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桃李杯”获奖作品《羚羊的外套》

2018-12-18刘嘉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舞蹈思维

刘嘉欣

摘 要 2012年8月26日,由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表演的获奖作品《羚羊的外套》在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惊艳亮相。整个作品思维构造紧凑、连接,层层推进,并以羚羊的独特视角去反映社会问题。这在舞蹈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能够更加富有戏剧性效果。这个作品在得到评委们认可的同时,给观众们同样留下极深的印象。

关键词 舞蹈 思维 编创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1叙事结构的表达

整个作品重在呼吁停止羚羊的猎杀,但是这种意义的表达确实比语言更加冲击人心,这种效果来源于舞蹈形式的生动展现。作品开头一家三口,小羚羊蹒跚滚爬的懵懂和对世界的好奇,相互之间蹭来蹭去,尽显父母慈爱和群体对这一新生命的接纳。发展段主要围绕着羚羊族群的生活习性展开,重点通过形式要素去揭露这群精灵的生活状态。群体成员通过上身弯曲向下、低头参拜的动作表示对头领的尊重。一连串的前飞燕,是这些高原精灵驰骋荒原的灵动展现。服装上的处理刻画了一头母孕羚,母孕羚的出现仿佛更多了一份拟人化处理,伴随着一声枪响,高潮段拉开序幕,母孕羚躺在血泊中,象征鲜血的红绸子趟出,是那么的刺眼。枪声不断,上下奔腾、跳跃以及灯光的配合都在诉说着族群的害怕,头羊依然领导着群体。但是在一声枪响后,头羊被猎中,族群彻底慌了,音乐上的跌宕起伏烘托了这种害怕。随后血色的头羊出现了,服饰变成了血色,意味着它的皮毛已经脱离,只剩下血肉,小羚羊哆哆嗦嗦不断地拱着头羊,头羊解下象征首领的头带戴在了小羚羊的头上,象征着首领的延续。不断地“新鲜皮毛”从台前拖动过去,被剥去毛皮的羚羊挣扎着想要抢回自己的毛皮,存活羚羊的悲痛在头羊毛皮出现以后达到了顶峰,它们站起来接着跪下、使劲拱蹭并且去刨抓,无奈至极,寓意着成员对于失去头羊以及成员的悲痛,情感也达到了至盛。

2道具、服饰、音乐的运用

我们经常说舞蹈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是视听觉艺术,音乐弥补了舞蹈“听不见”的局限。欣赏者往往能从音乐中读出舞蹈作品的背景、舞蹈形象的情感、舞蹈意境、舞蹈作品发展的冲突等等。《羚羊的外套》这一作品的音乐起伏变化较大,时刻围绕着整体进行。典型的群舞段,演员集体前腰向下,身体韵律上下抖动,并伴有前飞燕跳,这段音乐轻盈、活泼、灵动,将羚羊的生灵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高潮段,音乐中出现了一声枪响,预示着情节的变化,整个音乐紧张、节奏快、音调跨度较大,不断地出现枪声,传达了羚羊遭到了猎杀的悲惨命运,整个族群上下无不惊心。

而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偏向于舞蹈的身份指明和标识,并且在一定语境下能够促进情节发展,烘托情感等。在《羚羊的外套》中,整个作品的服饰道具方面完全进行了拟物的处理,模仿羚羊的整个外形、条纹,观众可以通过服饰辨认社会角色,辨认出这是一群羚羊,还有羚羊头领象征性的王冠,以及母孕羚服饰上“大肚子”的修饰,都是一种个体角色象征的辨认媒介。道具的使用可谓是亮点,从孕羚肚子中抽出的红色长稠,那是鲜血的,是在讲述胎儿的死亡。高潮段,身着红色服饰的“羚羊”,那是被剥了皮毛还在残喘的羚羊。观众可以通过服饰和道具清楚的把个体角色从群体中划分出来,进行角色关系的辨认。

3生命主题的提炼

就题材而言,《羚羊的外套》是为野生动物歌哭之作。编导将可爱充满活力了的一群羚羊视为朋友般的赞美与欣赏,以羚羊被人类虐杀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次反思,深刻批判了人类因一己私欲虐杀羚羊的丑陋行径,对此种行为深恶痛绝。由此可见,编导把自身情感以及灵魂都全部倾注在整个作品内。

《羚羊的外套》是通过舞蹈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然而人们对该作品并未產生重复感,然而感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这是由于编导将作品的主题升华到生命的高度,而不是停留在“环保”主题的层面。观众通过羚羊的遭遇以及生活体会到生命的高贵、温情以及喜悦,感受到生命受蹂躏之时的不堪和痛苦。编导谢飞接受采访时曾经坦言作品创作缘由:“网上有一张图片深深震撼了我,一只刚出生的小貂在一件貂皮大衣上,旁边写着两个表达小貂心声的字——妈妈。那一刹我的心受到了冲击,不过貂的形象很难用舞蹈表现出来,所以作品的主角变更为中国福娃之一的藏羚羊,但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是不会变的。”英国学者罗素曾说“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尊严是生命存在的一沖价值,是神圣生命的一种外在表现。”舞蹈内两处重复画面寓意深远:开场时众羚羊向着羚羊王的膜拜和结尾处濒死的羚羊王将王位传给儿子,众羊群向新王顶礼膜拜,画面的重复意味着主题的升华——羊群的生命在新老更替中得以延续,生命的价值不朽,此刻羊群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舞蹈主题同时在重复画面中实现了升华。

4舞蹈深层结构意义的表达

“外套”不单单是标题之中的核心词汇,同时揭示了整个作品的核心意象。

从开始的小羚羊诞生融入群体、到群体的生活场景再现、再到怀孕母羚的滑稽夸张以及枪响后的屠杀、最后的王位的传递崛起,一步步的推动是经过严谨的思想规划和安排的。当冰冷的血色肉体、成堆的毛皮、族群的疯寻三者放在同一空间又是那么的冲击,挖掘着观众将要决堤的内心情感。不仅是藏羚羊,对于濒临灭绝动物的保护是否能够因此作品产生影响,这需要整个社会的一个认知,这只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一个直观途径,更多的在于人们内心的自我反思。编导取自羚羊被疯狂猎杀的社会问题,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前后形成对比,向观众以及

社会大众传达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和残酷性,在欣赏舞蹈演员表演的同时,观众也引发了思考和内心的冲动,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意义凸显了。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 马斌.舞蹈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功能[J].艺术教育,2013(12).

猜你喜欢

舞蹈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