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夕节俗在当代的转型与发展

2018-12-18路新杰

寻根 2018年4期
关键词:穿针乞巧情人节

路新杰

民族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联结社会群体的纽带,是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时代的变迁使民俗受到强烈冲击,尽管传统节日并未消失,但其蕴含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却已渐行渐远。七夕节古时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时至今日,受时代变迁与外来文化影响,其中的许多节日传统已淡出历史舞台,仅留下有关爱情的元素,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传统

古时七夕普遍称作“乞巧节”,兴起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的记载。唐宋诗词中,妇女于七夕节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皇帝与嫔妃每逢七夕在宫内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而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织,到了临近七夕的时候,更是水泄不通。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拜星祈愿:七夕之夜,人们要将庭

院打扫干净,院中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祭献瓜果。为了离天宫更近,有利于拜星祈愿,有条件的富贵人家以及宫廷里,女子们还要登高台祭拜织女,希望拥有织女般的巧手。除女子拜织女星外,男子在七夕有拜魁星的风俗。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又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被读书人所景仰崇拜。因此七夕之夜读书人要祈拜魁星,参加宴饮赋诗的活动。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七夕之夜,妇女们对着新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所穿的针是专门用金银等材料制作的多孔针,魏晋以前多为五孔针和七孔针,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女性通过用彩线穿针的方式比赛,得胜者被赞誉心灵手巧。

蛛网乞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浮针试巧:又叫“丢巧针”,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碗中盛满清水,在太阳下暴晒让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女孩们用绣花针投人碗中,使针漂浮在水面上。针的影子投在碗底,如果影子形状美丽,就会被赞誉心灵手巧。

种生:在七夕前几天,在小木板上敷土,播下米种,使之生出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瓷碗中,等它长出芽,再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各地也流行“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认为有利于生儿育女,称为“化生”。

吃巧果:巧果是七夕的应节食品,样式很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等。

磨喝乐:用泥或木头塑成的孩童造型,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也是宋代以后庆祝七夕最重要的工艺品。

晒衣曝书:七夕到时正值秋初,标志着季节转换,这一天有打扫房间、晒衣曝书的习俗,据说这样做可以清除霉菌和寄生虫。

七夕节在当代的转型

傳统节日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当社会发生转型,传统节日文化所依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没有条件与时俱进的文化元素会逐渐被人们淡忘,而其中可以适应新社会形态的文化元素就能被民众所传承。七夕节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冠之以爱情主题,使之变成“中国情人节”,并已得到公众普遍认可。七夕节的主题由古时“乞巧节”转变到如今的“情人节”,在社会上有了新的定位和内涵。

中国的节俗大多注重现实生活和家族家庭,同时纪念性节日较多,主题显得过于沉重,这些已不太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并且,民众对于要求过多的节俗具有抗拒性,如寒食节禁烟火等。限制较少的节俗活动更容易得到推广,因此,传统七夕节中的繁文缛节均被省略,如今的七夕节,人们乐于参与的节俗主要是和爱情有关的庆祝活动,而传统七夕节中重要的乞巧节俗几乎不存在了,其他的诸如求子等活动也非常少了。在七夕节的节俗活动中,人们把爱情元素放大,而忽略了其他的民俗元素,使七夕节的形式和内涵更接近于情人节。

七夕节的当代转型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相比于元宵节与三月三等同样具有爱情元素的节日,七夕牛郎织女爱情的传说在流传广度上占有绝对优势。人们对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爱情典故不甚熟悉,但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的故事却家喻户晓。早在汉代《古诗十九首》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描写。杜牧《秋夕》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千古传唱。古时乞巧节女性盼望心灵手巧,也与牛郎织女的姻缘故事有关。而爱情元素在当代则被空前放大,甚至成为主旨。

