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12-19龚榆桐李超建
龚榆桐 李超建
摘 要:跨境支付是跨境交易的核心环节之一,其发展情况与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对国内跨境电商支付系统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跨境电商支付主要存在管理资费标准高、跨境融资难度大、资金回笼周期长、经营风险盲点多、缺乏国际话语权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国内跨境电商市场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我国跨境支付平台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发展策略。
关键字:跨境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电商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远远领先于外汇市场,跨境电商渗透率也不断提升。随着国内多项扶持引导政策的全面落实,跨境电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整体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其“效率高、投入少、本地化”的独有特质受到众多中小跨境公司的信赖与认可,业务量始终处于持续增长状态,逐渐摆脱海外支付机构的影响及压力,切实解决了跨境交易的资费标準偏高、账户风险性高、资金回收效率低、融资难度大等诸多常见问题。因此,分析我国跨境支付平台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发展策略,对于推动相关领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跨境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跨境支付平台发展迅速,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支付产业新的盈利点。目前,我国跨境支付产业规模日渐扩大,以其“高效、低投入、本土化”的优点得到大批跨境中小企业的认可,不再受制于境外支付企业,市场竞争优势逐步加强,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结构,众多的公司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生存发展机遇,以便于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资源。随着国内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不断递增,跨境支付平台资金比例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国内第三方支付具有独特的受众群体、使用场景与创新机制,随着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如套现、资金走向不清晰、违规结算等问题接踵而至,为金融监管带来极大的风险。对此,网联重新确立了一种统一的结算机制,既能够有效的缩短支付用时、降低成本,又能够切实管控以往跨境支付机构代理行体系存在的运作风险。
与此同时,网联的出现能够有效降低部分跨境支付企业的潜在收益—备付金收益。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大多源自虚拟账户中闲置的资金,而跨境支付沉淀金的获取渠道则比较独特,兼具交易保障金与在途资金等。沉淀资金随着长期的积累而不断增多,倘若交网联进行集中托管,将大幅削弱支付平台对银行谈判的主导权,终结支付平台通过备付金盈利以及和银行议价的工具。
二、 中国跨境支付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机构资费标准高
我国跨境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支付形式较为多元。如进行支付流程,必须先在支付地创立企业后开设本地账户、创建香港离岸账户、跨国信用卡、西联汇款、电汇、海外支付企业、空壳支付企业甚至非法钱庄等。当一切条件具备后,跨境电商开始寻求与海外支付机构的合作,以便于能够快速地推动本土化进程。2013年,我国尚未正式公开首批跨境支付试点平台名单前,未获得我国支付业务牌照的外资支付平台近乎掌控了我国整个跨境电商支付市场,使得我国大部分跨国企业不得不通过诸如Paypal、Worldfirst等海外支付工具完成支付流程。跨境支付的收费项目主要有两类:提现手续费与汇损,部分机构还设置了年费、到账费用等项目。其中,提现资费标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部分机构甚至设置分级资费标准,用户必须在超过限定额度之后,才能够获取相应的手续费折扣。受传统资金管理思维影响,很多商家并未重视汇率差问题,认为汇率应该是按照市场规律浮动的,自身不具备议价的权利,因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商家汇率包含基准汇率与汇损两部分,人民银行会定期公示基准汇率,商家能够自行获取,从而与自己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对照;汇损主要指基于此种公开的中间价,因汇率差值而产生的损失。部分跨境支付机构并不对外披露平台所选用的汇率基准,旨在获得汇损差额收益。对中小型跨境电商而言,手续费会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及全年成交总额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手续费率在3%-5%的水平,但议价空间相对较窄。随着我国跨境支付机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支付市场会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规律体系当中,能够有效扭转上述被动局面。减少手续费率能够有效降低商家的支付费用,对于支付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资金回流周期长
长期以来,资金流动性差且货款到账速度慢是商家在跨境电商交易时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跨境支付的流程极为繁琐,货款需陆续历经多家金融组织与银行间的流通、交易、合规、结算与风控等中间环节,中间环节越多则周期越长,而周期长则意味着资金的流动性变差。众多和跨境商家合作的境外支付平台,有的出于精简流程、有的因无法适应国内严格的外汇管控模式,还有的因为难以顺利完成本土化进程,被迫与海外银行合作,在港澳完成结算或代理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大多是利用清算行或代理行的机制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各大银行报文转换的自动化水平、跨境结算业务处理的效率、不同银行对内结算的速度、实时结算甚至不同地方的时差等要素均都会对资金回流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包含资金在银行间流动过程,银行报文转换的自动化水平以及银行固有的运作效率直接决定着整体的效率,所以银行未必能做到实时清算,再加上不同国家间的时差或海外银行休假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结算时间延长,造成资金无法按时到账。对商家而言,时间便是宝贵的财富,资金流通性差且到账用时久等问题,从某种层面上将严重阻碍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是跨境电商必须直面的难题之一。
