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人字洞发掘工作的珍贵记忆
2018-12-19汪发志
汪发志
作者单位:繁昌县文物管理局
人字洞的发现不觉已经20年了,作为一名几近全程参加该项工作的发掘队员,亲历了人字洞发现和发掘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乏很多珍贵的记忆,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宏林旅社
宏林旅社位于孙村镇(当时为“乡”)街道中心位置,距人字洞遗址约2.5公里,旅社门口一条小溪自北向南径直流过。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3日,课题组原计划在结束淮南的工作后,再开展正式发掘。不料,5月10日之后,繁昌地区连降大雨。12日,人字洞剖面出现塌方,大量珍贵化石暴露地面,必须要进行抢救性清理。因时间紧急,课题组决定临时租住旅社作为驻地,宏林旅社作为一处比较适合的地点被我们选中。从此,我们这些不寻常的旅客打破了这家小旅馆的宁静,开始异乎寻常地热闹起来。一家小小的乡村旅馆,各级专家来往不绝,考古工作在普通百姓眼里本来就很稀奇,这里一时间竟成为孙村街道居民关注的焦点。
人字洞最初塌方
宏林旅社
抢救性发掘历时20余天,主要工作人员是课题组长金昌柱老师和我。作为初出校门的毛头小伙,刚参加工作就能和北京专家一起参与如此重要的项目,内心的兴奋和激动不言而喻。每天我们步行或坐小三轮(当地人俗称“大雅机”)上山工作,采集标本。回来后第一时间对标本进行清洗和登记。尽管只是短时间的抢救性清理,但发现却异常丰富而重要。初出茅庐的我,当时还不太明白,自从我们采集到几块疑似人工打击的片麻岩标本和原黄狒化石后,金老师会在晚餐时让我陪他喝几瓶啤酒,开心的心情溢于言表。饭后,金老师会拿着放大镜对石块反复观察,仔细琢磨,并拿着一本《人体解剖学》对一块原黄狒的股骨反复比对。后来知道,在金老师的眼里,已经嗅出这些重要标本的“人味”,它们与攀登专项的目标原来是如此的接近。
难忘的工地生活
98年10月,开始正式发掘。为工作方便,课题组决定在癞痢山脚下就近住宿,但住宿地点却几经辗转,很多片段让人难忘。
刚开始,因为人数较多,一时没有合适的驻地,厂里就腾出几间采石工人休息的工棚让我们住宿。工棚是由较大的石块垒砌而成,顶部用混凝土浇筑,因为经常会有爆破的石块砸落,这里可以确保安全。98年秋季的发掘,我们的住宿全在工棚。狭小的空间,简单的行军床,没有办公桌,看书和写工作日记全都在床上。
秋季的乡村,夜晚分外凉爽。夜空的群星微眨着眼睛,山下灌木从中不知名的虫鸟在低吟。晚饭后,队员们都会把凳子搬到室外,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记得连续有一段时间,徐钦琦教授和我聊得特别多。徐老师北大毕业,古生物学功底深厚。虽已退休,但思维异常活跃。他聊得最多的是天文气候和生物进化,印象中有“大年”、“小年”和“宇宙的四季”等,这些话题对年轻的我来说,神奇而遥远。我其实是似懂非懂的,但徐老师总是兴致盎然。原来,人字洞发掘期间,徐钦琦教授一直在为《化石》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主题为“天地生人”,他的主要观点为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11年,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天地生与人类社会交叉研究》专著出版。前沿而高深的理论,在徐老师的口中娓娓道来,竟是那么的通俗生动,我想这就是做学问的至高境界吧。而我竟有幸成为徐老师很多新观点、新理论的第一听众,这种机缘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发掘工地宿舍(98年秋住,采石场工棚)
发掘工地宿舍(采石场食堂)
99年春季发掘,我们的住宿改到车间的食堂。食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人字坡顶,盖瓦,石灰墙面,空间较为宽敞。因此次发掘影响很大,考古队在这里接待过日本、韩国学者,以及古脊椎所著名旧石器专家张森水、黄慰文先生、中央电视台记者等一大批重要来宾。记忆中,99年春季的雨量异常之大。静静的夜晚,乡村夜雨本有一种特殊的意境。但由于食堂年久失修,屋顶从小漏到大漏,队员们常常在晚上会被雨水打醒,不得不不断地移动床位避雨,本来排列整齐的床位一下子变得东斜西歪。逢到降雨特别大的晚上,各自床边接水的脸盆“叮咚”不绝,与队员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相和,竟奏成一曲难忘的“雨夜交响曲”。
99年秋季发掘开始后,我们住到了当时兼任水泥厂机电科负责人的盛昌林大夫家,住宿条件全面改善。此后的几年,考古队和盛大夫一家相处极为融洽,不仅留下了很多亲切记忆,盛大夫还因此走上了无私的文物保护之路,一直为人字洞的看护、管理工作坚守岗位,默默付出。
初到北京
99年夏天,在课题组的安排下,我和省博物院郑龙亭教授、省考古所韩立刚研究员一起到北京,参加人字洞发掘标本的室内整理工作。
发掘队主要队员合影(1999年春)
北京,对于我这样一名出身乡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神圣的。整理期间,不仅在中科院古脊椎所认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国外留学生,更重要的是,见识了大量出土于全国各地、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标本,令我眼界大开。工作之余,还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周口店古人类活动遗址、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等,极大地增广了见闻。
北京之行的工作和生活,要特别感谢郑龙亭老师。郑老师是我省著名古生物学专家,早年曾在古脊椎所学习,勤奋好学,成果卓著。是郑老师的“慧眼”,让我有机会全程参与了人字洞的发掘工作,得到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无论在工地,还是在北京,郑老师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给我无私帮助,对我的人生悉心点拨,而且在生活上极其照顾,让我受益良多,终身难忘。
感悟与收获
人字洞的发掘,队员全部由专业人士组成。因教育背景相近,工作环境相似,大家很容易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甚至兴趣爱好。这样的团队,不仅学术氛围浓厚,而且相处融洽,对年轻人来说,耳濡目染,是极佳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人字洞发掘期间,除上文提到的几位老师之外,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著名科技考古学家陈铁梅研究员等都曾来工地指导,甚至参与工作。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谦和,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此外,曾较长时间参加野外发掘工作的队员还有:同号文、董为、刘金毅、魏光彪几位先生。因人字洞的工作机缘,我们亦师亦友,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仍给予我很多帮助和指导。另外,我和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侯亚梅女士还曾有短暂的师生之缘。侯亚梅女士是我国旧石器实验考古学早期奠基者之一,为人热情开朗,多才多艺,曾对我从事旧石器考古寄予很高的期望。因为我个人原因,没能进入旧石器实验考古学的神圣殿堂,但老师们的期待和鼓励,一直激励着我。10年后,我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了陶瓷考古。尽管没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但总算能为家乡的文博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也算是未负师友们的关心和厚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