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奇瑞
2018-12-19
6月初的芜湖已经进入盛夏,马路两旁的香樟枝繁葉茂,挡住了炎热的太阳,只留下一片微风袭来的宁静。芜湖城北鞍山路8号,奇瑞汽车总部所在,这个被看作是芜湖骄子的企业在近一段时间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中心点。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增资扩股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车。本次职工代表大会后,奇瑞汽车将授权管理层与投资方开展增资扩股正式谈判。
紧接着,就像是被提前安排好的一样,围绕着奇瑞汽车的这次增资扩股,坊间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解读,如“奇瑞汽车被迫‘卖身”“奇瑞汽车陷入危局”等,外界都一边倒地不看好奇瑞的发展。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奇瑞的员工如何看待此次事件?带着这些问题,寰球汽车记者第一时间赶赴芜湖,通过实地采访,以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奇瑞。
6月4日,下午6点半,在位于鞍山路8号的奇瑞总部陆续有员工从大门中走出,记者随机上前采访,大部分受访人员愿意谈及最近有关奇瑞股权出让的话题。“我觉得这件事没什么问题,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这次调整将会让奇瑞发展得更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奇瑞员工告诉记者,虽然外界流言很多,但他们对奇瑞的未来充满信心。
正如这位奇瑞员工所说,经过2017年的战略调整,奇瑞汽车从4月起销量进入了明显的增长期,同比增长17.5%。一方面,奇瑞在今年迎来了产品大年,多款新品将全面发力。另一方面,奇瑞正在智能化和新能源的双驱动下向高端化转型。多年正向开发体系的打造与技术积累,带来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开发速度的提升,同时也为奇瑞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而对于奇瑞“被迫卖身”的说法,一位接近奇瑞的行业专家向寰球汽车表示,“这种说法不准确,也不负责任,奇瑞此次增资扩股只是国企混改的一种形式,在此之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已经开启混改的序幂,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奇瑞来说,新的资本引入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过去一年被认为是国有企业的落地之年,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云南白药等标志性国企接连发出混改声音。其中,号称“史上力度最大国企混改”的中国联通混改,打响了混改第一枪。
2017年8月,联通引入包括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位战略投资者。今年明份,联通发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490.2亿元,同比增长4.6%,而在此之前,联通的收入已经连续3年下跌。同时,联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增长了176.4%,剔除2017年光改项目报废性损失后,联通2017年的净利润高达40亿元。可以说,联通混改已初显成效。
“类似中国联通这样的改革会在国企之间铺开,汽车行业自然也不列外。”该行业专家进一步表示。
就在奇瑞汽车职工代表大会前四天的5月25日,发改委公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落脚国企混改、兼并重组、新能源投资准入和严控燃油车产能等领域。同时,征求意见稿还提升了新造车企业的投资门檻,政策目标十分明确: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技术开发与真正造车的务实思路上来。
这意味着,混改的东风已经吹到汽车行业,国有车企混改已势在必行。中国国际工程资讯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对记者表示:“我不太明白,对于奇瑞汽车的这种变革,外界为什么会这么大费周章地笔诛墨伐。虽然有关奇瑞汽车股权出让的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看到奇瑞汽车已经在为自身未来发展积极地行动了。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汽车产业将扩大对外开发,毫无疑问,这将给中国汽车的发展W来促进作用,但自主品牌也会承压,所以,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要对内开放。我认为,新的资本加入的汽车产业将有利于中国汽车发展,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真正把中国汽车做大做强。如果这个时候大家还依然固步自封反倒麻烦了。”
在他看来,融合开放将成为中国汽车未来的关键词,如果奇瑞能够借助这轮机遇引入资本,吸纳多种资源,形成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自然能够更好地推动业务发展,实现中国品牌由大到强的使命。
数据显示,继4月份销量增幅17.5%之后,奇瑞集团5月份销售汽车65,593辆,同比增长26.6%,相比于国内0.3%的行业增幅,这个表现应该是非常亮眼了。其中,出口暴涨近50%,新能源几近翻一番。5月份,奇瑞集团出口15,020辆,同比增长48.6%;新能源销售7,444辆,同比增长183%。由此看来,奇瑞汽车已经步入增长快车道,而并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迫不得已“卖身”。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网络上那么多媒体在黑奇瑞。
事实上,从诞生之日开始,奇瑞就是自主品牌中的领军者,曾经连续九年夺得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在业内奇瑞一直被大家习惯地称之为技术流企业,一直以来,奇瑞始终坚持自主正向研发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各种车身部件方面都颇有建树,其研发实力及技术底蕴时至今日在自主品牌当中都名列前茅。
过硬的企业实力也让奇瑞汽车备受资本追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六家企业已经对奇瑞汽车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奇瑞内部人士的证实,至于细节问题,该人士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奇瑞要谋求更高的发展,战略引资能有效解决奇瑞‘求贤若渴的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通过战略引资能够为奇瑞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这无论对奇瑞汽车还是上万名奇瑞员工来说都是好事。”另一位接近奇瑞汽车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对于李万里老师的疑惑,该人士给出的回答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多家企业对奇瑞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本身就显示出了奇瑞汽车是个金字招牌。而在这背后谈判肯定比我们看到的更激烈更艰苦,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一批集体‘讨伐奇瑞的舆论声量一定与背后某些企业有关,其目的很简单,在谈判前打压奇瑞”。
不论如何,短期来看,几家企业参与此次奇瑞汽车混改的过程还会很漫长,而最终谁会胜出也很难预测。但作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不应该只有入股奇瑞的企业是谁,如果奇瑞此次改革成功,未来或许将成为国有汽车企业改革的典范,而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奇瑞汽车我们更愿意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