(三)跨境电商融资难度大
由于本身的“跨境交易”属性,跨境电商需要占用诸多领域的资金,不但存货需占用资金,同时存在着由于支付平台服务费、货款资金到账速度慢、出口退税用时长、货币汇损所产生的资金占用,所以在途资金的比重较高等问题。并且,中小跨境电商本身的经营规模不大、资金基础欠缺,大多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难题。从某种层面而言,融资难度大同样是阻碍国内中小跨境电商发展壮大、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也是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国家商务部调查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新加坡,国内公司的整体融资费用明显偏高,约为融资总量的10%到15%之间,是发达国家融资费用的2-4倍,51%的小型公司表示融资是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发展阻力,融资整体满意程度只有27%。跨境电商融资也遵循“二八定律”,规模较大的电商商家掌握着更为多元的融资渠道与选择空间,能够得到银行的支持与帮助,获取大量的低息资金,控制着80%的信贷市场资金。反观中小跨境电商,特别是小型商家或个体,因为融资途径单一,缺乏充分的抵押资产以及担保方,往往会存在着融资受阻、公司运营不善等情况。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性支出持续增加,融资水平对于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部分进军跨境电商市场的传统企业还存在思维观念滞后却仍然坚守着陈旧的融资理念,通过银行信贷与民间融资两种方式进行融资,指明自己的融资渠道过窄。随着金融体系监管越来越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意识不断增强,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严控融资业务,加之民间融资利息与风险的不断增加,支付公司面临的融资形势越发严峻。
(四)国际地位低且缺乏话语权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商家都饱受专利冲突、账户不稳定、资金冻结等问题的困扰,在跨国维权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往往处在极为被动的境地,而这些问题能够妥善维权和解决的比例不足60%。2015年,国内由于诉讼而被某一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冻结资金的企业数量便多达5000多个。在加强对营销渠道管控与审核的同时,境外金融监管部门还联合支付平台共同对我国商家进行“整顿”,使得众多企业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规章制度不同而产生的罚款也导致诸多商家的努力付诸于东流。一方面,因为语言不通,英语在我国尚未达到全民普及并熟练掌握的程度,更别提通过其他小语种来有效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这对跨境电商及支付平台而言都是急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除了对法规流程等缺乏全面的了解,还有部分国家为了维护其本土市场,会做出排斥或限制他国企业的行为。特别是部分小型跨国公司,因不熟悉法规被对方抓住打压的机会,大多会处在十分被动的境地,难以进行诉讼与维权。因为海外诉讼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应诉和维权流程极为复杂且用时较久,导致不少的企业只能无奈终止诉讼和维权。同时,还会遇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等问题,因为中小规模商家是跨境电商市场的主力军,相较于大型贸易企业,其经营规模与资金实力均十分有限,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与认知并不深刻,同时并不了解海外的知识产权法规与机制,极容易在经营过程中触碰到他国的法律底限,导致企业经营利益受损。最后,因为我国跨境电商商家在全球市场中缺乏话语权,在维权过程中无奈选择沉默;更为重要的是,海外营销机构与支付机构掌握着资金流动等关键要素,倘若冻结或关闭资金账户,势必将对商家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加之,无法获取相关的经营数据,商家难以进行维权,大多都以吃“哑巴亏”结束。所以,怎样增强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引导国内跨境商家正确维权,争取公平的待遇、与海外法规监管体系公平对话,是现阶段急需思考的难题之一。
(五)支付环节的交易风险
支付风险是任何金融体系都无法规避的问题,对于跨境电商支付平台而言,这种风险无疑成倍的增加。一方面,备付金风险。备付金,又名准备金、沉淀资金,以临时保管交易资金的方式有效的监督与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刚刚成立时,大多将创造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沉淀资金便成为了此类机构的主要盈利点之一。对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而言,沉淀资金大多为虚拟账户中的资金结余,而跨境支付沉淀资金的组成则更为独特和丰富,如在途资金与交易保障金等。长此以往,不断增长的沉淀资金则能够带来较高的利息收入,因为跨境支付的过程繁琐且速度较慢,沉淀资金的规模会越积越大,为跨境支付机构带来大量的“隐性收益”。对部分跨境支付机构而言,备付金是其最主要的一种隐性收益,也是平台与商业银行进行议价的砝码。倘若交由网联集中管理,势必将削弱支付平台对银行的议价主动权。网联的出现令众多支付机构的备付金收益大幅缩水,间接导致支付成本上涨,不利于跨境支付商家的经营与盈利。另一方面,跨境支付机构内在的信用与安全机制存在漏洞。目前,国内多数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尚未构建健全的内在信用与安全管控机制,在安全隐患预警及对紧急事件的汇报等工作上存在诸多不足,部分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为了扩大自身的利润空间,剔除部分投资较大但成效显著的大数据分析等审查平台,选择通过投资较少的方法审批客户的申请,由此为用户伪造个人身份信息、从事国际洗钱或套现等违法活动带来可趁之机,导致部分违法人员利用捏造的交易数据躲避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督,转移外汇资金,此举既破坏了跨境支付市场良好的秩序,也为我国的国土与资金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中国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发展对策
(一)科学设计手续费,注重市场长效效益
