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格里格《抒情小品》的音乐特点
2018-12-18米克拉依·艾山
米克拉依·艾山
摘 要 本文以格里格的《抒情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并结合自身的演奏体会及对不同演奏版本的研究,以音乐多元化为背景,着重分析与总结,阐述了该钢琴作品集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 格里格 抒情小品 音乐多元化 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1格里格生平简介及《抒情小品》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出生于挪威西部著名的海港及商业城市——卑尔根,而那里也是挪威民族浪漫主义文化思潮活跃的地方。父亲是位商人,母亲则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由于他们都十分喜爱音乐,每周在家中举行家庭音乐会。幼年的格里格在家庭的熏陶下,6岁随母亲学习钢琴,9岁开始尝试作曲。15 岁时听从小提琴家奥菜·布尔的建议,被送往德国菜比锡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在那里格里格接受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及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的学习。1862年毕业后,格里格回到了祖国,并受到丹麦著名作曲家嘉德的赞赏,后在与挪成民间音乐家诺尔德拉克的接触中受其“新的挪威的未来”的影响,下定决心从祖国的土壤和民间的音乐中吸取养分,亲自收集民间音乐,并根据民歌及民间舞蹈创作了大量作品。而他和诺尔德拉克及许多挪威、丹麦的青年作曲家组成的“北欧音乐社”,成为了一个推广和创作的中心,举办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1.1《抒情小品》
“抒情小品”是取歌德赋予该用语的意义,系指个人的生活见闻与想象,而非局限与抒发感情和描述心境,格里格一生从1867至1901年间陆续出版的钢琴独《抒情小品》(第一套Op.12、第二套Op. 38、第三套0p.43、第四套0p.47、第五套0p.54、第六套0p.57、第七套
0p. 62.第八套Op, 65,第九套0p.68、第十套0p.71 共十套66首)以日记式的形式,记载了作者三十多年中的所见、所闻及对生活的诸多感悟,写下了极富挪威特色的钢琴小品每首都有概括性的标题,内容丰富,形象各异,并以每首单的形象赋予其独特的个性。正是这套《抒情小品》为格里格赢得了无比的赞誉。格里格的抒情音乐与自巴赫至舒曼的德国抒情音乐的特点显然不同,在他的作品里,感受与想象交融体, 如《致春天》,这虽然是作曲家们常写的题材,但在格里格笔下不落俗套,它表现了严冬过后对存的问候,感情淳朴,毫不矫揉选作。许多小品如一幅幅图画或 素描,手法简洁,形象生动,如取材于北欧民向史诗《埃达》的《小精灵的舞蹈》、《侏儒进行曲》,又如农民生活的逼真写照:《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哈林舞》和《斯普林舞》,以及活灵活现的《蝴蝶》和《小鸟》等等。即使是《圆舞曲》、《摇篮曲》、《夜曲》等也都有述怀、有回忆、有期待。在这方面,格里格与肖邦近似,只是肖邦的音乐幻想多于现实,而格里格作品则更多简朴的民间色彩与浓厚的乡土气息。
1.2音乐多元化
格里格的钢琴作品《抒情小品》集中体现了多种音乐风格的交融,基本可以分概括为以下的三个风格特征:“自由抒情”的浪漫主义。“民间特色”的民族主义、“朦胧飘逸”的印象主义。(1)“自由抒情”一浪漫主义“在浪漫主义音乐所有表现上最为突出的是以个人的精神感受和感情冲动来引导作曲家的创作,因此作曲家比过去更自由地来建立音乐形式,按照感情上的需要来处理它,在感情上的需要胜于形式上的需要”,格里格曾自称在风格上是舒曼派的德意志浪漫主义者,他创作的作品在音乐风格上深受肖邦、舒曼等人的影响,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格里格深受浪變主文音乐的影响继承了“回归自然”的传统,酷爱通过描写大自然来抒发对自然的感受,通过描写挪威的山形地貌、从林树木、山洞溪水等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旋律上线条优美、气息悠扬注重抒情性和歌唱性,在乐句的结构上不受乐句长度的束缚,伸缩自由表达完整句子。总之,格里格追求将人的情感从理性转换成感性,并逐渐从束缚和压制中脱离出来,以崇尚自由为创作理念。(2)“民间特色”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乐派是十九世纪新兴起的种乐派, 虽然在这之前有很多作曲家曾采用过民间音乐作素材,但都作为一种“异国情调”的装饰品,没有形成种真正的模式。 民族主文音乐力图寻求自己独立的声音,发展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摆脱其他国家音乐的支配也许当时的这种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格里格的创作。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典型代表,一生致力于创作挪威风格的音乐。他注重汲取民间的素材,收集大量的民间歌曲,置身于民间从而获取创作灵感,格里格也宣称“自己是挪威音乐的代表人,只有在民族的基础上我才能继续发展,因为给我指出道路的是我们挪威的民族素材”。所以当我们聆听格里格的作品时,那些民族性的音乐语汇仿佛使我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挪成的一景一物。(3)“朦胧飘逸”一印象主義“印象主义”一词源于19世纪后半叶,最初是一个与绘画有关的描述性术语,但随着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不断演变,从而从艺术观念上也影响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是通过和声与音色来表现人的感官印象的种音乐风格。格里格虽然不是印象主义的先驱者,但是他在和声运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大胆的运用平行进行中的协和和弦或不协和和弦,就是为了营造种特殊的音响效果,这些元素却成为通往印象主义音乐的一座重要桥梁,使得他的和声在之后的印象主义和现代音乐的和市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小结
演奏风格作为一种音乐 文化的趣味,在正确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在基础教学中,技术也绝对代替不了风格文化的概念,而风格概念的树立则为音乐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及音乐审美修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准确约把握好每个作品的风格,是对于正确诠拜作者本身意图的关键所在。格平格平凡中留下的辉煌足以令后人仰事,在他的作品里跳动的每一个音符,都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格里格把自己的生命和他赋予对音乐得热爱融入到属于给他生命和创作源泉的国土之中,他的音乐属于挪威和挪威人民,他的音乐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