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

2018-12-18吴丽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内容

吴丽华

摘 要 当前地理教材中存在地理图片相对较多,文字说明相对较少的问题,使得学生难以充分的对教材图片进行详细的理解。由于很多家长都是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作业监督,导致学生作业难以顺利完成。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本文借用了《同步伴你学》的三个部分:知识梳理、基础知识、能力提升,通过分层次的形式为学生布置地理作业,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关键词 初中 地理作业 设计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在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作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促使地理作业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任务。在实践的过程中传统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作业的真实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地理作业的价值,将地理作业的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升地理作业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实现地理作业的价值和意义。

1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更加注重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对地理作业的设计研究,致使所设计地理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较为封闭化,与实际生活脱轨,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生活性。第二,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所设计的作业形式单调枯燥,缺乏一定的多元性和时代性。促使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没有想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用。第三,教师在设计作用的过程中忽视学生自身能力,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理念性、第四,作业设计中要求统一规范性,更加强调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明确性和典型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促使学生不能积极的完成作业,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师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进而不能规范自身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设计初中地理作业的指导建议

2.1明确作业的目的和要求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的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思考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了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此外,教师应该先分析教材上的课后题、学生的学习填充图册以及练习册上的内容,并根据学校所提供的条件,运用多种形式,运用形象的资料例如视频、图像、语音等形式,将学习内容形象直观的给学生们讲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补充。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应明确布置作业的要求和目的,让学生知道每个环节应该完成的任务,否则学生在写作业时不知道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该掌握哪一点的知识,教师可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叙述的方式明确作业的目标和标准,这样促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或完成作业,也能更容易达到教师预期制定的目标,实际上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将课堂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明白并不是将作业作为约束或检验学生的工具。

2.2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精心挑选作业内容,删除重复的题目、布置重点习题,并提前让学生了解教师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有效的精简作业习题内容。地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首先布置作业的数量要适当,作业内容应与课堂所以内容紧密相连,并有效的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提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布置作业、精心挑选、形成简单编写,若不认真挑选作业内容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出现学习疲劳,厌恶地理学科等不良现象,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例如针对后进生设计基础性的习题,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梳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针对优秀生可设计提升类的习题,也可以设计选做题、弹性作业,这样可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否则,如果在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布置太简单的作业,会让他们感到没有挑战性,如果针对学习能力相对来说较差的学生,如果布置过难的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地理的信心。

2.3合理评价,及时矫正

教師在布置作业后,并不是完成了整个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继而可提升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并通过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巩固课堂知识,并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最终可有效的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的过程中,可运用一度批改,二度批改的形式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在对作业讲评的过程是提升学生知识训练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讲评时要避免仅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现象,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最后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以及订正,了解存在问题,反馈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

3总结

有效的地理作业属于一种动态性转化的过程,可从理想转化成为真实有效的思维,之后再转换成为实践性理念,从整个过程能够看出,设计有效的作业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继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地理作业的真实意义在于地理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制定的地理课程目标、合理评价,及时矫正、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荣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生活中的地理”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0):17-21.

[2] 王炳辉.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元评价促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多元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8):44-45.

[3] 卢义光.浅谈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中外交流,2017(13):234-235.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