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联网技术助推我国跨境物流竞争的新优势
2018-12-19李雪梅
李雪梅
摘 要:物联网技术及早部署了我国后IP时代技术研发计划,为我国跨境物流竞争注入新动能。近几年,我国跨境物流发展迅猛,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面临安全问题突出、时效性差与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物联网技术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为此,本文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跨境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障礙,提出提升我国跨境物流竞争优势的创新路径,以期利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助推我国跨境物流竞争力。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跨境物流;助推;竞争力;新优势;创新路径
2018年5月30日,中国快递协会主办了2018年中国快递(国际)发展大会。大会主要围绕“高科技助力新发展 高质量服务新经济”主题展开探讨,深入分析跨境物流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跨境物流搭建新型桥梁。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9月,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借助物联网技术,已有超过500万辆载重货车安装了北斗定位装置,智能收件箱已超过19组,还有智能柜、无人仓、无人机、无人驾驶、托盘、无人港与物流机器人等领先技术,逐步在跨境物流领域中得到试验应用,助推我国跨境物流发展竞争具备新优势。但同时,当前物联网技术在跨境物流中更深层次的应用,面临许多困境。如何突破这些障碍,加快我国智慧物流发展进程,将成为我国跨境物流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任务。
一、物联网技术助推我国跨境物流的优势
自物联网技术被引入我国跨境物流企业以来,对整个跨境物流发展产生诸多影响。2018年8月18日,我国基于物联核向量技术,研发了共享包装箱,实现了一个包装箱可以重复使用2000次,回收率高达100%,实现零排放,极大的促进了跨境物流的发展。2018年4月12日,我国相关跨境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科技,推出了“物联网科技+冷链”的跨境物流方式,为跨境物流发展注入新动能。且2018年2月8日,跨境物流商利用物联网的数控系统、传感器与工业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施,建立了“斑马物联网”,并获得约6.4亿人民币C轮融资,致力于打造跨境物流运营平台,服务跨境物流企业。除此之外,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我国跨境物流中,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进一步助推我国跨境物流发展具备竞争新优势。
(一)物联网技术助推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升级
随着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我国跨境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并完善。就跨境物流海外仓而言,菜鸟与中国邮政两大跨境物流运营商,充分借助物联网的云计算技术,进行跨国海外仓集中管理,基本实现全球集中进口商品原产地全覆盖。据统计,菜鸟已经在法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美国与荷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近50个海外仓进行跨境物流服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已将英国仓、捷克仓、美国东仓、美国西仓、澳洲仓与德国仓投入运营。就跨境物流服务专列而言,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同样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布局国内外航线。2018年5月22日,“长安号”中欧班列,首开了跨境电商物流专列;京东跨境物流,开启一带一路跨境物流“直通车”,进一步满足多元化跨境物流链路。此外,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已借助物联网技术,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与美国等国家建立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并在国内运营60个互换局,在杭州建立9个口岸保税仓。物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助推我国整个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升级与完善。
(二)物联网技术助推跨境物流更加智能化
跨境物流企业借助物联网技术,逐步研发出了各种新型技术,促使跨境物流在仓储、配送与沟通等环节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跨境物流仓储方面,2018年1月18日,全国首个智能机器人仓库-智能一号落户北京,该机器人借助物联网的数控系统,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跨境物流仓储全流程智能操作。并且,盈科视控为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的跨境物流产品,为我国跨境物流研发并生产了智能机器人快递分拣解决方案、AGV任务调度系统与智能机器人仓储拣选解决方案,借助多种物联网技术,采用大量智能应用,快速匹配物流中心吞吐量,进一步推进我国跨境物流仓储革命。在跨境物流配送方面,2018年5月15日,京东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成立了首个“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有效解决了区块链在跨境物流数据存储与共识算法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且该联盟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连通线上线下数据,应用无人车配送与无人车仓管等智能化场景,有效降低跨境物流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促使跨境物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物联网技术助推跨境物流运输模式实现多元化创新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我国跨境物流的运输模式主要是跨境电商企业在不同区域内借助第三方物流,实现商品配送。商品配送时效性较差,且无法较好的保证质量。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借助新型物联网技术,逐步对运输模式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跨境物流运输模式。例如,2018年9月16日,西成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间的物流从单一结构向多式联运方式转变。再如,2018年5月21日,京东成功开通了汉堡-西安精品专列,这也是我国跨境物流开通的首个中欧班列,该班列在原有跨境物流班列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跨境链路进行了创新,实现了一条班列满足多元化的跨境链路,更好的发挥了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并且, 2018年8月21日,兰州相关跨境物流企业,借助兰州“节点”城市的优势,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定位与管理技术,对原有的跨境物流运输模式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复制且落地的“兰州模式”,实现了对跨境物流运输模式的创新。
