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2018-12-18李熹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 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目前高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更适应社会多用型人才需要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专业,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创办之初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历史[1]。它旨在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监督所、医院检验科等多个行业,在实际工作中常需操作多种大型仪器对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因此对仪器分析专业内容的应用至关重要,但在高校卫检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论文对高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以期改善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1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的现状与问题

1.1 大型仪器数量及种类普遍不足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两大类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作为现代重要的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多个专业与领域,通过多种大型仪器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其分析快速、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与其仪器的精准性和先进性分不开,而这些大型仪器大多价格十分昂贵,大多教学单位购置的大型仪器种类较少,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如现在科研单位早已普遍采用联用技术,如液-质联用色谱、气-质联用色谱等,而很多高校的色谱还是原始的单泵、手动进样。而且大多数学校的大型仪器数量有限,同一种类的仪器往往只有一台,在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操作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就会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知识上,并不能真正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技术。

1.2 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探索性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仪器及实验教师数量普遍较少,因此在仪器分析的实验教学中常采取分大组、观摩教学的方式,由实验老师介绍仪器结构、演示操作,学生从旁了解参观;或者由实验老师准备大部分的前期工作,如高效液相色谱实验中,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流动相、跑平基线、设置好参数、过滤样品等,而学生只需进样即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的实验课项目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照做,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仪器的认识流于表面,不熟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也很难独立操作仪器完成待测样品的分析。

1.3 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对实验课不重视

仪器分析是一门课时长、内容章节多、仪器原理众多且抽象的一门课程,如果在课前不預习、课后不复习,很难对理论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在上实验课时可能会更加茫然。对仪器的原理和结构不清楚,会导致实验的操作更加机械被动;而且在实验课程中常分大组,导致某些同学不操作、敷衍了事、不主动学习,这样根本达不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也做不到对方法和仪器的了解、熟悉与掌握。

2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新方法的探索

2.1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填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丰富PPT的制作,多采用语音、视频、动图等手段,生动地为学生们讲解实验原理及仪器结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老师们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多查阅参考文献了解前沿的技术与方法,多介绍目前用人单位常见的仪器和分析方法。此外,还可以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拓宽视野,增强专业认识度和自信心。

2.2 合理分组,创新实验内容

对于仪器数量不足不能使每位同学都实际操作的问题,我们可以合理进行分组和调配实验内容,如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实验中,可在实验准备阶段采用奖励平时成绩的方式安排学生参与,既可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让好学的同学全面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整体操作和参数设置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数量较多的小型仪器,如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等[3],可增加实验的难度,采用探索性的模式,如给每组学生一个未知浓度的样品,让学生自行摸索标准曲线范围并检测出待测样品的含量。由于每组同学的浓度是不一样的,避免了组间同学的抄袭,实验难度加大也会增强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和思考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是有益的。

2.3 完善考核方式

在实验考核中,我们可以增加多个板块,如试剂配制规范、仪器结构绘制、原始数据书写规范、实验报告书写等。在大型仪器操作时,往往一组在操作而其他组员都在等,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些空档时间,我们可以采取绘制仪器结构图、口述仪器原理、案例设计等学习方式,既巩固了同学们的理论知识,也合理地利用了实验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认真学习并完成实验。

结语

仪器分析实验的改革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应用领域的需求,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永新,孙成均等.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理化检验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8):3454-3456.

[2]范润珍.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广州化工,2015,43(4):181-183.

[3]陈岩,高先池,杨桂朋.改进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104-108.

作者简介

李熹(1990年10月2日);性别: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助教;研究方向:分析化学。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