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新窑业:沈阳制造过中国的顶级瓷器

2018-12-19明非

当代工人 2018年17期
关键词:瓷厂罗家大华

明非

真假两座“杜公馆”

5月的沈阳,阳光耀眼,干燥无风,仿佛急切地盼着步入炎夏,一如城市的发展,往前往前还是往前。

与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张景振、罗家新两位,相约于沈阳市大东区沈铁路39号见面。“小二台子公交站下车,那里就是肇新窑业工厂遗址。”张景振在电话里为我导航。这条路我很熟悉,多次穿行,却从未留意,即便留意,也不会有他们那样的发现。我的视觉记忆显示,那里是一片正在拆迁的平房,与周围早已建起的高楼格格不入。

这里是6年前被张景振和一位好友发现的。从沈阳化工厂退休后,张景振一直致力于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自行车满城闲逛。“沈铁路很宽,我无意中看见了这个小门楼,上面还有一颗大五星。”

大多数人认为铁西是沈阳工业的名片,殊不知,在大东区,工业历史同样悠久而丰富。东北造币厂、东三省兵工厂、沈阳钢管厂、中捷友谊厂、矿山机械厂、肇新窑业……这些企业均以沈阳制造的身份为中国工业赢得威名。只是如今,有些企业还在,有些企业却连曾经的地址都模糊了。

张景振和罗家新两位比我先到,忙不迭地指给我看仅存的几栋青砖瓦房,“这里就是奉天肇新窑业的生产车间,往那边走还有工人宿舍。”张景振说他早前来这还见过一块肇新窑业的牌匾,牌匾的主人是卖酒的,随意拿来搪架子摆酒。他想买,对方不卖。再来,那牌匾就寻不见了。做工业遗产保护,一个短暂的时间差,就会错失原址原物,牌匾是张景振的小遗憾,他持续关注肇新遗址,并积极建议政府保护,是不想留下大遗憾。

肇新窑业是爱国人士杜重远1923年创建的,罗家新说沈阳有两处遗址,我们探访的这里是工厂,还有一处在惠工广场南边,那里是杜重远的办公楼。罗家新写了详细的资料给我,“办公楼在日伪占领时,改作小西警署,解放后交沈阳部隊某部二连驻扎,文革后部队撤防,由沈阳震捣器厂使用,2006年建地铁2号线本欲征地拆除。因有历史渊源,用地部门先在原地东千米之外的奉天街口建了一个外形大小一致的楼房,但新建换位的做法受到文物保护学者和民间人士的一致反对,拆除失败,故形成现旧址两侧开路岛状局面。原址维修后,列市级不可移动建筑,由某商协会使用。新建的仿洋楼,挂着沈阳地铁房产字样闲置。两座杜公馆同在成了一件趣事。”

掘地建窑始肇新

资料之外,二人对工厂遗址的熟悉也让我佩服,“你看这里的烟囱,全是锈,还有这个是炼釉的坩埚,保留下来多好。还有这青砖,将来要是真建个博物馆,都能用上。”

关于肇新窑业生产的瓷器,张景振说他们历史遗迹研究者团队的成员高大航有所收藏。“他那个是从沈阳日用陶瓷厂内部拿到的,绝对真品。”

肇新窑业解放后更名为沈阳日用陶瓷厂,这也是很多人知道日陶厂,却对肇新窑业闻所未闻的原因之一。肇新,意为“始新”,即新的开始。宋朝诗人苏轼有曰“岁律肇新,邻欢载讲。恭被慈闱之诲,远通庆币之诚。益冀保颐,永绥寿嘏。”杜重远以肇新为企业命名,自有他的想法——以此开创中国民族工业的新局面。

杜重远出生于奉天省怀德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读书开阔了他的眼界,更让他始终保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赴日本留学,学习陶瓷制造专业,也是为日后兴办实业,强我中华做准备。

中国有“瓷器之国”的称号,早在宋代,日本就曾派人来中国学习制瓷工艺。未料多年后,日本人在大连开办的大华窑业会社,竟以“物美价廉”冲击着中国市场。杜重远当时只是个穷学生,却有着兴办实业的决心,他四处筹钱,打算先做投入较低的砖瓦事业,发展好了再办瓷业,与大华一较高低。彼时,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运动处在高涨时期,一时之间,沈阳八王寺汽水啤酒公司、惠临火柴公司等民族工业先后诞生,所以,杜重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923年,杜重远在奉天城北门外小二台子购地100余亩,开始建窑生产。几年后,它发展为中国第一家现代陶瓷工厂。