(四)物联网技术助推跨境物流产品种类丰富
传统跨境物流受技术条件限制,只能完成不易碎,且无温度要求商品的运输。而自将物联网技术与跨境物流结合以后,我国跨境物流运输商品种类也日益丰富。在京东跨境物流企业方面,京东借助物联网的RFID技术,在2017年8月开始,逐步实现对“中国制造”类商品配送,包括服饰、3C配件、家居家装、母婴用品与健康用品等。且在2017年间,京东为印尼消费者提供了19个品类、127个子品类,主要涵盖时尚、奢侈品、家电等商品。此外,2018年4月18日,菜鸟跨境物流企业采用物联网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开通大件商品海运航线,成功将国内家具家居、户外器材与大家电等搭建商品运送到国外,实现大件商品跨国配送。同时,申通与日本邮政利用物联网的云计算技术,联合开启“跨境通关配送”模式,助力双边化妆品与食品等品类商品跨境配送,最大化发挥跨境物流配送效益。此外,在温度、湿度、距离、状态探测器等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下,我国跨境物流还实现对玻璃制品、液态奶以及生鲜等产品的运输,跨境物流运输产品日渐丰富。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我国跨境物流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跨境物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加剧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风险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跨境物流中,其应用环节较为复杂,所承载信息极其庞大。因此,要求跨境物流具备较强安全性。但我国跨境物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促使物联网技术应用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由于跨境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问题,导致我国广东省一位海淘用户个人信息,被人冒用20次;重庆一位用户个人信息被人冒用26次。且山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区,由于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被人肆意盗用信息事件时有发生,极大的降低了跨境物流信息安全性,加剧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2017年全年,我国跨境电商因为跨境物流存在丢件、破损与售假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占投诉总量比例高达12.98%,同比增长1.37%。且我国72%的包裹是通过邮政渠道寄递,但是邮政跨境物流丢包率已经超过5%,在旺季甚至超过了10%,用户商品安全难以保障,进一步加剧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风险。
(二)跨境物流企业成本压力大,物联网技术应用缺乏强大资金支持
在跨境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压力一直存在,这也是制约其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一大因素。根据新浪科技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物流业成本一般占GDP比重的7%-8%,而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 比重竟高达20%,跨境物流成本相对更高。且一般而言,跨境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成本,如果采取直邮方式,跨境物流成本一般会占到商品成本的20%。例如,购买一个价值为300元的产品,其跨境物流运费就高达60元,且还不包括跨境物流仓储成本与其他成本。且2018年4月份,随着跨境物流运费的上涨,之前每单商品运费由之前95元,增加至150元,企业一年内需要承担高达1600万元跨境物流费用。而跨境物流企业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需要高达几亿元的资金支撑。跨境物流企业在面临较大成本压力的背景下,难以为物理网技术应用提供较大资金支持。
(三)跨境物流时效难以匹配物联网技术,致使物联网技术引入步伐放缓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跨境物流服务水平。但目前我国跨境物流仍存在时效性较差问题,难以将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发挥到最大化,极大影响跨境商品流通。根据跨境电商头条数据显示,中国邮政小包送达亚洲邻国,所需时间高达5-10天,送达至欧美等国家,则需要耗费7-15天,更远的国家则需要15-30天,且有超过80%的邮政包裹,配送周期超過了30天。而亚洲国家客户接受配送时间为2-3天,欧美则是5-7天。跨境物流时效性较差,导致相关企业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无法实现技术与时间协同,难以形成“品效合一”发展模式。另根据《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数据显示,转运四方、天马迅达、海带宝与快鸟转运四家跨境物流,由于商品转运速度慢、客服服务差等问题经常被海淘用户投诉,被投诉量已经超过我国跨境物流总投诉量的50%。跨境物流时效性较差,难以提高与物联网技术的匹配度,致使各个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引入步伐有所放缓。
(四)跨境物流支付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金融服务
物联网以技术支持方式,助推我国跨境物流发展。但我国跨境物流支付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金融服务。根据网易财经信息显示,2017年,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跨境物流支付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此次检查暴露出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存在的“高危漏洞”,导致企业在引入物联网技术时,缺乏较为安全的金融服务。其中,重庆市钱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因违规办理40多亿元人民币,已被境外支付机构暂停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资格;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跨境外汇支付收支申报问题,被处罚60万元人民币;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报送异常风险报告,被处罚6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40家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均涉嫌非法操作问题,进一步暴露我国跨境物流支付体系不健全问题。并且,在跨境支付中,我国跨境支付机构不具备汇兑业务资质,仍需要借助商业银行进行跨境结算。在不健全的跨境物流支付体系下,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在引入物联网技术时,无法满足物联网应用中的金融服务,进而影响物联网技术在跨境物流中广泛应用。
(五)跨境物流企业竞争力大,恶化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
