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十二音分析
2018-12-18冯亚晴
冯亚晴
20世纪以来,现代革新主义者勇于探索世界文化艺术,音乐世界产生了序列音乐。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其十二音作曲理论和相关作品对20世纪世界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是首次实践古典十二音体系的划时代的伟大杰作。其中,诸多因素保持传统习惯,选择少数因素进行实验、突破或创新;六个乐章统一建立在一个典型的无调性序列基础上;六个乐章各自的起止使用的都是序列原型或各种形式的原位;这个序列包含两个有特性的音组;作品中的音高序列搭配几乎全部是倒影关系;所用序列移位全部都是三全音关系;展示了多样化的序列陈述方式,“违例”“特色”强调“规则服务和让位于音乐效果或创作意图”;包含前期试验的总结和作曲新律的示范。十二音序列在《钢琴组曲》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如下。
一、《加伏特舞曲》与“特性音组”
此组曲共六乐章,分别是《序曲》《加伏特舞曲》《风笛舞曲》《间奏曲》《小步舞曲》和《吉格舞曲》。《加伏特舞曲》全曲共28小节,以原型序列(O)开始,以逆行(R)结束,有两个动机。其中,曲目的最后四个音是纵横陈述的序列第一动机,如表1所示。
二、纵横陈述
纵横陈述,即按多声织体,尤其是对位性多声织体,各声部发音点按顺序先后依次出现序列各音,如2-3小节(I6)。
示例中,十二音采用序列的倒影三全音移位,1至8号音在上方声部,9至12号音在下方声部,以纵横陈述按两个声部形成对位性多声织体。上方声部的八个音依次出现(Bb-A-G-bD-bA-B-#F-C),除了第4号音是一拍长音外,左右两边均是时值较短的跳音,似乎是以四号音bD为中心轴。下方声部的四个音(bE-D-F-E)在节奏上与上方声部形成对位,并以镜像的方式呈现(9-10-11-12-11-10-9),这一做法打破了严格的十二音序列,即在十二个音出齐前不能有重复的原则,也就是后来称谓的“自由十二音”。这种镜像的方式将下方声部拉长,与上方声部在音的数量上形成平衡。
三、分割陈述
分割陈述,即把十二音序列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并在不同声部上同时陈述。有三种分割方式:顺次陈述的顺次叠合、不顺次陈述的顺次叠合和不顺次陈述的不顺次叠合。
(一)顺次陈述的顺次叠合
示例为1-2小节原型O,其中十二个音为乐曲主题,分割成两个阶段,在上下两个声部上陈述,上声部是原型序列的第一动机E-F-G-bD,即第1、2、3、4号音级以及bG-bE-bA-D,即第5、6、7、8号音级的两个四音截断的横向陈述;而左手则是与之相对位的巴赫动机的逆行和原型,B-C-A-(bB)-A-C-B,即原型序列的9、10、11、(12)、11、10、9号音级,其中12号音以四分音符的强音(>)作为巴赫动机的中轴音,左手的横向陈述形成了巴赫动机的镜像关系;而左右手同一序列的分割陈述,又形成了纵向两层的顺次叠合。
(二)不顺次陈述的顺次叠合
示例为第6小节I6,其将十二个音分割成三个阶段,在三个声部以不顺次陈述的顺次叠合方式陈述,上方声部是5、6、7、8号音#G-B-#A-C,中声部是1、2、3、4号音bB-A-G-#C,下声部是9、10、11、12号音。这三个声部纵向结合,音都短小而有力,从中间音区逐渐向两端以大跳的方式扩张,最后形成小字4组的c到大字一组的d这样跨越接近7组的大距离,力度從弱到强ff,从而推动乐曲进入高潮。
(三)不顺次陈述的不顺次叠合
示例4为27-28小节R。这种陈述序列的方法在本曲中运用得较多,在总共28小节的乐曲中占有13小节。这种方法打破了原型和变形序列的顺序,使音乐添加新鲜的旋律进行。示例中将十二个音分割成三个阶段,以不顺次陈述的不顺次叠合方式陈述,三组音分成三块出现在乐曲的尾声中,第一块是1-4号音C-B-Bb-A,连续的四个十六分音符不顺次陈述(3-4-1-2)分布在两个声部依次出现,第二块音又分成两个八分音符的音程在两个声部,5-8号音D-bA-bE-bG亦是不顺次陈述(7-8-5-6)。第三块音bD-G-F-E与前面一样分布在两个声部,最后一个音以较低的音区、较强的力度以及较长的长度结束全曲,沉重而耐人寻味。
四、结语
勋伯格把大量的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如节奏的对称、模进、卡农模仿、各种多变的节奏织体、首尾相一的连接、持续音以及延长音,其中还有巴赫平均律里主题答题的密结合应、纵横叠合的技术手法等。分析总结可知,勋伯格的这首序曲所用的序列移位全部是三全音关系,作品中的音高序列搭配几乎全部是倒影关系。由十二音与自由十二音的严格结合、镜像与自由镜像的严格结合以及顺次陈述与不顺次陈述的结合等都能看出,勋伯格在意图打破传统去创新的同时不忘传统,就像有些多声织体一样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揣测。
(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