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发展”下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思考
2018-12-18赵丽
赵丽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需要,我国600所地方高校开始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行使幼儿园教师的缺口日益扩大。面对这两大趋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进行调整,改进。传统模式中存在培训目标滞后、师德教育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通过提出转变培养目标,加强“两个热爱”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实训效果、改进评价方式等策略,推动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重构的思考。
关键词 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上升。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作为制造强国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必须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同年11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至此,我国600所高校将拉开转型发展的序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幼儿教师明确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这类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即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随着高校转型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侧重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大量能够切实满足地方幼儿园工作实际需要的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依然沿用转型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用传统的模式培养新形势下所需的人才必然存在不少問题亟待我们思考与改进。
1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从广义上看它涵盖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教育问题;从狭义上又可以分为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形式等具体的教育要素。
根据上述概念的内涵,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在学前教育理论与思想指导下,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为满足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实际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运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实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滞后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一个专业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以研究型学前教育者为主要培养方向,认为大学教育就是以“宽口径,厚基础”为主,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忽视技能的培养。以往的高校毕业生能够进到中职、中专等学校任教,这样的培养目标还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随着全国多数学前类中等院校完成整合升格,这样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少。郭福昌理事长曾表示,面对 2020年75%毛入园率,未来十年幼儿园新增的教职员工总数至少要在140万人以上。这么庞大的数据仅依靠中职中专院校是无法满足的,由此可见未来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数还是要到幼儿园一线工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现今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求。
2.2“两个热爱”教育缺失
幼儿教师师德的基础是“两个热爱”即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能上大学而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在上大学前根本不了解“幼儿教育”,更谈不上热爱。陈鹤琴先生说过:要办好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实现幼儿教育的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其中最核心的素质就是师德。近几年我国虐童事件频发,幼儿教师的师德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更注重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而忽略“两个热爱”的教育。尽管有些高校设置了《职业道德规范》课程,却不是专业核心课,更缺少幼儿教师师德特点的体现。
2.3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求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大类:基础知识类、专业理论类、专业技能类。许多高校还在三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一定的拓展类选修课程。从整体设置上看比较合理,符合幼儿教师基本职业素质培养的标准。但随着我国幼儿园多元化地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地不断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始开展国学、科学小制作、亲子乐园、家庭教育指导等专门类型的活动,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相应的课程,就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2.4专业技能培养“一刀切”
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都设有琴法、声乐、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课程。问题是在校学生都要同时学习以上技能,学习内容一样,学习时间一样,最后的评价标准一样。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智能,即人具有个体差异,尤其是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入学时已超过16岁,有些技能没有童子功学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加之,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任艺术教师,这些技能课程都由艺术系教师教授,课程的内容就更偏向艺术方面,学生学起来会有较大压力,直接影响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和热爱。
2.5实训环节问题多
实训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支持下,纷纷建起了各种高规格的实训室。以宁夏幼高专为例,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一所学前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就拥有幼儿仿真实训室、婴幼儿益智游戏实训室、幼儿数学教育实训室等各种不同类型的11个实训室。这些设备齐全的实训室管理规范,每学期都有教师登记使用,有来访者一定会参观。笔者到其他高校也参观过许多类似的实训室,但这些实训室的使用价值有多大呢?我们高校的专业教师有没有接受过使用培训?实训室内的设备材料具不具备普遍性和代表性?学生操作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实训室中的耗材怎样补充?繁多的问题让这些实训室的使用其实难副。
幼儿园见习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常见的一种实训方式。见习活动是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但由于目前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扩大招生,在校生数额增加明显,学校周围的幼儿园数量有限,大规模的学生见习活动很难经常组织。一些地方幼儿园由于没有得到高校在教研上的指导和支持,认为见习是高校加给园所的负担,并不情愿接纳,即使接纳也不会做太多准备,这样更加大了高校学生见习的困难。见习次数和质量的无法保证直接导致见习和课程的脱节,大大降低了见习的成效。