近年来,我国跨境物流企业为取得更高经济效益,不断加大了企业竞争力,促使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不断恶化。例如,2017年8月17日,京东合作快递对京东跨境物流发起诉讼,称京东利用电商平台的支付地位,干预天天快递与商户之间的交易,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之前,天天快递已经被苏宁收购。且在2017年11月7日,苏宁再次发表声明,指责京东擅用苏宁代言人头像,涉嫌故意混淆公众认知,扰乱市场经营秩序。2018年6月5日,在618大战来临之际,苏宁被曝禁止商家使用京东物流发送快递,进一步加剧了跨境物流竞争力,促使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逐步恶化。与此同时,京东与菜鸟之间的“对垒史”,也促使跨境物流市场更加混乱。跨境物流企业一系列不规范竞争以及垄断行为,对行业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进一步恶化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环境。
三、以物联网技术提升我国跨境物流竞争优势的创新路径
(一)出台跨境物流市场运作新举措,营造良好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
我国跨境物流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为物联网技术营造了一个不良应用环境。因此,应出台跨境物流市场运作新举措,营造良好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一方面,在支持跨境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相关政府应根据跨境物流企业的经营属性,细分其配送市场,并出具相关文件,降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跨境物流相关企业,应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制定合理的跨境物流合作协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跨境物流工作,为跨境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例如,天津海关出台了跨境物流贸易便利化新举措,在2017年,该海关通关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为15.2与0.84小时,较2016年压缩了53.76%与57.58%,在提高跨境物流企业通关时效性的同时,为物联网技术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
(二)设立跨境物流管理平台,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性
2018年6月1日,天津海关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航空周转件 RFID”管理系统,该系统促进天津航空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化延伸,在天津范围内形成集聚效应,将之前需要48小时通关时间,缩短至10分钟,极大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性。因此,我国可利用物联网技术,设立跨境物流管理平台,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性。相关部门应整合跨境物流通关环节,将供应链各部门进行统一规整。根据不同部门工作属性,对整个跨境物流流通环节进行梳理,理清跨境物流流程,推动跨境物流各环节无缝衔接。并且,针对细分后的跨境物流运输流程,进行数据处理,借助物联网技术,设立跨境物流管理平台。依据平台功能,对不同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监管,起到跨境物流供应链各环节集聚效应,加快跨境商品流通速率。
(三)构建统一的云计算系统,保障跨境物流信息安全
我国应借助物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构建统一化的云计算信息系统,用以保障跨境物流信息安全。在构建信息系统之前,应基于云计算技术,整合集成跨境物流各个子信息系统,采集并处理跨境物流信息数据,以全方位满足跨境物流各联盟主体对信息的柔性需求。在构建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基于传统跨境物流的财务子系统、营销子系统、操作子系统、客服子系统与信息管理子系统等,将各个系统的端口进行对接,形成统一化的云计算信息封闭系统。在构建信息系统之后,应在系统内部设立“互联网+”综合查询板块,并开通身份认证服务,维护跨境物流各节点信息。跨境物流各成员可根据自身需求,登录进入该板块进行信息查询,进一步保障跨境物流企业信息安全。
(四)創新跨境物流支付方式,完善跨境物流支付体系
2018年5月25日,我国支付产业引领者合利宝支付在中信银行与天河支行的协助下,完成了31笔,金额高达168574.52元的跨境支付,并推出跨境物流支付新型解决方案,为跨境企业支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且早在之前,东南亚主流电商推出了WorldFirst跨境支付平台,极大的促进了跨境物流支付体系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借助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技术,在保障支付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跨境物流支付方式,用于完善跨境物流支付体系。当前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应基于现有支付方式,对跨境物流支付流程进行梳理,基于不同支付流程,进行不同支付方式的匹配,实现多种跨境物流支付方式联用。在国际支付方面,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应积极与国外其他支付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完善跨境物流支付体系。
(五)实施本土化配送方式,降低跨境物流企业成本
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应大力借助物联网技术术,在深入了解各国环境基础上,实施本土化配送方式,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跨境物流便利性。首先,我国跨境物流企业,应熟悉各个国家与物流相关的制度、法律、政策、经济水平与生活习惯等,充分了解当地环境因素。其次,跨境物流企业应积极与当地职能部门沟通,结合智能终端技术,在当地建立语言网站与仓库,并聘请当地人才进行管理,实现跨境物流经营本土化,进一步降低跨境物流企业成本。最后,跨境物流企业应根据本土化配送方式实施进程,在海外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巡查,通过物联网智能终端等设备,及时了解海外商品配送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进行战略调整,保障海外产品配送有效性与便利性。
参考文献:
[1]新闻中心.配送时效 电商出海的第一道坎[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8-06-06/doc-ihcqccin9016864.shtml[2018-06-6].
[2]赵子华.叶前林.何伦志.“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障碍及策略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8(1):30-33.
[3]范嵩.现代物联网技术助力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升级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7(6):120-120.
[4]何跃.“互联网 +”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新优势[J].对外经贸实务,2016(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