要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支付平台规范化、制度化、本土化进程,加强国外成熟经验的研究与学习,不断推动支付模式及路径的创新。如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做到精打细算,在控制汇损及其它意外因素上下功夫,确保企业能够有效提升长远发展能力。科学设计手续费构成,做到分类处理,从年费、帐目费用、提现手续费等方面做到分类设置,从而能够有别于境外支付体系,形成符合中国支付平台独有的支付特色。加强对境外支付市场发展规律分析,注重从长远发展视角设计相关资费标准,逐渐将手续费整体水平控制在3%-5%之间。中国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很难获取国外支持体系的优惠政策,可以考虑与国外企业采取合作经营或者合资经营方式,以便于能够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全面推动本土化,减少交易时间流程
加强国外金融监管体系协商,争取在货款流通、交易、结算、风控等环节最大限度减少环节,以便于能够减少运行的时间,从而提升交易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陈旧的代理结算模式进行改革,逐渐形成符合境内外监管体系的运行模式,有效使用和实现本土化运行效果。积极探索“大数据”模式下的结算业务模式,提升报文转换的自动化能力,提升跨境业务结算的效率和速度,从而实现运行效率的全面提升。研究适用于多方交易体系的数据平台,争取能够做到即时清算,只需要将本土计算模式与它国监管模式进行有效对接,才能够构建全球贸易结算体系,实现交易的即时化、最优化。全面提升资金的流通性,确保用户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才能够保证跨境电商实现快速发展。
(三)保持稳定资金流,拓展境外融资渠道
由于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在途资金相对较多,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因而对于平台而言,保持足够的资金才是生存和发展的王道。国内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必须要拥有完善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在国外资金监管条件下,要有足够的获取资金的能力,才能够确保自身供给的稳定性。加强融资模式的研究,最大限度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尽量将自己的融资成本控制在略高或持平的水平上,才能够获取足够的利润。由于部分跨境电商平台本身境外可抵押资产较少,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取资金,但可以考虑向境内有资產的企业进行融资,采取互抵方式将国内资产进行抵押。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以“双赢”方式获得一定的资金供给。
(四)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平台维权能力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存在一定的资金管理风险,因此必须要积极加强监管,健全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的相关监督法规。跨境电子支付具有“跨国”的属性,所以其法规监管必然涵盖国内与国际两个部分,不断增强平台的国际话语权,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能够有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降低跨境支付对欧元、美元等结算币种的依赖程度,为人民币走出国门创造有力的条件,同时能够促进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加强国际通用规则的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对于目标国的资金监管,外汇管理法律要熟知,以便于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维权,避免因地域歧视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五)依托大数据优势,规避支付环境风险
强化对交易风险的管控力度,依托各种技术工具,构建线上交易风险信息库,利用各种信息挖掘手段,排查高风险交易,以确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对信息库的异地备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與持久性进行管理,按时向有关监管机构汇报重大问题及交易矛盾纠纷等信息,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强化同行的沟通与合作,做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密集类产业,第三方跨境支付的从业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专业素养。各大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均整合海量的商家和顾客信息,倘若我国的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能够打破以往各自为营的局面,彼此协作与交流,共享自己的海量数据资源,构建业内统一的商家顾客信息库,就能够形成极为强大的市场掌控力,也具备与跨境金融体系谈判的筹码。支付网站应与大数据实现科学的对接,全方位搜集与分析各种数据资源潜在的商机,大力发挥网络金融的优点,利用好当地的扶持政策,为我国跨境电商制定更为合理且目标明确的贷款、投融资和理财策略,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对平台的忠实度,并且发现与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丰富盈利渠道。
最后,建立第三方跨境支付风险预防机制,秉承动态静态管控有机融合、中央与地方管控有机结合的理念,收紧市场准入标准,构建更为健全的公司保障金与保险机制,通过发放牌照的方式全面整顿市场,并将其作为金融管控的内容之一。构建完善的市场推出制度,适度管控准入门槛,从而构建强大的跨境电商支付体系,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稳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贺正楚, 潘红玉. 中国制造业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求索, 2017(6):129-135.
[2] 张夏恒. 跨境电子商务支付表征、模式与影响因素[J]. 企业经济, 2017(7):53-58.
[3] 计春阳, 汤喆轶.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运作机制构建[J]. 改革与战略, 2017(11):187-191.
[4] 于小燕, 朱立萍. 新形势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新发展与新问题——基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思考[J]. 对外经贸实务, 2017(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