实习是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最主要的实训过程。目前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巨大缺口,许多地方高校都和幼儿园默契地达成顶岗实习约定,即学生实习期间已经类似毕业工作。顶岗实习的学生也感到自己已经开始工作,整天投入到繁忙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疲于应对。又缺少学校导师的引领与督促,完全忽略了实践学习的目的与过程。在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回访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以保育工作为主,根本没有机会设计和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在实习期间缺乏教师指导,无力应对实际工作而选择改变职业。
2.6整体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还是依靠学分和毕业论文这两种主要评价方式。首先,这两种评价方式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缺少实践性的考察,评价不够完整。其次,这两种评价方式的主体都是校方,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必然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最后,这两种评价的标准也由学校单方面制定,无法满足各个幼儿园对人才质量不同的需求。
3改进策略
3.1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过程始终充满复杂性、变化性与不确定性,永远面临着“发生、发现与践行的问题”。
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正是符合了教育的本质,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作为高校中职业特征明显、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也就必须遵循教育的本质改变以往以“知识型”、“研究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新的“应用型”高校职业教育方向为主导,致力培养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真正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人才就不再是“做不了科研,干不成一线”就业难的人员,而是有意识、有能力、有责任、有方法,幼儿园欢迎的一线人才。
3.2开展三位一体的“两热爱”教育
怎样才能让对幼儿教育一无所知的学生开始热爱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这不仅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高校应该充分调动起家庭和社会资源,三位一体共同帮助学生打好“两热爱”的良好师德基础。
首先,高校必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认真做好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入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自己以后要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同时高校还要通过经常性的课程或讲座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他们不是简单的“孩子王”,他们身上同样担负实现“中国梦”的重责;教育学生只有尊重、平等地对待儿童才是真正的爱他们。其次,父母对社会的认识和就业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起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所以,高校应该尽早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结合国家就业形势,让孩子认识到当前就业的严峻性,鼓励孩子将来要及时就业,还要教育子女将来找工作既要满足个人的就业愿望,又要考虑国家的号召和需要,强调奉献精神。向家长说明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专业内容、专业要求,让家长明白子女将要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和应该具备哪些素养,这样家长才能更加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最后,我们必须重视运用“社会”这个大舞台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爱与责任”。高校可以联合周边社区开展敬老助残活动、到幼儿园义演或给小朋友讲故事活动、参观偏远落后地区幼儿园及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请一些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做办园方面的讲座等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爱心,同时进一步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
3.3紧跟社会发展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种类越来越丰富。虽然幼儿园一线教师依然是第一刚需,但亲子园教师、育婴师、婴幼儿营养师、幼儿感统训练辅导师、学前儿童心理咨询师、幼儿节目主持、幼儿用品开发、幼儿园教学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等一系列岗位都将是学生拓展就业领域的新方向。从幼儿园角度看,现在各种特色园不断涌现,对人才的要求也开始在必须的职业素养基础上呈现多元化。因此,我们的高校必须在有限的学时中拓展和整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不僅要增加大量与学前教育专业密切相关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挖掘更多的就业渠道,还要尽快科学地整合各门教法指导课程和各类专业技能课程,合并重复内容,强化各科的通识知识,尝试用一门综合课程代替几门分科课程,例如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代替六门教法课程;用“幼儿园音乐技能”代替钢琴和声乐课程。
3.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实训有效作用
我们只要尽力做好以下三点,就能很好地改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大大增加实训的效果。第一,充分利用好所有实训资源。学校高价建设的各类实训教室要专门组织教师学习与教研,开发有效的使用方法;第二,搭建好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桥梁,发挥好高校对幼儿园发展的引领与支持作用,为学生实训创造环境条件;第三,采用学校、幼儿园“双导师制”,不仅让学生在幼儿园实训期间有师傅引领,同时学校也要分派专业教师指导实训,帮助学生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3.5采用整合评价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单一且片面,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许多高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知识化、分数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学生考试基本上是知识化的内容、标准化的答案、分数化的成绩,高分低能学生普遍存在。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人才评价形式丰富化。学前教育人才的评价可以将专业知识考核、专业素质考察、专业技能展示、实训活动表现、毕业研究论文等多种评价方式有机整合,面向用人单位合理设置评价中各类指标的比例,采用试卷、面试、展示、作品、实践总结、第三方调查问卷、学术答辩等多种方法进行全面评价,并不断运用评价结果引导培养过程的改进。
人才评价标准层次化。社会职业发展的多元化,精细化必然要求我们的人才也呈现一样的趋势,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应该层次化。在满足基本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不同能力范畴与层次进行评价。例如,专业技能的评价可以在各项技能都达到幼儿园最低标准的情况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智能选择其中一到两项继续提升,毕业时,每人的特长不一样,可以在评价时分为不同类别的不同等级。评价的分层必然增加了评价的细致化,从而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人才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高校自身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还可以聘请学前教育专家运用相关量表进行测评;由用人机构通过实习期的考核进行评价;由家长通过学生的成长问卷进行评价;甚至由实习园所的幼儿、幼儿家长通过谈话进行评价;还可以由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的场所给出相关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引起评价标准、评价角度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体现与整合能帮助高校更好地看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可以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