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意境: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
2018-12-19杨宁
杨宁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即使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仍然需要继承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从幼儿时期开始,教育中就已经渗透古诗词的知识了。而语文古诗词不仅仅是学生必学的一个知识点,它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并且也承载着中国人文精神,因此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树立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对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发挥古诗词的价值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境教学;方法策略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在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其中。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展现形式,就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魅力、感受古诗词人内心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对于古诗词有着更加深入的感受、体会与理解,才能够使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是必学的内容,并且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也必定会有一个独立的诗词大题,因此,如何通过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步入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故事并掌握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就是对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几点观点。
一、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的必要性
意境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饱含情感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词的意境、情境当中,更能够充分地挖掘出古诗词中的许多价值。
古诗词意境教学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在语文的教学中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且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的古诗词中,通过教师对古诗词的充分挖掘,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展现出来,以教学的情境为基础,进而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阅读、写作、知识层面、学生的情感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通过对古诗词意境的挖掘、情境的创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新要求,通过古诗词中的意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古诗词意境的挖掘不仅是教学上的发展,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二、导入情境,营造氛围,为学生走入意境奠定基础
每一个科目的教学,都需要有一定的、与之相符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享受,也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应该重视对教学氛围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能够将学生更好地融入,不仅是身体与行动上的融入,更是精神上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好的体验。
古代诗词往往是情景交融的文学精练作品,所以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为学生们讲清楚诗词创作的背景与缘由,为学生们通过叙述、多媒体再现等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符合诗词意境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们学习起来可以更加符合其身心接受特点,可以使他们深入体会并感受、领悟当时的创作情景,进而真实深切地感受到古代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意象与意境,使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当中感悟到作者的心境与思想情感。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课前的情境导入不仅需要而且必要。 在相对合适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古诗词唯美氛围,即使教师不再做引导,学生也会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会由被动到主动学习。归根到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进行《水调歌头》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或者听相关的音频,刺激学生听觉以及视觉,然后再慢慢引入今天要教的古诗内容,为课堂古诗意境、情境的营造奠定一定的基础,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地引入到可视文档中,并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境路径分析
1.整合意象,挖掘意境
何为古诗词的意象?那就是古诗词人将自身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诗词当中的一种载体、表现方式。而每一位诗词作家,都将自己中意的物体作为一种意象写入古诗词当中,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象征物”。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同、表达的对象不同,因而所融入的情感意境也是有所不同,即使是对于相同的事物、意象,但是作者的情感不同,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情境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深层次挖掘,对于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词都要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许多的古诗中都有许多的字词与其他的字词同音,并且表达着一种固定的情感,同时又是一种意向的表达,使得古诗词能够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就如在古诗词中的“柳”又是与“留”同音,因此,在表达、描写柳树的同时又表达出难舍难分的情感,以此表现诗词人的情感,如诗句“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又或者是古人非常喜欢借用的一个意象“月”,既可以将月亮的美表达出来,还蕴含着深深的思念、团圆的情感,盼望着与家人的团聚,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唯有对月的意境能够有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感受诗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受。总而言之,在古诗词教学氛围、意境的营造之下,要充分地挖掘古诗词中的意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情感的体验。
2.创设情境,体味意境
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是最为宝贵的一種财富,而这份情感的宝贵与贵重就在于古诗词的“真切”“情重”,但是古诗词中的这一份情感不能够直接地体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感受,而是需要为此而营造一个特定的情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在情境的导入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创设出更加真实、富有情感的情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古诗文《水调歌头》或者是《关山月》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水调歌头》音乐,让音乐来烘托出情境,并让学生在歌曲情感以及故事的阅读的情感中有更好的体会,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到诗词人的委婉心境,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思念的情感将会更加的浓烈,而在《关山月》的音乐中,则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澎湃、雄壮的情感,又是另一番情感的体验与感受。又或者是在讲解《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引导学生去寻找课文中非常明显的意境词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等,然后教师通过ppt的放映,将这些意象景物更加直接、真实地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这一幅幅图片中,感受作者内心寂寥的情感,并在这种情景之下,帮助学生能够在内心中描绘出一整幅图片,并添加自己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古诗词的情感之中。
3.扩散思维,想象意境
在古诗词的描写中,大多数的意境都是通过一些象征物来表现出来,或者是通过诗人的想象来进行意象的表达,并且诗人在进行情感的表达、意象的引用时,还会将一些无关的事物引入到诗句中相互整合,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相互交融的意境,使得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更加生动,更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初中的一篇古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其中有一句诗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所要表达的正是诗人送别即将返回长安的一位挚友,而挚友所回长安却也是自己最为思念之地,所以在诗句中的“狂风”意象就不一定是送别那天真实的狂风,而是为了衬托诗人在送别挚友、对长安思念时的情感,而其中的“挂心”也并不是真实表达心挂在树上,而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所以,由此看来,在进行古诗词意境的挖掘时,要注重对每一个意境的深度挖掘,并还要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揣摩,结合故事的意境来更好地进行分析。
四、总结
总而言之,古诗词不仅仅是一门需要继承的中华精粹,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具有高深价值的学科。总之,语文中古诗词的地位很关键,教师怎样把这门关键的学科引入到课堂让学生接受也是关键所在,无论处于什么时代,学生都需要不断地加以学习,是一笔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教师能做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它的魅力,深入了解古诗词,将古诗词中的精神挖掘出来,也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把古诗词中难懂的句子转换成趣味性强的小故事,便于理解,营造出更好的课堂氛围。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影响,也将由于教师的努力,给下一代学生更优良的资源,这是教师的责任,而学生除了认真接受课堂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在精神以及道德品质方面都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妍.让古诗词的魅力之光在心灵闪耀:如何培养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1):123-125.
[2]周少英.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例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3):151-153.
[3]闻俊媛.诵读经典美文 传承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初中时代:教育研究,2010(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