现实指引

当前,部分高校的办学与行业、产业需求还不太适应,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学科基础与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有待加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困难等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学科水平持续提升。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一方面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交通类院校作为工科优势高校,总结继承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发挥自身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急需,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新兴工科,拓展工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构建创新价值链,打造工程学科专业的升级版,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的一大工作重点。

二、“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类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调整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表明,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及时依据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和规格的需求,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管理体制结构上进行调整,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和良性互动。对于交通类院校来说,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的结合,进一步优化完善专业结构布局,深入交通行业、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职责、毕业生反馈等开展广泛调研,掌握专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对应的岗位群及相应岗位的素能要求,确定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然后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出毕业要求,并分解成可考核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

(二)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调整

根据专业调研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通过调研获得经济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确定专业目标定位,即本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专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对应的岗位群及相应岗位的素能要求。同时,突出专业设置和调整审批权的下放,推进应用型发展之路,破除“大而全”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根據校内教育资源,呼应社会需求和企业所求,梳理专业结构,建设与培育一批强势、优势、前瞻性的专业,改造一批传统基础的专业,转变和合并一批师资力量弱、教学资源单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相同或相似的专业。通过抓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突出专业优势,带动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交通类专业院校。

(三)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按照岗位需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可考核指标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加强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衔接。强化实践教学,调整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工科专业不低于总学分的30%,其他学科专业不低于总学分的25%。将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训练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自我成长。

按照学生成长的时空分布,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学生自我成长”的三维空间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内容对可考核指标点支撑矩阵”“预期学习成果实施计划”达成教学精致化。

(四)交通类优势专业集群建设的优化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扶持建设与交通行业产业链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构建优势专业集群,实现高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和融合发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重点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在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践教育基地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带动群内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專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五)推进新工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承担专业知识传输的能力要求强,“新工科”要求更加泛化,师资力量不局限于人数数量、职称结构、性别、年龄的硬性要求,更多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师德修养等综合素质,一技之长即可为师,关键是为学生带来数与量的提高。现下所提倡的“双师双能型”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导,打造优秀的带头团队,通过“引、培、转、聘”等方式,增强师资力量,与社会联手,联合打造能力强、技术过硬、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德才兼备,师德与能力并重,以“上得了教室、下得去基地,讲得了课,做得了科研”为标准,逐步完善教师的“进入、晋升与退出”机制,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六)突出产学研结合,促进专业、产业、职业的紧密对接

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推进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培养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实现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同步运行,促进专业、产业、职业的紧密对接。

三、结语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同时,专业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长期探索的过程,这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巨大工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工科”建设不是独立的工作,专业建设要突破界限,面向社会,面向各级组织单位,面向各个专业,协同创新,集校内资源与地方社会资源共举共建,才能逐步涵盖专业的各个层面,提升专业培养人才的创新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仁华.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66-70.

[2]李志鸿,邹复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05):486-490.

[3]汪福俊,陆苏华.“新工科”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148-149.

[4]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