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提升的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8-12-18李志敏李懿
李志敏 李懿
摘 要 中医药的信息化需要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作为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在课时被削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改革以达到其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被引起广泛思考。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实施的改革情况,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及MOOC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医药 信息素养 计算思维 MOOC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育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有益于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新形势下,改革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的中医药人才,提升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中的认识与应用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助力中医药人才服务中医药现代化,已成为中医药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改革目标。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院校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和规范化,鼓励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政策的出台为改革指指引了目标和方向。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紧跟改革,注重医药结合,先后出版了 “基础技能+方向技能”的《信息技术应用概论》、十三五规划教材《医药计算机基础》均以中医药案例融入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计算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2016年在新版培养方案的修改中,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的新要求”、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中医药院校自身特色”,重新定位课程的目标,以信息技术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专业耦合度、考核形式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利用信息领域的方法和手段来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医药专业领域问题”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
1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重构
作为信息素养提升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应该包含两个目标,如图所示。第一个目标是打好信息基础,达到 “会用工具”。信息社會的工具,具备的特征是会“思考”、能存储、提供服务能力很强的“软件”构成 “虚拟”世界、改造生活模式、提升学习效率。因此这个阶段的目标需要通过通识必修模块实施,让学生掌握信息工具的运用、信息获取与编辑、信息组织与处理、信息展现等基本信息能力,理解信息技术正在塑造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掌握必备的信息技能,具备能解决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一些问题。第二个目标是增强信息应用能力,达到 “会思考会融合”。新时代的大学生必备的信息素养包含三个要素即信息意识(信息的敏感程度,是工作中自觉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指获取与利用信息所掌握的知识,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信息应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如意识到“一票难求”的问题,铁路实现了“12306”购票系统,让购票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意识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意识到“三长一短”看病难的情况,网络预约挂号、医院分诊排队叫号规范了医疗秩序,这些都是良好信息素养的体现。而大学里,信息素养的提升源于计算思维训练以及这些思维能力在专业中的融合实现。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的特性,开设与医学相关的模块方向通识限选课程,如医学多媒体、医学数据处理与分析、医学虚拟现实、医学大数据分析等等,结合竞赛科研创新项目,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能够感知、处理和分析医疗事务中的数据,能够快速获取、分析和引用他人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医疗的诊断与科学研究,真正能辅助解决医药专业领域的问题。
2“跨学科元素”教学案例融入培养创新意识
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交叉渗透是创新的渊源,基于课程目标,切入信息技术与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点,精选能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医学专业领域问题的综合应用案例,侧重中医药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应用等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化相交叉的知识架构。如古典医案文档的编辑处理与展示、中医电子病历数据分析、住院病人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区域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中网络构架、简单医学应用的编程等等,通过这些跨学科元素案例的引入,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的同时,了解这些应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实现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应用的综合,从而达到多学科知识有机联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3开放课程建设改变教学模式
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对通识的、普适性强的课程尤其适用。基于课程的总体目标,我校基础课程的教师团队经过细致的梳理,从计算发展及医学应用、医学应用中的计算(机)系统、医学文档编辑与展示、医学数据处理与分析、医学应用中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医学问题的程序求解等七个模块建设MOOC,融合医学案例,每一个模块均有导学内容,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特性再建立多个独立的8~12分钟的短小视频,每一个小视频解决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配套拓展资料、练习题,一方面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展学习。目前平台已经在我校试用两次,较好的解决了培养方案中该课程课时不足带来的内容不能全部讲完的矛盾,也大大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后续通识选修的积极性来看,学生学习计算机类知识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升。此外该课程也已经在其他5所兄弟院校试用,反映良好,被评为第二批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4小结
通过这种基于理论,面向问题,以案例导向、融合医学、面向应用、注重实用为特色的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新技术新方法,以MOOC为载体实施课程的整体改革,大大促进了中医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实施过程过程,还需对这些案例进行完善与更新,同时加强MOOC使用中的监督,增强师生互动,发现学生的创新想法与实施,结合创新项目与创新竞赛实施,将会对中医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