第二,城市化进程与历法变更使当代人越来越远离乡土社会风俗。古代七夕节的主旨和核心内容是“乞巧”,所乞的“巧”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女红。原来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女红在现代生活中不复以往,民众很少能参与这种以乞巧为主题的活动。此外,从农历到公历的历法变更也对传统节日的传承造成了一定阻碍。“尽管现在正式的日历上农历和公历并存,但是公历总是处在更加醒目的位置,基本上所有的正式场合都用公历记事,农历淡出了都市人的视野,这样以农历为依托的七夕就受到了极大影响。”(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

第三,外来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频繁使西方情人节进入中国社会公众的视野。或是出于盲目的崇洋思想,也或是出于民族自尊JGN和文化安全意识,中国人开始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可以与之相匹配或是相抗衡的“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由于最与爱情主题相近而被选中。

第四,商家为获利而推动本土情人节的设立与发展。西方情人节已让中国商家受益匪浅,中国情人节同样能带来商机。于是商家积极支持本土情人节,每逢七夕便推出针对情侣的商品和服务,并组织以爱情为主题的商业活动,以年轻情侣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制造舆论的方法让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七夕从乞巧节到情人节的转变,并参与到消费活动中。商家一直对七夕节中的爱情元素进行炒作,例如餐厅推出“情侣餐”、宾馆推出“情侣间”、商场推出“情侣装”等。七夕前后的巧克力、首饰甚至内衣等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当代七夕几乎完全商业化了,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七夕爱情活动的大肆报道也促使人们更关注七夕节中的爱情元素。

第五,男女性别平等观念普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大多依靠自己的心灵手巧、美貌聪慧来博取男性的关注,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有比较稳定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具有独立意识,男女恋爱自由,注重双方情感的交流,以牛郎织女传说著称的七夕恰好为情侣间的情感释放提供合适的时机。因此七夕的爱情主题很快流行开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七夕节从乞巧节到情人节的主题转变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第一,节日名称。古时传统七夕节有许多名称,如女儿节、乞巧节等。但这些名称如今已逐渐被“七夕情人节”取代。节日名称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商业宣传中,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之中。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名实相符”,所以当一个节日名称的改变受到民众普遍接纳后,其实际内容也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质变。

第二,内涵意义。在古代社会,七夕节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民俗节日,是女性表达美好愿望的重要场合,反映着女性群体对心灵手巧、貌美聪慧和生儿育女的期盼。而在当代,七夕节的内涵已经从多种多样的乞巧变为纯粹追求爱情,从以女性为主体变成男女共同参与的互表爱情的节日。

第三,民俗活动。古代中国的七夕民俗主要有穿针乞巧、蛛网乞巧、浮针试巧、吃巧果、染指甲、洗发沐浴、求子以及祭祀占卜等活动。而在当代,这些习俗仅在少部分乡土社会有所存在,在城市社会,与西方情人节相似的庆祝活动已经变成了中国七夕节的主体内容。

在当代传承和发展七夕节

第一,以商业为推动力,开发七夕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商家可以开发出具有中国元素文创的产品与服务,对烦琐的传统节日形式进行改造,增强其娱乐性。

第二,利用媒体宣传七夕文化。积极利用新媒体引导民众对七夕的兴趣,使七夕既不丧失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以新的方式为年轻人所喜爱。”创作高水平的影视作品展现七夕相关的传说故事,引导民众加深对七夕节的了解。建立专门的网站来宣传七夕文化,也可以开发与牛郎织女等传说相关的网络游戏等。

第三,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民俗节日文化,在教材的编撰中也可以选择一些民俗文化,开设传统文化課程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七夕节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既值得忧虑,却又无可厚非。在当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爱情观念转变、民族意识高涨、传统文化复兴的趋势下,民众想要过本民族的情人节,这一诉求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猜你喜欢

穿针乞巧情人节
穿针引线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张英
2016年情人节色卡
浪漫进行时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穿针的母亲
情人节省钱有招
走,穿三点过情人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