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共情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2018-12-18刘伟杰王可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情辅导员思想

刘伟杰,王可月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一、生态文明与辅导员工作共情

共情,即同理心,也就是一种能够将心比心地处在他人的立场去感受其情绪、需求的能力。共情与慈悲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情感,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无法脱离这两种情怀。共情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常有应用,一般包括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思考回应、引发领悟这样几个环节。共情不是简单地倾听、同情,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来说,要由共情到“共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们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应当是“以共情为基础的社会,而且这种情感还要延伸到其他生命体。”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生态文明社会离不开共情,辅导员工作更是需要不断运用共情。

为响应国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号召,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设专职辅导员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辅导员工作中来。这当中的许多都是优秀学生干部出身,在学生时代积累了许多学生工作经验,加之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大哥”“大姐”。但是,由于多数辅导员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也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入职前简单的岗前培训很难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加之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较多,缺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时间和精力,常导致工作不力。

当前,大学生均为“95后”,而“00后”也即将开始大学生活。这一代人恰好生长在我国社会环境最为和平、经济水平发展最快的年代,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产生出耀眼的光辉。他们中许多人是喝着洋奶粉、看着进口动漫产品长大的,对于新兴事物有着很好的学习接受能力,思维多元、想法活跃,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理解略显薄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有待提高。另外,他们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磨难,过于自信,自尊心强,自理自立能力差,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容易出现失败就迷茫、受挫就自卑的情况。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他们更是网络应用的主要力量之一,能够熟练地应用网络学习、交流、购物、游戏。部分同学重视网络交流,常常会忽视日常、面对面的交流。沉迷虚拟游戏无法自拔,隐瞒父母用家中积蓄打赏直播平台主播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辅导员面对“95后”“00后”,两个群体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辅导员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地运用共情,必将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和谐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辅导员工作运用用共情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即道斯矩阵,是一种从美国引进的先进分析法。利用它能够对各种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罗列,并用系统分析法将多样因素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到具有决策意义的定论。SWOT能够帮助人们更加了解组织当前所面临的处境,让人们得以确定发展计划和构思出相应策略。

辅导员学会并懂得如何利用共情,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劣势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一)辅导员工作运用共情优势分析(Strengths)

共情首先要聆听人们的诉说,并依据他们所诉说的内容,走近其内心深处去感受其感情和思想。辅导员多由青年人组成,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能很好地与学生站在平等立场上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便于探究问题的本质。年纪相仿、成长经历相似,辅导员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也大多经历过,容易和学生达成共鸣。另外,辅导员奋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接触方面广、互动性高,优秀的辅导员更是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突发事件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有合理的预判。

(二)辅导员工作运用共情劣势分析(Weaknesses)

辅导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成长经历相似,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辅导员,尤其是刚入职的辅导员自己也处于青春期晚期,其思维和行为习惯与在读大学生有不少相同之处,太相似则难以互补,思维上的局限性很难给予学生引发和指导,易共情难“共理”。其次,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刚毕业的青年人加入到辅导员队伍当中来,从一个“校门”踏入到另一个“校门”,这些人中多数是学生干部出身,凭借对于学生工作的热爱和参与学生工作的经验进行辅导员工作的,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引导技巧和能力不足,难免出现“辅而不导、辅而难导”的情况。最后,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常常是千头万绪,无暇分身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而现今大学生面对多元的网络环境、陌生的社会环境,身心状态复杂多变。对于辅导员来说,想要应对好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辅导,对于精力和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三)辅导员工作运用共情的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政策性支持较大。2017年10月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文中简称43号令)明确指出:“高校必须将立德树人视为重点任务,将辅导员团队建设当作教师团队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进行有效计划,保持提升队伍的职业素质,确保辅导员工作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进行了明确的指示。同时强调:“要帮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办理好活动,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有效开导,举办知识传播活动,在学生们心中培养起一种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必须加强自我修养,高度领悟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并将国家大政方针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中,做好大学生心理、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出专业技能与思想素质双高的大学生。

(四)辅导员工作运用共情的挑战(Threats)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大量信息散播在社会中,人们对于各类信息的发掘与整理的需要更是不断提高,学生走在网络应用的前沿,但是自身辨别能力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缺乏准确的判断,学生更多时候会在网络寻求心理安慰和解脱,往往效果欠佳,稍有不慎容易误入歧途。辅导员容易停留在网络工具的使用阶段,而缺乏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能力。高校职能部门分工不清,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成为多个部门事务的最终执行者,容易形成事事都找辅导员、事事离不开辅导员的局面,辅导员也陷入事务性工作,难以分身。入职培训缺乏针对性,缺乏对于心理方面的辅导。高校所设的心理咨询室对心理问题学生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专业心理老师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辅导员工作应用共情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共情为基础的社会,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人及其他生命体着想。辅导员工作应用共情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真诚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离不开爱”。诚然,爱学生并非形式,也决非空喊口号,而是要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关爱他们。对于一切工作而言,履行好本职工作的最终动力来源便是爱。辅导员这一职位更需要那些在大学时期便担任过班干部或是社团干部,拿过奖学金,入过党,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并掌握有相关高校经验与能力。这些东西都会最终成为他们从事工作的乐趣以及动力,是他们从事各类事务的能力来源。另外,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兼具教师和干部两层身份,应增强对于该职业的热爱与信仰。身为一名教师人员,他所能获得的回报就是学生能够成才。找准角色定位,完成角色转变,提高素质修养,增强自身专业性。塑造辅导员魅力,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通过共情建立和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加强职业修养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并不是学生简单的“大哥”“大姐”,应当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努力克服自身局限,不要以个人喜恶为标准评价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明确角色定位。辅导员要接地气地开展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去宿舍、多到班级。心贴近了,学生与辅导员就自然无话不谈。而且,唯有通过这种氛围,才可以让周围的大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在跟他们做朋友,真正地关心他们,从而获得同学们的尊重和信赖,合力共筑美丽和谐健康的校园。另外,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的学习同样重要,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应用共情时,辅导员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脸部表情和动作,之后再留意其言语,分析其心理与行为,最后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解读。同时,加强工作方法创新,有效借助互联网跟学生进行沟通,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提供咨询服务等。

(三)加强职业化建设

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近学生生活,尽可能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打造一批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让辅导员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加强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对辅导员的培训也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有深度的培训。定期组织有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活动,例如辅导员经验交流会、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另外,高校应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且积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辅导员更多关注,完善职位晋升体制,为他们考虑后路,帮助他们处理问题。在制度实施方面,要时刻保证严格施行。各个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方面的制度,并且一定要注重执行。

表1 生态文明视域下辅导员工作应用共情路径

(四)在更大的“时”“空”范围进行辅导员工作

面对多元的网络环境、多元的社会环境,辅导员想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应该局限于上班时间,也不应该局限在校门之内,而应充分借助网络、社会、家庭的力量,合力培养青年。辅导员应主动了解新鲜事物,与学生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例如QQ、微博、微信等,如此方能确保信息途径的顺畅,还能够把流行的互联网平台变成思政教育的基地,借助互联网跟学生进行互动。这种方式不但十分便捷,还能够实时把握学生的内心想法,便于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在哪里,高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就应该在哪里。辅导员应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和方式。家庭教育应该始终伴随青年成长,大学生群体虽已满18周岁,但是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年龄远远没有成年。大学生活伊始,学生从紧张的应试学习中脱离、远离了原生家庭的照顾,自己开始独立处理生活、学习、财务、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的心理问题都能在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的过程中找到答案,辅导员应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而“对症下药”,通过家长的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共情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思想与“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