自古至今,多数创业历程都有着类似的轨迹:资金不足,举步维艰,贵人相助,初试成功,再遇险阻,浴火重生。最终成为长寿企业的,却并不多见。

肇新窑业也没能长寿,1982年停产后,车间荒芜至今。在张景振和罗家新看来,肇新窑业的历史和经验对于研究沈阳及东北民族工业史、陶瓷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就连现在颇具规模的东北陶瓷城,也是建立在肇新窑业的遗韵之上。

刚开始,肇新窑业只有一座烧青砖的窑,每年能生产7万多块青砖,5万多块小青瓦,销路和口碑都不错,但利润微薄。1924年,杜重远建了一座烧红砖的窑。结果,青砖照卖,红砖无人问津。那时人们认为青砖更坚固。幸好赶上东北大学建校舍,杜重远积极联系,积压的120余万块红砖才有了去处。

砖瓦事业日渐成熟,杜重远开始有了声望,更被选为沈阳市商务会副会长。本以为此时募股扩建瓷厂天时地利人和,岂料时局多变,股东交款延迟,工厂陷入困境。多亏了“贵人”张学良相助,入股12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杜重远三往大连,花重金请来了曾经的同学、大华瓷厂的技术指导安田乙吉,又招了28名大华瓷厂的技术工人。没想到,大华瓷厂的其他中国工人也要辞职来肇新。大华瓷厂的人闹了两个月后,以肇新不再聘用其工人了事。

初期生产的瓷产品一鸣惊人,还被奉天省选用,去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大批生产后,却因为工艺不够成熟,产品多有瑕疵。安田乙吉没有施以援手,反而以生病为由回了大连。无奈,杜重远亲自研究,肇新终于在 1929年8月16日批量生产出色泽鲜明、花纹新颖的瓷器。

“那时候肇新组织秧歌队,上街发宣传单,是不是很超前?”张景振对杜重远很是佩服。据说肇新还拿出大量瓷器,免费送给市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起国货,大华再次受到冲击。

拼到价格战阶段,肇新出现亏本,奉天省政府批准其免缴营业税5年,解决了问题。最后,败下阵来的日本大华瓷厂不得不生产耐火砖维持。

工会关爱留印记

熟悉肇新窑业的不止张景振和罗家新,还有一位“内部人”。在沈阳,许多做过工会工作的老同志应该记得张国德,他是1959年大东区工会的工业部长。张国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肇新窑业当工人,他积极上进、业绩突出,很快就被任命为厂工会主席,7年后调到大东区工会担任工业部长,张国德的老伴则在肇新窑业当会计,一直干到退休。

提及工会,不能不说员工福利。肇新窑业一开始有百余名工人,后来发展到1200余人,当时公司实施了9小时工作制,修建了职工独身宿舍、家属宿舍、职工食堂和职工浴池等,不仅设立医务所为职工免费治病,还组织员工开展体育活动,成立业余剧团。每逢周末举行晚会,还要外请些魔术、大鼓书等曲艺团体来演出。

“肇新对员工的关爱从高大航收藏的瓷器上也能看出来,有的茶壶上印着赠给XX同志退休纪念,有的印着恭贺XX、XX新婚大喜。”罗家新说,2015年在沈阳市总工会《中国梦振兴潮——劳动印记》的大型展览中,一个1979年沈阳日用陶瓷厂第十一次职代会十二面特制壶,可是引起了到场参观的省市工会领导的格外注意呢!他们指出,这壶上的标识体现了工会在肇新窑业实施民主管理历史的延续,体现出工会参与企业厂长任免、生产经营规划,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留址建馆意悠长

有的瓷器上标有出处,有的瓷器上只有“中国制造”字样,这是肇新用来出口国外的。张景振和高大航曾拿着一把小壶,找瓷器收藏专家鉴定,对方说这个壶这么薄,肯定是景德镇的。事实上,这个壶是肇新窑业生产的。

“专家都认为沈阳出不了这样的瓷器,但中国不止景德镇啊!由砖瓦到瓷器,从蓝边碗碟到彩花细瓷,从茶壶、茶碗等生活实用品变成现今的收藏品,你说肇新窑业重不重要?”张景振的反问中饱含着他对这处遗址的“期待”。他希望厂址能够被修复,并复建出“走得进、看得见、摸得着”的意境,“可以建肇新窑业厂史纪念馆和杜重远业绩展室,可以建陶艺工坊,模拟学做肇新的精品瓷器,可以建瓷文化公园……”

猜你喜欢

瓷厂罗家大华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买车
唤醒藏在烟囱里的记忆
罗家悦:用心唱歌的傲雪红梅
幸福开走了
临县罗家山村:疫情防控与生产建设两手抓助力脱贫攻坚 推进乡村振兴
小蜗牛
王大华书画作品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徐家星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