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译与省译在英语笔译中的运用探析
2018-12-19陈华
陈华
【摘要】伴随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英语笔译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中。增译与省译是英语笔译中常用的方法。文章阐述了英语笔译当中运用增译与省译的必要性,分析了增译与省译对于英语笔译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增译与省译在英语笔译中的实际运用及其相关注意事项,以期为英语笔译工作者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增译;省译;英语笔译
一、引言
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英语已成为我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早已普及我国各地区,各高校对于英语教学倍加重视。英汉互译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两种语言民族、文化、风俗等的影响,在进行互译的过程当中,若采取直译法难免会出现互译不对等的情况,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及语言的表达效果。为优化英汉互译效果,在日常翻译过程当中,英语笔译常用到增译法与省译法两种方法,以更加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文含义。
二、英语笔译中运用增译与省译的必要性
(一)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在进行英语笔译时,受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之间语言差异的影响,译者需有所侧重。
首先,英语与汉语的文化背景不同。英语笔译是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相对繁复的部分,这是因为英语与汉语所属的语系本就不同,两种语言在发音、书写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语言使用所处的背景也有所不同[1]。如,汉语使用过程当中常会用到一些歇后语、成语等,英语当中却没有。为此,在进行英语互译时,出于对语言差异方面的考虑,译者就需在深入了解各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减,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译文的真实语言环境。
其次,英语与汉语的表达重点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全面掌握原文的中心意义,并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增减主谓语等方式以更加全面、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
再次,英语与汉语在词语的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的,英语较汉语在词语的运用方式上来得更简单些,英语当中有很多一词多义的词语,为此,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结合上下文及语境,对相同词语的不同含義进行推敲,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真实语意。
(二)译文结构变化
英语与汉语在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被动与主动使用方面。汉语多采取主动表达方式,而英语多采取被动表达方式。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充分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以免在英汉互译的过程当中发生所译内容意思与原文意思不符的情况。
(三)译文语义完整性与准确性的客观要求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务必要尊重作者意愿,坚持原文含义,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增减,避免个人主观情绪的参与,以保证译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三、增译与省译对英语笔译的重要作用
(一)增译有利于学习英语词汇
进行英语笔译对于译者而言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英语词汇的机会。英语笔译工作是在对词汇的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基础上进行的,而词汇学习所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在学习母语的过程当中,若遇到不能理解的词汇,通常结合上下文,根据语境进行推测,结果与实际含义都不会相差太大。但是英语学习并非如此,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若对某个词汇的含义不甚清楚,就可能会对整个句子或整篇文章的理解产生偏差。如英语当中的某些医学术语、科技术语等,有时就算译者费尽心思进行翻译,读者也可能会不理解。此时,利用增译法,通过适当增加对词汇的解释,就能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与延伸意义。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对于词汇的记忆不断加深,另因增译法的使用需处于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这有利译者对词汇的理解。
(二)省译有利于掌握语法规则
对语法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语法学习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与前提。良好的语法基础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并记住相关法则,使学习者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但是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的语法就相当于数学的公式,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只是在累加公式,重在应付考试。但是在进行英语笔试的过程当中,若想要灵活运用省译法,译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法基础,尤其是汉译英。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当中,译者会发现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天差地别,若不能掌握相关的语法规则,英语笔译也就无从谈起。如,英语当中有很多连词、冠词、代词等,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依实际情况选择不译,但因汉语词性概念相对较弱,若不翻译又可能会影响整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与完整性。因此,省译法的运用可帮助译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法规则,减少语法方面的错误,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英语与汉语所属的语言体系截然不同,这也就造就了其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的互译时,为能更好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就有必要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贴近原文的语言环境。但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想实现此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在进行英语笔译时,某个词翻译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含义表达的误差,引起读者的误解。为此,在进行英语笔译时,译者不但要重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更重要的是看到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并在翻译中有所体现。英语笔译不仅是对英语语言的翻译,更是对英语背后文化内涵的翻译。译者进行英语笔译的过程,也是自身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有利于自身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四、增译与省译在英语笔译中的运用
(一)“there be”句式的增译与省译
“there be”句式是英语当中一种常见的句式,意为“有”,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或在某处。“there be”本身没有“在”或“在某处”的含义,而汉语当中对于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等的词语是不会完全翻译出来的,两者的语言结构完全不同。因此,在将英语“there be”翻译成汉语时,应采取省译法,将部分内容适当省去,而在进行汉译英的过程当中,针对“there be”句式,应适当地进行增补,以保证句式的完整性。
(二)词语的增译与省译
在从事翻译工作的过程当中,译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些语义并无一个具体的单词来承载,而是利用其他词语或某个句子结构来进行表示。在對这种情况进行翻译时,译文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原文当中所隐藏的含义,因此译者应依原文句子的含义适当补充或删减词汇,以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三)词性的转换
英语翻译当中不乏一些动词、冠词、名词等,对于这类词汇的翻译,如果不能采取合理、规范的翻译措施,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些词语的词性与意思发生转换。为避免词性与意思的转换,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就需要采取增译法与省译法。通过增译来丰富译文,使译文能更加贴近原文语境,保证译文中相应词汇的词性与词意,以保障句子含义的完整性;或采取省译的方法,确保语言简练,使译文表达更加纯正,凸显译文内容,同时也确保词性不会发生转换,以免读者误解,影响英汉交流。
五、英语笔译中运用增译与省译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画蛇添足
在进行英语笔译的过程当中,首先需注意的是,增译与省译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套用在所有的英语翻译当中。增译与省译多用于两种语言无法调和的翻译情况,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应依详细考察句子,并思考尽量不采取增译或省译的方式保证所译句子的“原汁原味”。除了增译与省译,英语笔译当中还有很多其他翻译技巧,如拆卸法、转换法等[3],在进行英语笔译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以保证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以及读者的正确理解。
(二)忠实原文含义
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在进行翻译时,不管采取哪种翻译方式,使用哪种翻译技巧,都必须遵循忠实原文含义的原则。在进行英语笔译的过程当中,译者应充分尊重原文意思,各类翻译技巧与方法的使用最终都是为更好地表达原文含义而服务的,不能为了使用技巧而使用技巧,违背翻译的初衷与最终目的。
六、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已成为仅次于我国母语的重要语言。增译与省译均是英语笔译中常被使用到的重要方法,在英语笔译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翻译者在进行英语笔译的过程当中,务必要认识到每一种语言都具其特殊性,在进行翻译时,应依实际情况,结合语言特性,灵活运用好增译法与省译法,以使译文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传递出原文的意思,并被读者所接受。而要做到此点,翻译者一方面需避免画蛇添足,另一方面需忠实原文,理解并尊重原文的主旨与初衷。
【参考文献】
[1]谢莉丹.试论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6(34):227-228.
[2]张爱雯.浅析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J].现代交际,2018(6):122-123.
[3]赵琪.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6(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