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中学技能 练中会自理
——以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中《温暖的手套》为例
2018-12-18江苏常州市光华学校蒋玉娇
江苏常州市光华学校 蒋玉娇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本文笔者将美术课堂与生活适应课紧密结合起来,既关注了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又重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既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智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如何在绘画中渗透生活适应,让他们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学会生活自理呢?笔者进行了实践尝试,文章将以执教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中的低段个人生活《温暖的手套》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案例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申报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涉及课程为“个人生活”领域。教学中,教师设计三个版块的活动,即认识手套、设计手套、学戴手套,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目标:一是认识常见手套的种类。A组学生认识手套的种类、材质及了解手套的用途;B组学生认识常见手套的种类,能分清三种手套;C组学生认识手套。二是学会正确戴手套的方法。A组学生学会戴各种手套;B组学生学会戴分指型手套;C组学生学会戴并指型手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学戴分指型手套。三是装饰手套。A组学生根据手套的外形,运用点线面等美术元素装饰手套;B组学生在ipad中涂色,完成手套;C组学生在ipad中任意拖动花纹,装饰手套。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个圣诞老爷爷在雪中驾着雪橇的图片,并播放圣诞歌曲。
师:听着这首歌,你能猜出今天是什么节日吗?(B组学生回答)
师:今天,圣诞老爷爷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出示:拿出圣诞帽中的礼物——手套)猜猜,它是什么?(C组学生回答)
师:冬天,我们戴上手套,手再也不怕冻着了。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温暖的手套》。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贴近生活的图片、音乐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积极探索与勇敢尝试,愉快地参与到新课学习中。
(二)循序渐进探索,巧妙学习新知
1.图片赏析,了解手套的多样功能
①“刮刮乐”游戏:认识骑电瓶车的手套。
师:今天早晨,蒋老师骑电瓶车来学校手都冻僵了,这么多手套,谁来帮老师选一双适合的手套?(“尚学趣”出示刮刮乐)
学生练习。(学生在ipad上划一划,显现出底下的图片)
②“翻翻卡”游戏:认识不同材质的手套。
师:瞧!这些“?”的图下面有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点一点。(“尚学趣”出示多张打有“?”的图片)
学生练习,在图片上点一点。
师:这么多手套,你们见过吗?在哪见到的?(A、B组学生回答)
师:医生做手术要戴防细菌手套;交警叔叔指挥交通要戴醒目的白手套;工人伯伯做工要戴防滑的纱手套;妈妈洗菜、打扫卫生要戴防水的长手套……
2.试戴手套,区分手套的外形特征
①区分外形。
师:老师这有三双手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实物出示)
学生试戴。(A组学生戴分指型手套,B组学生戴半指型手套,C组学生戴并指型手套)
师:它们分别是分指型手套、半指型手套、并指型手套。
②认识颜色、花纹。
师:这三双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双呢?说说为什么,可以从颜色和花纹上说。
(点名A生回答)
3.根据需求,参与手套的配对游戏
师:市面上的手套有很多种,这三种手套你想买哪一双呢?(“尚学趣”出示图、文、音频)
学生练习。(学生点一点,A、B生图文配对,C生音频图片配对)
教师截屏检测。
师:(出示对、错的两张图)对比下发现了什么?
学生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多媒体“尚学趣”设置悬念,闯关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欣赏手套图片,认识手套的功能及外形特征,学会选择合适的手套,一关一关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奥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达到了“课伊始,美即现,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播放快乐歌曲,参与趣味游戏
师:×××的手好冷啊,怎么办呢?
师生互动唱《拍手歌》。(“尚学趣”出示视频)
师:学生们的手也暖和了。
[设计意图]智障学生的注意力短,现代多媒体“尚学趣”视频展示《拍手歌》,师生齐做游戏,让学生边玩边思考,更好地使学生知道手的组成结构。
(四)教师操作示范,学生动手实践
1.教师示范,讲解三组作品
①讲解C生作品要点:在ipad中任意拖动花纹,拼拼合合装饰手套。
②讲解B生作品要点:在ipad中选择喜欢的颜色,给手套涂色。
(点名学生练习)
③讲解A生作品要点:在纸质稿中大胆想象,运用点线面装饰手套。
2.学生练习,教师循环指导
师: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孝顺的学生,今天,我们来为妈妈设计一双温暖的手套吧!
“尚学趣”出示A、B、C三项作业要求:A生装饰手套设计新颖的手套;B生在ipad“尚学趣”中绘画,涂色;C生在ipad中任意拖动花纹,装饰手套。
学生练习绘画。
[设计意图]“尚学趣”设计的游戏,层层深入、由易到难。游戏中学生积极参与,拼拼合合,点点画画装饰手套。营造和谐、欢乐的课堂氛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是师生互动、感情交流的最佳时间。现代多媒体创设情境,“尚学趣”拖一拖,划一划,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实践中,学生既知道了手套的用处,又锻炼了手的灵活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做精细动作训练。
(五)多元展示评价,鼓励拓展延伸
1.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大师,妈妈收到你的礼物一定会很开心。
尚学平台上截屏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评出“颜色美奖”“花纹美奖”“最有创意奖”。教师为获奖学生颁奖。
2.练习实践
A生学习戴分指型手套;B生学习戴半指型手套;C生学习戴并指型手套。同伴互助戴手套或教师指导。
3.课堂小结
师:小小手套,百变神功!叠一叠、折一折变成了兔子和章鱼。手套好玩有趣,魅力无穷!我们再欣赏一些手套作品。(PPT)你猜变成了什么?答案就在你的手中。同学们课后可以用手套做出更多、更有趣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评价方法,既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又找出自己的不足。现代多媒体ipad拓展欣赏,学生感受到手套的神奇魅力,为下次学习奠定基础。创设情景“多彩的手套”,让学生身临其境勇当评委,欣赏其他“小画家”的作品,知道手套的神奇与魅力。
三、课件说明
针对智障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的特性,本课件在ipad中以尚学趣为主,中间插入绘声绘影(Corel VideoStudio Pro X3)制作的音频,并运用尚学平台设计的游戏,层层深入、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形式,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美即现,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实践反思
(一)贴近生活——关注学生发展性需要
正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化”的理念指引下,本课尝试将绘画与生活适应紧密联系。《温暖的手套》带领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让他们认识手套的功能及外形特征。教师通过画一画、戴一戴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培养生活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创设情境“为妈妈设计一双手套”,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孝顺之情。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能较好地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二)科学预设——关注学生动态性生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为学生提供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获得图片、文字等静态感知,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如自闭症学生,可以提供实物帮助他们视觉感知。本课笔者采用“尚学趣”闯关游戏,设置悬念,由易到难,关关深入,让学生犹如拨开云雾见月明。尚学平台的截屏环节,时时检测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乐在其中、玩在其中,整个课堂活而不乱。
(三)因材施教——契合学生个性化需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障学生不仅在学习方式上有差异,生理、心理的特征也各有不同,每个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再给学生们铺设台阶,使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果实”,这才是因材施教理念实施的关键途径。只有采取多元形式,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殊需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蹲下来看学生”,因地制宜地去挖掘和利用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为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师真正做到“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适应生活、融入社会。♪